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青陽解千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楔子,日月銷光,一醉青陽解千愁,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雄渾激越的鐘聲響起,綿長清遠,餘味無窮。身穿華麗裘服的少年雙手合十,跪拜於巨大的佛像前。大佛豐潤寬闊,神態親切安詳,寶相莊嚴,但佛前跪拜之人卻似有心事,無法靜心禮佛。聽到鐘聲,他心中莫名一驚,起身走出大雄寶殿,眺望向西方日落的方向。殘陽如血,令人惴惴不安。
這時,一名消瘦僧人由大佛後無聲無息走出,來到少年身後,輕誦一聲佛號,少年與他回禮,之後便被他引往寺中後院。
在穿過只剩殘垣斷壁的偏院與長廊後,一座在夕陽下熠熠生輝,高大古樸的七層琉璃塔出現在少年的視線中。塔身上由琉璃燒製的屋宇殿閣、角柱斗拱、寶瓶遊蓮、珍禽異獸、龍鳳獅象、金剛力士等多種構件,造型生動形象,色彩驚豔奪目。他抬頭仰望這座傳奇寶塔,整個人不由得肅穆起來。雖然在素霜城中他曾無數次向南眺望,都能見到這座坐落於南面群山中,論規模有資格領銜整個蠻族五州佛門的古剎寶塔。但直到此刻,親身走到它近前,才能直觀感悟到它的瑰麗雄奇。
這座坐落於群山之中的塔院,始建時間已不可考,從院中殘存的一方由大巍開國皇帝穆文玉親自攥寫的石碑可以得知,此院曾貴為大巍皇家寺院,建院歷史已近千年。
寺院千年間屹立不倒,曾隨著大巍國一統蠻族五原諸部而名譽草原,但也隨著這個草原帝國持續數百年的分裂與消亡而逐漸式微。至近代百年寺院更趨破敗凋零,昔年車水馬龍,虔誠信徒們自素霜城排成長龍徒步而來,絡繹不絕的壯觀景象已一去不復返。
時至今日,院內諸多建築早已破敗不堪,正值壯年的僧人不願於寺沉淪,大多都已偷逃去往他處,只有數名不捨背離宗門的年輕僧人逗留此地,照顧那些因年老行動不便的宗門長輩和年齡尚幼的後輩,這些被遺棄之人與那座高大恢弘卻形單影隻的七層琉璃塔矗立相守相伴,靠著周圍信徒的接濟度日。
這座塔院幾經易主,原本的院名已無可尋覓,生活於此的僧人們,便以琉璃塔塔門上殘存觀奇二字的半塊匾額,將此院命名為觀奇院。
消瘦僧人將裘服少年領到塔門前,便獨自入塔通稟。少年在等待接引將自己帶入塔內時,在這個破敗院落的一角,發現了極為有趣的一幕。那裡有兩塊被開闢出的小天地,一塊被當作菜地,另一塊則被當作花園。菜地中所植蔬菜長勢萎靡,少年心想若要此時摘下食之,必然苦澀難當。而花園中所植種類眾多的花卉卻長勢喜人,其中一種銀灰色的小花蔚然成群,尤為奪人眼球。
裘服少年的母親生前喜歡種植花卉,他自然認得這種銀灰色的小花。“居然是銀鳶尾。”少年喃喃自語,眼神中泛起一絲異樣。
銀鳶尾,又名銀蝴蝶,花語意為長久思念。
就在此時,一個身影出現在塔門內。那是一位身材修長,臉頰深陷,但目光卻炯炯有神,蓄有長鬚的枯瘦老僧。少年見他出現,連忙收斂心神,規規矩矩施禮道:“雷白懿見過大師,數月不見,大師風采依舊。”
長鬚老僧面無表情地回禮道:“世子不必多禮,虞先生派來的使者,已在塔內恭候殿下多時。”
聽聞約見之人已等候多時,雷白懿眼中的急切一閃而過。他語氣平淡地說道:“勞煩大師帶路。”
長鬚老僧轉身入塔,在前方帶路,雷白懿緊隨其後。
走進塔內,視線豁然開朗,一具造型古樸的佛像赫然出現在他眼前,這尊大佛足有七、八丈高,結跏跌坐於蓮花座上。數百年的歲月給這尊大佛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它的彩塑佛身已褪去大半色彩,但仍能從殘存的佛身彩塑痕跡中,看出當年雕刻工匠巧奪天工的構思與嫻熟技藝。遺憾的是,這尊坐佛的佛頭與佛手斷裂遺失,再也無法讓人一睹這尊大佛全盛時期的風貌。
塔內有木質樓梯沿牆壁搭建,旋階而上,在佛像的正上方建有一座規模不大的暗室,正是守塔人修行與生活之所。
雷白懿隨長鬚老僧拾階而上,暗室中點有一盞油燈。在昏暗隱晦的燭光映照下,隱約可見一個佝僂身影在暗室深處盤腿而坐,而在他膝上放置有一個狹長的木匣。
雷白懿能感到那個身影再見到自己後,原本微弱的呼吸開始變得急促起來,顯然已身受重創,他的生命正隨著時間而急速流逝。
那個身影艱難開口,他聲音嘶啞地說道:“奉聖主之命,將此物交於世子殿下。聖主祝願世子殿下遂心如願。”
說著,他將膝上的木匣取下,用力一推,木匣便來到了雷白懿腳下。那個身影使命完成,強撐著身體的最後一股靈氣終於潰散。他腦袋一歪,身體僵直後倒,就這麼死了。
雷白懿沒有抬眼去看那具死屍,他的目光一直盯著腳邊的木匣。他疑問道:“大師,這木匣中可是那傳說中荒火龍毀?”
