楚秦一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見魏王,長平長平,楚秦一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信陵君道:“以無忌之見,趙雖強,未能過於秦也。”
田單道:“公子既知秦強而趙弱,為魏計,當盟於秦也。”
信陵君道:“不敢勞君上之問。魏誠盟於秦也,然秦之貪,無所厭也。從林鄉軍以至於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邊城盡拔,文臺墮,垂都焚,林木伐,麋鹿盡,而國繼以圍。所亡於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內,大縣數十,名都數百。未得其止也。魏雖欲和秦,豈可得乎?”
田單道:“公子誠明於世事也。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茍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獸耳,此天下之所識也!然秦虎狼也,非得天下之力,不足制之。昔者,秦每歲戰,皆十月出兵,至冬而掠於野,至春而歸。今秦入長平,乃在二月。自端氏至於泫氏,徑不過百里,守軍不過五千,而秦以數萬之師,歷二月乃通。待出泫氏也,築壁而守之,與趙相持經月。此誠不可為也。趙但得糧數百萬石,比之三數月,秦必潰也。秦潰則必歸函谷而守,關東之地盡為晉有也。”
信陵君道:“善。願說之於王!”
自從魏齊被逼離開,能夠與魏王直接溝通的就只剩下男寵龍陽君。
信陵君請見,龍陽君立即恭敬出迎。信陵君告訴龍陽君,齊將田單為趙密使,已至大梁,有要情願見魏王。
龍陽君道:“安平君為齊、趙貴人,君上善待之。若無大事,一決於君上可也!”
信陵君道:“若非要事,安敢擾龍陽君!願以通之!”
龍陽君立即行禮,進殿報告。少時回報道:“王教旦日朝後宴見。”
信陵君道:“安平君密見,故不敢曝之於朝也。”
龍陽君行禮再入殿中,少時回報道:“王於人定待於德心殿。”信陵君見目下已是晡時正,匆匆回府,請田單進了晚餐,稍事休息,即往德心殿而來。
魏公子府就在王城內。信陵君引著田單從後門出來,發現龍陽君就在後門邊等待。見信陵君出來,龍陽君主動上前施禮,道:“王素聞安平君名,聞君至,命臣相迎!”
信陵君即將龍陽君引薦給田單,兩人見過禮,龍陽君讓信陵君留下,自己引著田單往王宮而去。
入了王宮,七彎八拐,來到一處殿前,田單注意到,門前的燈上寫的乃是“乾心”二字。田單心裡搖頭:兄弟相待直如仇寇!對魏國的前景又看低了幾分。
龍陽君將田單引入殿中。魏王居中,田單居於客位,龍陽君在下,東席空著。
魏王身材瘦小。殿中燈光並不明亮,魏王還坐在陰影處,面龐看得不很清楚,影影綽綽地可以看見魏王身後還有幾個女人。
田單感到既沮喪又灰心,同時對信陵君充滿同情。想起自己輔佐的襄王也是如此,又不禁同病相憐。
魏王即位十六年,從一個青年長成中年,但始終處於陰影之中、女人的身影裡,就如同現在這個情境。旁人看不清他的真面目,只道他迷於女色,荒於政務。
田單不與魏王繞圈子,直接問道:“王胡不為從?”
魏王似乎沒想到田單會這麼直接,想了想道:“秦許吾以垣雍。”
田單道:“臣以垣雍為空割也。”
魏王問道:“何謂也?”
田單道:“秦、趙久相持於長平之下而無決。天下合於秦則無趙,合於趙則無秦。秦恐王之變也,故以垣雍餌王也。秦勝趙,王敢責垣雍之割乎?”
魏王想了想道:“不敢。”
田單又問道:“秦不勝趙,王能令韓出垣雍乎?”
魏王道:“不能。”
田單道:“臣故曰,垣雍空割也。”
魏王道:“善。然則何如?”
