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8 後記,康熙重生記——什麼?常寧成了朕的祖上?,康熙,你的大清亡了,大羅羅,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啊,啊,啊”
在一片無盡的黑暗當中,康熙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腹部傳來了一陣劇痛,就好像被人紮了一刀似的!
不對,他立即就記起了自己真的被人紮了一刀,那個拿刀扎他的惡人還是他的好兄弟常寧而且這個好兄弟在拿刀子捅他之前,還和他老婆搞在了一起!
老婆和兄弟跑了,兄弟還拿刀把他給捅了.哦,在這之前,他好像還很努力的敗光了大部分的家產!
真是人生慘劇,莫過於此啊!
剛剛恢復知覺的康熙,一想到自己有多慘,不僅肚子上的傷口傳來劇痛,連腦袋都跟讓斧子劈開了似的,一陣陣頭疼啊!疼得他慘叫聲連連!
他一叫喚,馬上就有幾個操著羅剎語的聲音響了起來。
“他醒了平西王之子醒了!”
“感謝上帝.受了那麼重的傷,肚子上捱了一刀,腦袋還被槍托砸了一下,居然還沒死,他的生命力可真頑強啊!”
什麼?腦袋還被砸了?該死的常寧不對,朕怎麼能聽懂羅剎語?還有,那些羅剎人怎麼來了臨清州?難道福全和他的老婆索非亞打來了?另外,平西王之子是誰?難道是吳應麒
康熙剛剛想到這裡,頭就更疼了,疼得都跟要炸裂了一樣,而在頭疼的同時,無數奇奇怪怪的記憶一下衝進了他的腦海當中,也許是衝猛了,又把才恢復了一丟丟知覺的康熙給衝暈了!
某個春日的午後,康熙靠在一張躺椅上,這躺椅擺在一處有噴泉和花崗岩雕塑的花園內,就在一棵參天大樹底下,溫暖的陽光灑落下來,透過樹葉的間隙,照在他的身上,暖洋洋的非常舒服。
遠處不知道什麼地方在敲鐘,“噹噹噹當”的敲個不停。還有人在唱歌,似乎是什麼宗教歌曲,康熙也沒在意,他只是呆呆地看著天空,一動都不想動。
人雖不動,但心思卻轉個不停,一直在苦苦思索。
讓他陷入思索的問題有兩個,都很哲學,一是:我是誰?二是:我在哪裡?
我是誰?
這個問題對現在的康熙來說可不容易回答,他本來應該是愛新覺羅.吳.玄燁,大清康熙皇帝!但他偏偏不是,至少沒有人會再把他當成那位大清末帝了!
在其他人的眼裡,他是高貴的君士坦丁堡的守護者,東羅馬帝國的攝政王,大明天朝的平西王,加拉塔大公朱曾志(羅剎名彼得.彼得羅維奇.常寧諾夫)三子,漢文名叫朱玄業,羅剎名叫康斯坦丁.彼得羅維奇.常寧諾夫根據康熙的認知,過去的那個大清康熙皇帝肯定已經死了!而現在的朱玄業,或者叫康斯坦丁.彼得羅維奇.常寧諾夫,則是過去那個康熙的轉世!
也許是因為康熙的鬼魂在過奈何橋的時候喝了摻水的孟婆湯,所以才突然記起了前世當康熙皇帝時的種種往事.
而“孟婆湯失效”還不是最讓康熙難以接受的,最讓他難受的是他這個“常寧諾夫”的羅剎姓之中的常寧和“朱玄業”的朱姓,都來自他的高祖父愛新覺羅.朱.常寧!
就是那個睡了他的老婆,還捅了他一刀很可能把他給捅死了,更有甚者還把大清滅亡的鍋扣在他身上的那個十惡不赦的大清恭親王常寧!
他康熙明明都在大清滅亡前死了,常寧這個“亂臣賊弟”居然喪盡天良,還讓他承擔大清滅亡的責任,讓他當了“清末帝”和“清後主”!
而且,康熙現在還沒法說理因為在那份屬於朱玄業的記憶中,常寧的後半生可以說是相當之輝煌!也不知道是不是把一輩子的黴運都用在大清國身上,反正常寧跑路到羅剎後,就突然覺醒了軍事天賦,搖身一變成了當時歐洲最偉大的將軍!
他先是用抄來的“呂子明白衣渡江之計”,來了個“白衣渡黑海”,趁著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四世大意,奪取了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同時也是東羅馬帝國的故都君士坦丁堡!
