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破境,烏龍山修行筆記,八寶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小樓定了定神,歇息半日,開始為打通內廷穴做準備。陷谷穴是真元留駐之處,積養真元的元池,故此他要做的準備,其實就是往陷谷穴元池中積蓄真元。
在這一關上,劉小樓深知欲速不達的道理,沒有盲目衝擊內廷穴,而是將手上三塊靈石蘊藏的靈力全部抽取出來,在體內轉化為真元,積蓄在陷谷穴元池之中。
三塊靈石被抽取一空後,化為碎末灰屑,此刻的陷谷元池,猶如被水壩攔截的水庫,水位越來越高,蓄勢越來越強。
直到“水壩”攔截不住的那一刻。
劉小樓終於開閘放水,任強勁的真元衝向內廷,在內廷穴關處洶湧迴盪、來回沖刷,然後一衝而過,湧向厲兌穴。
內廷穴主理氣止痛,解神志疾患,過了這一關,劉小樓腦間一震,只覺神志清明瞭許多,對周圍的洞察力也高了三分。
每一條經脈的最後一穴都是最難打通的,不僅關涉本穴,而是關乎狀態,這種狀態玄之又玄,無時如處戈壁荒漠,來時或如疾風驟雨、或如微風輕拂,又或是靈光乍現,又被修士們成為感悟。經歷過錦屏山莊生死關頭的劉小樓,已經抓到了這份感悟,最大的難關便算過去了,剩下的,就是以真元持續不停的沖刷。
不知多少時日之後,當厲兌穴被靈力衝破的那一刻,足陽明經四十五穴全部打通,只覺整個人心定神寧,上下通暢,隱隱有飄飄欲飛之感。當然,所謂飄飄欲飛,純粹是種錯覺,遠遠達不到如此地步。但按照玄真經的說法,修行至此,至少不會為胃腸不適所累了。
修行十年,至今日,劉小樓終於打通四經,邁入煉氣三層。
煉氣三層,需要回過頭來打通手三陰中的第二條經絡——手厥陰經。
手厥陰經每側只有九穴,但每一穴都是大穴,分別是天池、天泉、曲澤、郗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衝,所有九大穴位皆有元池,是十二經中少有的積養真元之經。要打通這條經絡,所需靈力比之前任何一條經絡都多。
劉小樓調集已經打通的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陰、足陽明四經各處靈池中積養的真元,試圖衝擊手厥陰經首穴天池,卻發現難上加難。各處真元能做到在四條經絡中游走無礙,便已是難能可貴,此所謂各有守土之責,無法代以他勞。
可惜靈石已然用盡,只能再想辦法了。
若是出身名門大宗,無靈石之憂就好了,劉小樓悵然不已。
將那株靈草取出,端詳片刻,不得要領。他準備出關了,到外面找人看看,這究竟是什麼靈草,能否直接服用,亦或換取靈石。
洞中不知歲月,但劉小樓估摸著,既然所帶的米餅早已吃完,大白叼來的肥魚也吃了數十條,那怎麼也得兩個月了,那幫洞陽派的修士不至於在烏龍山搜尋這麼久吧?
他原路返回,自樹洞中小心翼翼探出頭來,頓感頭皮發麻,伸手一掐,卻是條剛剛掉落在額上的大蜈蚣。
這條大蜈蚣一指多長,不停蠕動著,雖非靈物,碩大的口器卻極為鋒銳,堪比刀劍,正是烏龍山獨有的地龍。
劉小樓曾經吃過這種蜈蚣的苦頭,哪怕他煉氣二層的肌膚,也擋不住地龍一口,被咬之後立時就是一道血口。此刻掐住地龍,心中一動,任其在手背上咬了一下,卻只咬出道白印子,心下大為滿意。
這是玄真功的顯著效用,內外兼修,表裡如一。
打通經脈的同時,也在鑄煉軀體。
將那地龍彈飛出去,劉小樓自樹洞中鑽了出來,向著山下悄然而行。
此刻天近午時,愈發悶熱,想來應該已經入伏,只是尚不知是幾伏。體內多了一條向外接納清涼之意的經絡,悶熱之感著實降低了不少。
而山路奔行之際,較之以往更加輕鬆,縱躍之間,每一步都比之前多出尺許。若是洞陽派那個姓韓的此時再來追拿自己,劉小樓有信心連背影都讓他看不到。
回山之前先下山,這是烏龍山散修的習慣。劉小樓到了山下村口,尋某嬸子、某大侄兒聊了幾句,又奔田伯家詳細打聽,原來自己這次閉關竟然過了兩個多月!
至於之前那些入山的修士,果然來自洞陽派,但他們似乎找錯了物件,重點關注的是結義兄弟衛鴻卿。衛鴻卿可沒有參加英雄大會,而且早就跑得不知所蹤了,自然找尋不到。在烏龍山找了大半個月後,他們一無所得,早就離開了。
於是劉小樓心中大定,安安心心返回乾竹嶺。
兩月未歸,籬笆牆依舊牢牢的樹立在那裡,沒有損毀,因為每一根木樁都深深紮在地裡,地基極為牢固,但雜草叢生,最高的已經爬到了頂部,和院中一樣,再加上被大雨沖刷後有些殘破的茅屋,顯出幾分荒蕪破敗。
劉小樓去竹林中砍伐了一些長竹,截成一段段竹材,上房修葺茅屋。
大白鵝不知什麼時候竄了回來,仰頭看著主人在樑上修屋。
劉小樓呵斥:“別閒著啊,把雜草鋤一下!”
於是大白鵝低頭,以扁喙啄草,動作很是不慢,不多時便清理出一片空地。
這畜生,說它不是靈物吧,往往能聽得懂人言,幹得了人事;說它是靈物吧,偏偏又淬不得日精月華,吸納不得靈力,哪怕偷吃了好東西也沒用,變成粑粑又拉出來,也不見絲毫靈物該有的變化。
就當它是個伴兒吧,這個三玄門,也就自己和它相依為命了。
修葺屋舍的活計,也不知幹過多少回,劉小樓和大白鵝都是熟手,到天黑前便打理完畢,吃了一鍋大白鵝叼回來的河蟹,便在茅屋中安歇。
轉過天來,劉小樓去了一趟鬼夢崖,撥開爬滿了洞壁的藤蔓,進石洞中駐足多時,終於還是黯然而出,衛鴻卿當真一去不復返了。
老師仙去,又沒有了這位摯友,劉小樓心中頗為悵惘,偌大的烏龍山似乎空蕩蕩的,當真寂寞得緊。
不管怎麼說,修行還要繼續,劉小樓攥了攥拳頭,邁步離開。
轉到鬼夢崖下,便是奔騰激盪的烏巢河,打河邊草叢中拖出一張竹排,上面滿是泥土,但扎得很是結實,並沒有損壞。
這是衛鴻卿扎的竹排,以前下山之時,衛鴻卿常常扎一張竹排順水而下,自己也多次同行,享受竹排的便捷,衛鴻卿走了,當然是由自己這個結義兄弟繼承竹排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