田單道:”今趙與秦久相持於長平之下而無決,王助秦則趙敗,助趙則秦敗。若趙敗,趙盡歸於秦,而魏無益也;若秦敗,河東、河內、乃至安邑,王得如意也。故當合縱於趙,親於韓,而共擊秦!“
魏王道:”若助趙擊秦,魏力已竭,趙取河東、河內,乃至安邑,魏安能敵?“
田單不防魏王也有如此直接的提問,一時語塞道:”此何言也?必有人教王也。“
魏王似乎很得意,也很老實地回答道:”寡人自得之,非幹他人也。“
田單道:”王有所慮,可起一軍軍河上,助趙糧數百萬石,令與秦戰。秦、趙兩傷,然後王可如意也。“
魏王道:”願君謀諸信陵君,寡人無不允也。“
從魏王那裡得到了一句準信,田單出來,與信陵君商議。信陵君道:”時乃六月,舊谷已盡,新谷未生。願俟之歲稔,乃奉命也。“
田單道:”長平旦夕而望救援,豈可俟之數月!“
信陵君道:”魏將掃倉而歸於邯鄲,惟不知其數幾何。或得十餘萬石。“
田單心頭一沉,信陵君嘴上說得漂亮,趕情動真金白銀時,也很會討價還價。他道:”長平守軍四十萬,日啖四萬石,十萬石實不足用,願更賜之。“
信陵君十分滑頭,道:”臣將掃倉而計之,若得其餘,必不敢藏也。“
話說到這分上,也就沒有什麼多餘的話講,如果不獻出幾個城邑,大約也就這樣了。而趙王並沒有授權自己獻出城邑來換取糧食。看來,一切只能看信陵君的心情了。
就在魏公子府休息一夜,次日依舊由仲嶽先生陪同,驅車前往管城。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管城現在已經有戶數千,田野盡闢,一座堅固的城池,也在管城舊址上重新建立起來。
這裡是信陵君的封邑,仲嶽先生對這裡十分熟悉,安排田單住下,指示管令加強警戒,不得對外透露訊息,同時打探田單隨從的動向。仲嶽先生還想從田單那裡套取趙國的情報,無奈田單雖名為趙相,其實已經不管事;離開齊國則已經六年了,齊國的事情也不清楚。但田單畢竟還是有見識的人,偶爾說些人生哲理、精彩故事,也能讓仲嶽先生大開眼界。住了一夜,管令已經與田單的隨從接上關係,把他們帶到城內。再休息一夜,啟程前往韓國。
韓王的態度最為有趣,他堅持認為是趙國偷襲了韓的上黨,趙國已經破壞了合縱同盟,韓國與趙國已經沒有關係。但鑑於秦國也不斷襲擾韓國,韓國與秦國也不會結盟。上黨之戰,韓國誰也不幫!田單指出,是韓國先將上黨獻給秦國,趙國是代韓國守上黨。韓國堅決否認:”斷無獻上黨與秦之事!“田單不明白其中的曲折,不敢多說。只得辭去,前往四百里以外的陳丘。
田單離開鄭國不久,他到訪韓國的訊息就傳開了。以至於田單剛出召陵,進入隱陽時,意外發現芒卯的大子芒寅已經在這裡迎候了。
以芒卯畢生所得,以及芒氏諸子的見識,芒氏雖然來得晚,在隱陽已經隱然大族。留在家中的三個兒子都與當地土族聯姻,已經生兒育女,在當地紮下根。
芒卯年事已高,不問世事,家事一應由芒寅負責,芒亥、芒辰協助,他們也已經四五十歲的人了!這裡雖然離魏地召陵不遠,但並沒有人知道這裡的隱氏大族,就是大梁城內的貴人芒卯一家。
在行旅商賈的閒談中,芒辰得知田單正自遍使諸侯,回來告於其父。芒卯沉思片刻,道:”彼必往陳,或過隱陽。“
隱陽雖然是個商業區,南來北往的商旅眾多,但城池不大,並無大隊。所以從鄭國過來一支百餘人的大隊,立即引起當地的議論,不用說,那一定是田單。
田單見到芒寅,也嚇了一跳,一則自華陽一戰後,芒氏行蹤全無,不想卻在此地;二則知道自己行跡敗露,秘密出使楚國已經不可能了。連隱居的芒氏都能準確找到自己,秦國更不在話下。
芒寅約請田單到自己家中暫歇。田單道:”汝不懼行跡顯露乎?“
芒寅道:”離魏十年,縱露何傷!況有貴人至隱陽,莫不入敝宅,豈獨君乎?“田單遂令隨從盡入隱氏邑中暫住。
隱氏邑距隱陽城約有十里,也起了一座城池。雖不甚高,但結構複雜,防禦力不下隱陽城。田單和芒卯都曾是本國的要員,自然相互熟悉,現在一人棄官隱居避禍,一人在他國養老。同是淪落之人,相談不盡。村釀薄酒,也喝得盡興!
話題自然談到長平之戰,芒卯道:”彼楚左徒,務使秦、趙相爭,以為天下諸侯續絕。今近十載,乃能得意。其難如此!“
田單不知所謂,問道:”彼楚左徒何人,何以使秦、趙相爭?“
芒卯道:”楚左徒黃氏歇,天下辯士,視天下若掌指。彼於華陽戰後,奉太子入質於秦,乃留十載。彼以為,齊滅國之餘,楚失舊都,韓、魏皆敗於秦,自保之不暇。惟趙獨雄於北,可以為援。遂乃汲汲於秦趙相爭,兩敗皆傷。天下諸侯乃得復振。秦入野王,黃氏即捨命護太子亡歸。楚王立,則為楚令尹,封春申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