根據朱玄業所熟知的歷史,這場“突襲君堡之戰”算是一舉打斷了堪稱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的國運,讓已經圍困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長達一年的奧斯曼大軍功敗垂成,不得不倉惶撤退。在撤退過程中,還遭遇到了神羅和波蘭大軍的追殺,損兵折將,國運也一蹶難振。
而這場“突襲君堡之戰”僅僅只是常寧軍事天賦覺醒之後的第一場大勝,在這之後,常寧還指揮了“1687年君士坦丁堡保衛戰”——這是奧斯曼帝國捲土重來,企圖重奪君堡的一場大戰。在這場戰役當中,僅僅擁有3萬大軍的常寧,在城內人心不穩,內奸遍地,補給不足,外援斷絕的情況下,依舊擊退了15萬奧斯曼大軍的猛攻,還取得了殲敵5萬多人的大捷,並且在戰後奪取了博斯普魯斯海峽兩側所有的要塞,完全打通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之間的交通線。
不過由於黑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區依舊在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之下,君堡和羅剎國之間的交通線依舊不算暢通。而為了獲得烏克蘭的小麥供應,常寧又在1688年參加了“克里米亞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常寧一邊在君士坦丁堡唱空城計,一邊命令觀音保率領20000精銳的“羅剎辮子軍”,打了克里米亞汗國一個措手不及。
當時福全斯基親王和戈利津公爵正率領一支10萬人的羅剎雜牌軍和克里米亞汗國的軍隊在亞速夫要塞一線對峙。與此同時,10萬奧斯曼-土耳其大軍則再次兵臨君士坦丁堡,試圖牽制常寧的君士坦丁堡軍團。而常寧則命1000名羅剎女兵出城誘敵,又用剩下10000名辮子軍狠狠打了個埋伏,重創了奧斯曼人的先頭部隊,打得奧斯曼人不敢輕易攻城,
隨後他僅以1000女兵和1500辮子軍守衛君士坦丁堡,同時命令巴海率領8000辮子軍渡海進入小亞細亞攻城略地。而每當奧斯曼人派兵來試探,常寧就來個城門大開,並讓那1000女兵再去誘敵結果奧斯曼人愣是不敢進攻,活活得給唬住了,還以為常寧的精兵都在君士坦丁堡。
在克里米亞之戰後,常寧已經成為了公認的“軍事天才”,並且在彼得一世前來君堡加冕成為東羅馬皇帝后,被封為東羅馬帝國攝政王和加拉塔大公(加拉塔就是那座隔著金角灣和君堡對望的要塞),算是登上了人生巔峰!
而彼得一世因為君堡周圍的地盤依舊被奧斯曼帝國所佔有,所以沒有繼續留在君堡,他在加冕之後就返回了莫斯科,而將君堡和東羅馬帝國(這個帝國只有君堡附近的地盤)的實際管理權授予了常寧。同時彼得一世又冊封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福全為克里米亞汗國大公,將克里米亞汗國變成了羅剎的附庸。
而成為東羅馬帝國攝政和加拉塔大公後的常寧,依舊活躍在歐洲和西亞的戰爭舞臺上,他不僅屢屢擊敗奧斯曼帝國,逐漸擴大東羅馬帝國的地盤,最終將整個色雷斯(包括希臘北部、保加利亞南部和君士坦丁附近巴爾幹半島上的土地)都變成了東羅馬帝國的領土。
而且他還積極參與羅剎國同波蘭、瑞典之間的戰爭,哪怕在攝政公主索非亞病逝和彼得一世親政後,他也依舊作為大彼得最倚重的將領活躍於歐洲戰場之上,直至大彼得在1725年去世,常寧才不再參與羅剎國的對外戰爭,返回君士坦丁堡繼續擔任帝國攝政,並在那裡度過餘生享年77歲!
這真是沒有天理啊!
常寧這麼一個弒兄盜嫂的賊人,他的後半生竟然好像得了上天青睞一般,幾乎完美無缺,而且壽終正寢,還子孫滿堂,甚至還把東羅馬攝政王和君士坦丁堡保護者變成了世襲的職位,到目前為止已經往下傳了三代——朱玄業這輩子的阿瑪朱曾志就是第四代東羅馬帝國攝政和君堡守護者。
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朱玄業的兄長朱玄武將會成為第五代攝政和君堡守護者.天理何在啊!康熙不僅投胎成為害死他還讓他背鍋成為大清末帝的常寧的玄孫,而且還不是家裡的長子,沒有資格繼承這個走了狗屎運的常寧留下的家業!
