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骨灰盒如約歸還,不保證入土為安
海客無心隨白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骨灰盒如約歸還,不保證入土為安,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海客無心隨白鷗,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亂世幾人稱皇?無名非仙將道傳。
君不見,深淵暗湧魚龍藏。
萬源幾度初王。四方劍上塵煙妨。
起始慎思量,齊物論淺談。”
君軒轅約見藺重陽時,他已經從深寰地宇回返苦境有段時間,與他一同回來的聖無殛,帶著大量素材回去了道武王谷閉關。
而他在檢查了自己苦境的佈置後,先回去了一趟雲海仙門,把事情敲定下來。
侄子成婚是好事。
既然是好事,那他這惟一的叔父豈能反對?
與妻子溫存了幾日後,君軒轅收到回信,但他沒有等藺重陽來雲海仙門。
不合適。
因為其他人不知道玄尊陵寢是衣冠冢。
高峰之上,君軒轅揹負雲紋劍袋,臨風而立。
驀地。
錚——
撼宇神劍發出陣陣劍吟,拂境而來清風捎來那熟悉的微妙淡香,一道修長身影無聲顯化,出現在君軒轅身後不遠處。
“明聖德,知天命,順得儒學至深;
卸詩書,盡武謀,逆成昊陽歸神。”
清冷詩聲響起,垂落的赤色長髮在山風中如霞光拋灑,出現的身影卻不曾被感知。
君軒轅回身同時凝元運氣,一掌推出。
“雲魁未讓你盡興嗎?”
不閃不避,就在掌勁臨近身前三寸之時,驟然散成一團元氣。
神皇蚩皇雙極體,也就那樣吧。
“呵,你在森獄之所為不怕人發現?”君軒轅並未繼續出招,而是以言語反擊,方才不過是按慣例進行了簡單的試探。
得出的結論是如今能為遠勝昔日。
當然,是指面前之人。
如今距離兩人上次見面尚未過去多少年,到了這個境界還能進步,多少有些離譜。
古往今來就這一個,可謂曠古絕今。
每次見面,都比前次見面更讓他心中震撼。
君軒轅在心中感慨,哪怕他算計過末日神與光明神,也見過誅神的北洲靈王,回想起來,皆遠不如面前之人。
這越發證明昔日之選擇的正確。
時至今日,萬魔始源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我之作為雖然不合周禮,但有《公羊》作為支撐,就算公之於眾又如何?無非是黑海森獄現在就被揚乾淨,還是多苟延殘喘一些年的區別。”
出口的話語盡顯從容,正如當時在森獄與末日十七說的那樣,藺重陽並不在意。
君軒轅開門見山:“我那狠心兄長的骨灰呢?”
“揚了。”
得到的回答卻有那麼一些不盡人意。
“始主不信。”萬魔始源並未被回答影響。
一尺見方的骨灰盒憑空而現,穩穩落在君軒轅面前:“如何處理是你之事,但有一點,他不能缺席君奉天之婚禮。”
“此事無需你與始主說明。”
“個人建議,莫要想著幫他復活,人之性命只有一次,屆時我不介意順手送你一程。”
“這一點你大可放心。”
“呵。”
“這是始主在地宇的一點收穫。”
將骨灰盒收起,而後君軒轅拿出幾支玉瓶,隨手丟給站在不遠處的藺重陽。
他確實沒有打算將兄長九天玄尊復活。
沒意義。
現在的生活非常好,他很滿意,作為雲海仙門最大的原始股東,閒暇時老婆孩子熱炕頭,有想法就在各個實驗場進行實踐,將過往身份洗去,以另外的身份與手段完成自己的計劃。
甚至,還能教導那狠心兄長的傳人,決定他之子嗣的婚事。
仙門之人都對他多有尊重。
嘖。
所以完全不必要擔心他將那狠心的兄長復活。
丟擲的玉瓶,每一支都裝有不同的血液,包括但不限於夔牛,猼訑,鸞鳥,以及其他幾隻出生於罪惡禁地的特色物種。
混沌之氣將半空中的玉瓶吞沒,藺重陽並未如上次那般,形體產生變化。
“你準備在雲海仙門等玉門世家來人,還是打算前往南武林拜訪?”混沌之氣隨話語褪去,直接將過程省下了。
“既然是玉門世家來提親,始主等他們便是。”
君軒轅思路清晰,並沒有打算多此一舉,既然是入贅那就按入贅的禮數進行。
隨後,只聞藺重陽提起了另一件事:“倚情天呢?算下來,有些年頭了吧,你還不打算放過你那頭鐵女婿?”
“留他一條命已經是始主仁厚。”
提起倚情天,君軒轅自然不會有好臉色,到現在人還在北海靈洲躺著。
“再怎麼說也是太易打手,你手中有多少?”
“你在為他說情?”
“隨你如何理解。”
藺重陽與倚情天沒太多交集,今日再次與君軒轅提及此事,也是想起了昔日在步雲崖之上,與友人憶秋年的談話。
“呵。”
君軒轅對此不發表意見。
“有沒有考慮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當然,藺重陽同樣將之揭過,轉而談起了關於修行上的問題。
“哦?願聞其詳。”君軒轅對此也有些興趣。
“昔者黃宗質始好信,作自為象,方四面,傅一心,四達自中,前參後參,左參又參,踐立履參,是以能為天下宗。”
典籍中的某段記載被藺重陽緩緩道出:
“這段記載你應當不陌生吧?”
君軒轅頷首:“黃宗即為黃帝,也就是初祖軒轅氏。”
“所以,你又何必侷限於所謂的雙極功體,將之化為一象豈不是一條明路?”藺重陽確實有一些想法與草案。
經過認真考慮之後,君軒轅有些意動:
“能夠相容嗎?”
他當初創造《六殺魂》可不是毫無依據,而是在典籍中翻到一些資訊,作為參考。
“不好說,可以考慮試一試。”在藺重陽的推衍中還是以成功的可能居多,但具體如何修行,他又非是黃帝之後。
這方面需要君軒轅自己去不斷嘗試。
但。
他也不是毫無發現。
藺重陽看著不遠處的君軒轅,意味深長道:
“典籍記載,黃帝得蚩尤而明乎天道;得太常而察乎地利;得蒼龍而辨乎東方;得祝融而辨乎南方;得大封而辨乎西方;得后土而辨乎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下治。”
典籍之中記載的資訊,如今大多無從考究,但是那些資訊本身便能提供靈感。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將之具現。
過程中需要一點運氣、天賦,以及才情。(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