長鬚老僧低眉沉默片刻,接著燭火指著劍匣某處雕刻的一條似魚非魚,似龍非龍的怪物說道:“這是極遊宮特有的四須魚龍,也稱摩羯魚,能噴水吞火。傳說荒火龍毀一直被收藏在海外極遊宮中,與龍宮鏡、八方璽並稱極遊宮鎮宮三寶。以摩羯魚鎮壓之物,八成就是荒火龍毀,那傳說中的極烈魔劍。且值得虞先生出派數名大境界死士潛入極遊宮,拼死為雷施主取回此匣,匣內之物理當為荒火龍毀無疑。”
雷白懿聞言,盤膝而坐,學那已身亡的死士將木匣放置在膝上後,將匣蓋緩緩推開。匣內果然有一柄以千年前中土大昇帝國八方劍樣式打造而成的典雅古劍。在暗室內那盞搖曳不定的燭火映照下,能明顯看到劍身上有道道紅線在不停遊走,宛如一條條紅蛇。
正當雷白懿試圖伸手撫摸這柄長劍時,一直旁觀的長鬚老僧卻突然出手抓住了少年手腕。他沉聲道:“雷施主當心,傳說荒火龍毀內有劍靈,桀驁不馴,出劍只斬身負氣運之真龍,待其飽飲真龍之血後,劍靈便會陷入沉睡。若不小心被此魔劍損傷,二十年內,劍靈便無法再出劍斬真龍。殿下與諸位大人的苦心謀劃,便將付之東流。”
雷白懿聞言悚然,連忙收手,但又不甘心就此作罷,他仔細端詳古劍良久,才喟然長嘆一聲,重新合上匣蓋。他摩挲著木匣,遺憾說道:“真是一把好劍,用它斬下大恆皇帝的頭顱,總覺得暴殄天物了。”
聽聞這個少年口出驚天狂言,長鬚老僧卻神色如常,他雙手合十,口誦真經,似在為即將發生的慘劇而誠心懺悔。
雷白懿見長鬚老僧一副悲天憫人的虔誠模樣,冷笑一聲,揶揄道:“大師,當初眾人密謀時,你與其他幾位部落首領極力慫恿我殺死大恆皇帝,一舉扭轉對我雷部不利的戰局。怎麼事到如今,在這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得關鍵時刻,你卻懺悔恕罪,開始裝模做樣了?”