上輩子有皇位可以繼承的康熙,這輩子好像要面對一個“慘淡”的人生,都不知道該怎麼奮鬥了?
而另一個讓康熙陷入沉思的問題——我在哪兒?則相對比較容易回答。
康熙現在在君士坦丁堡的宅邸當中,這是他的私人住宅,位於君士坦丁堡的第四區,靠近聖索菲亞大教堂——那裡是常寧的埋骨之地,索非亞公主和福全斯基親王也安葬在那裡,常寧所有的子孫和子孫們的妻子在死後也會安葬在那裡.
不過康熙現在還沒有心情去思考他自己死後埋哪兒的問題,因為他還需要思考一下他在什麼時候的君士坦丁堡?
現在好像是天兄誕生後的1800年.康熙想了想,他上輩子好像是1683年也不知道是1684年駕崩的,也就是說死了100多年了!
100多年李中山和朱三太子這兩個逆賊肯定也已經不在了!
一想到李中山和朱三太子,康熙的腦子裡就又多出許多奇奇怪怪的記憶大明那邊現在好事是共和120多年快130了!
當然了,李中山和朱三太子這倆逆賊早就不在了。朱三太子死得比常寧還早幾年,雖然當了一輩子傀儡,臨了卻得了“明聖祖”的廟號!而李中山則是和常寧前後腳沒的,諡號“忠”.稱“大明英忠王”。
另外,這倆逆賊活著的時候一樣沒有遭什麼報應,全都是壽終正寢的老天沒眼啊!
而共和大明在這對君臣的治理下,也是國力鼎盛,稱霸環太平洋地區!不僅本土遼闊,而且還效仿西周,在大明的版圖之外大搞封邦建國,前前後後搞出了幾十個兒子國、孫子國、曾孫子國.
不過共和大明在朱三太子、李中山相繼離世後,也開始盛極而衰了!
首先是朱三太子的兒子,廟號玄宗的朱和垣不甘心和他老爹一樣,一輩子當宰相和議政會的傀儡,開始各種搞事兒。而且由於李中山這一代共和功臣都已經離世,新一代的執政者又大多是復國勳貴的兒子,他們自己的權力也有相當部分來自世襲。而在聖祖朝時候被封出建國的皇子、王子、公子們,大多也在本國執政掌權。
虛君共和,僅僅在大明本土實行!
所以明玄宗對世襲權力的追求,就顯得相對合理了!
朱和垣的要求不僅得到了朱明皇室的支援,而且還得到了一部分國士、國人的支援,在議政會中還出現了“尊皇黨”和天地會分庭抗禮。
而從玄宗朝開始,大明的相權和皇權之間就一直處於激烈鬥爭之中.
雖然沒有因為相權、皇權之爭而引發內訌——鬥爭還被限制在議政會當中,雙方依靠多數票表決和修改《大明約法》的方式,增加或限制君主權力。
但是這種旨在圍繞君主權力進行的鬥爭,還是撕裂了大明的議政會,並且影響到了大明的對外政策——共和派大多是功臣之後,當然希望和他們的父輩一樣,透過對外戰爭積累威望,壓制皇權。
而明玄宗則高舉和平大旗,反對親率開戰,以爭取國人、國士的支援。
結果大明的天地會共和派在議政會中佔了上風,發動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明-金帳汗國戰爭”.大明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雖然成功滅亡了噶爾丹開創的汗國,但卻沒能守住遙遠的草原,最後金帳汗國的故地都被盤踞河中的大周國所佔有。
而大周的吳家皇室又和大明功臣集團之間存在密切的聯姻關係.這又極大損害了天地會共和派的威望,使得尊皇黨得以在明玄宗的支援下掌握大權。
隨著尊皇黨的上臺,許多對朝政失望的勳貴子弟又遷往各家擁有的藩國,使得共和派、勳貴集團進一步式微.大明就此進入了長達20年的玄宗執政時期。
而明玄宗掌權後,又開始沉迷修道和美色,還開始和阿茲特克共和國發生衝突,甚至發生了一場不必要的戰——玄宗想迫使阿茲特克共和國臣服!
而這場戰爭又因為得不到美西合眾王國、南大陸合眾王國等大明屬國以及功臣集團的支援,而進展緩慢,最後只能以平局收場(其實就是打敗了),明玄宗和大明的威望雙雙受損,而且大明對“兒子國”和藩屬國的控制進一步放鬆。
李中山精心打造的大明藩屬體系,開始崩潰!
想到這裡,康熙就低聲嘟噥道:“大明又走下坡路了.朕的大清,還有機會回來嗎?”(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