長鬚老僧對雷白懿的嘲弄充耳不聞,他閉目誦讀完一段經文後,才開口說道:“這本是一把弒神的魔劍,顯世就意味著殺戮。殺生為大義,懺罪亦為大義。老朽願以殘身替雷施主揹負罪孽,惟願世子殿下馬到成功。我蠻族斷不能屈從於大恆鐵蹄之下。不然,以五百年記,蠻族將無翻身之日。”
雷白懿冷哼一聲便不再搭理這個神神叨叨的老僧。他手捧劍匣起身,目不斜視地朝樓梯走去,雷白懿邊走邊說道:“那就請大師在觀奇院內高築薪堆,以肉身正法為我祈福,願我雷部歷代先祖與蠻族諸天神明保佑我馬到功成。”
聽到肉身正法四字,長鬚老僧眉頭微微一顫,但馬上面不改色地說道:“如世子所願。”
在雷白懿離開的當夜,觀奇塔院內突然燃起大火,在素霜城中都能看到將這股南部群山照映通紅的滔天火勢。觀奇塔院附近的信徒紛紛前來救火,就在眾人忙於撲滅火勢時,在熊熊烈火中一道紅光沖天而起,其中有一道身影騰空而去,直入天幕。救火眾人皆被這一幕奇景震動,不知誰說了一聲佛陀顯靈,信眾們紛紛倒地跪拜這一神蹟。再無人關心這場突如其來的大火。
第二天清晨,大火燃盡。人們發現塔院住持已在火中圓寂。———————————————————————————————————————————
大恆隆泰三十八年初冬,元成帝秦綱駕崩。
幾乎在皇帝駕崩的同時,一場百年難遇的罕見天災席捲了帝國北方的蠻族五原之地,起先是持續十餘天的凍雨,而後便是呼嘯而至的狂風與暴雪,不計其數的牛羊在這場天災中凍死,草原上的野獸開始逼近蠻族的牧場和營地,與人爭奪食物。各部蠻族失去賴以過冬的物資,開始為求自保相互攻伐,一時間整個五原大地上屍橫遍野,餓殍滿地。為了遏制慘劇的繼續發生,蠻族實力最強的雷、燕、赫蘭、顏、衛、黎六部君主不得不暫停刀兵,齊聚高陽州素霜城議定如何共度時艱。
在這次會議上,一向好鬥嗜殺,同時也是在天災肆虐時,第一個縱兵掠奪周邊小部落的雷部主君雷夔甲率先建議,諸部應趁著富饒的大恆帝國皇權交替這個絕佳的時機,合兵南下劫掠,之後再根據各部所立戰功來瓜分劫掠而來的物資,以此度過難關。
而位於五原東端北扶搖州受災最輕,且素與大恆交好的燕部主君燕文殊則並不同意雷夔甲的提議。他年幼時曾作為質子,在神都客居多年,親眼目睹過大恆的繁榮與甲兵之盛,故而不願與強大的大恆開戰。不僅如此,他甚至提議由燕部向大恆派出使節,憑藉自己與大恆新皇秦徵的良好關係向他說明蠻族眼下的艱難,希望國力雄厚的大恆能施以援手,協助蠻族諸部度過這個吃人的冬天。
但一向認為大恆軟弱可欺的雷夔甲在聽到燕文殊的建議後,瞬間暴跳如雷,拔刀就要與他拼命,在各部首領的勸阻下才作罷。隨後的會議中,各方的意見與討論結果集中於雷、燕兩部主君的提議,兩位主君因為之前的不愉快也火藥味十足,兩人各持己見,爭執不下。最後才勉強同意蠻族大卜師的建議,透過投票的形式來決定採納哪一方的建議。
第一輪投票,有資格投票的只有六部君主,除了雷、燕兩部的主君外,其餘四部主君都把票投向了自己所追隨的主君,赫蘭、衛兩部投給了雷部,而顏、黎兩部則投給了燕部。可謂涇渭分明,但三比三的平局收場,顯然需要在進行一輪投票。為了打破僵局,蠻族大卜師再度提議,第二輪有資格的投票不應只有六部君主,各個小部落酋長同樣有權利為了生存投出自己部落的一票。各部同意了大卜師的提議。之後,雷部主君雷夔甲在這一輪投票前,開始遊走於各個部落之間,或誘之以利,或武力威脅,最終這一輪投票的結果,是雷部主君雷夔甲的建議得到了壓倒性的勝利。
見此結果,燕部主君燕文殊嘲笑與會各部落首領短視,隨即表示自己不會與各部一同出兵南下之後便帶領自己的衛隊回到燕部汗帳所在的蠻族北扶搖州,與他一同表態並離開的,還有顏部主君顏仲於,以及附庸在這兩部之下的七八個小部落酋長。出人意料的是,一向唯燕部馬首是瞻的黎部主君黎耀,在此時卻選擇與雷夔甲站在一起。
一向兩面三刀的黎耀選擇此時背叛,並沒有讓燕文殊感到意外,在他心裡,一向重利的黎耀此時不反,反而會讓自己提心吊膽。在趕回北扶搖州汗帳後,他立刻秘密召見了因風雪困於燕部的大恆商賈們,並把蠻族聯軍即將南下的訊息告訴這些商賈,希望他們能替自己向大恆示警。商賈護衛中有修士曾為大恆邊軍,自願冒死穿越風雪傳遞訊息。在歷經艱辛的月餘跋涉後,終於把蠻族南下入侵的訊息交到了信州牧周堯手上,周堯不敢怠慢,馬上命手下兵修飛劍傳信通知新皇秦徵。
彼時正在籌備自己登基大殿的大恆新皇秦徵在見到信州牧周堯十萬火急送來的信劍後,馬上召開朝會與群臣商議對策,瀛川侯黃宗正與定國公蘇憲成兩位帝國驍將均建議集結大軍於邊境,和蠻族聯軍正面交鋒。
但時任宰輔的劉景略卻有不同建議。他建言道:時值隆冬,召集大軍於邊陲狙擊蠻族大軍,糧草準備時間不足,且蠻族騎軍來去如風,如果大軍集結一擊落空,反而會使自己陷入被動,不如將其放入大恆境內。蠻族拿下胡塞關,接下來無非有兩處要地可攻略。一則去攻打張武,打通即可西去符州,侵略北方最為富饒之地;二則去侵略雲中,佔據雲中就可以控制整個北三州的命脈。昔年獻武帝北伐歸來擴建二城時,就已將蠻族南下道路算死。只要將大恆可調動的軍隊集結於這兩座城池,憑藉著堅固的城池和北三州的戰力雄厚的機動騎軍部隊,以及這神鬼難測的隆冬風雪天,足以耗死南下的數萬蠻族騎軍。
至於燕、顏二部,則希望皇帝能給燕部主君燕文殊修書一封,希望他繼續保持中立,不要看到雷部些許勝利,就動搖立場。只要蠻族兩大強國之一的燕部不與雷部一條心,大恆就可以集中力量對付那南下的數萬蠻族。同時宜在信中答應提供燕、顏二部足夠支撐其熬過這個冬天的物資援助,實打實的利益在手,熟知我大恆實力的燕部,自然不會傻到帶上顏部去陪不知天高地厚的雷部送死。
新皇秦徵與諸位重臣在反覆磋商後,一致同意劉景略提出的方略,有關此方略的相關細節也在朝會上很快敲定。新皇秦徵據此開始調兵遣將,他的第一道指令是命親弟弟裕王秦琤,帶五千騎出榆州,與信州刺史周堯會合後,籌備價值十萬金的糧草物資於邊境的邊堡要塞中,靜候收到回信的燕文殊到來。
皇帝的第二道指令則是命瀛川侯黃宗正率一萬禁軍至張武親自督戰,定國公蘇憲成則星夜兼程趕回雲中城整兵備戰。新皇秦徵將親率大軍隨後開拔,君臣約定在胡塞關外相見。
終於,在這一年隆冬到來時,蠻族各部拼湊出十數萬騎兵,由雷部率領其中六萬作為先鋒頂著風雪南下,叩響定州邊塞重鎮胡塞關城門,逼近雲中、張武兩城。一開始胡塞關的守軍以為這又是一場尋常的邊境騷擾掠奪。但當數以萬計,打著各部旗幟的蠻族騎兵出現在胡塞關城下時,大恆邊軍才驚覺這是蠻族發動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戰爭,守軍只得倉促應戰。憑藉著堅固城防與守軍死守,胡塞關在堅守近半月後淪陷。
蠻族騎軍在此略作休整,派出數千人騎隊在胡塞關附近劫掠,搜刮物資。數日後,雷部大汗雷夔甲將統領的六萬蠻族騎軍一分為二,一支三萬人的騎軍由他親自帶隊,出胡塞關,一路向東殺奔大恆北三州第一大城,定州雲中城。而另一支三萬人的聯軍則由雷夔甲的妻弟,赫蘭部世子赫蘭勃率領,向西殺向符州與定州交界的邊陲重鎮張武城。
約半月後,待瀛川侯黃宗正率兵乘坐涯舟趕到張武城時,不出劉景略所料,蠻族騎兵果然在跨過胡塞關後,選擇一路向西,直撲張武城。此時張武城東門已被蠻族騎兵圍攻數日,守軍正艱難抵抗。黃宗正率軍由南門入城,馬不停歇地直接登上城樓向下俯瞰,只見攻城的蠻族騎兵,大多衣衫破爛,面有菜色,由他們之手射出的箭矢甚至抵達不到城樓,比隨處看見的乞丐強不了多少。黃宗正心中確信五原大地上發生的天災確實足夠慘烈,他先是嚴令守城將士固守不出,隨後命手下士卒在城頭支起十幾只大鍋,烹煮牛羊,又搬來全城美酒,讓士卒在城頭大吃大喝,牛羊肉的香味和酒香混合在一起飄到城外,進一步瓦解了赫蘭部騎軍因數日攻城不順且物資匱乏而導致的低落士氣。
入夜,黃宗正親率一支由禁軍組成的五千人的精銳騎軍,銜枚裹蹄,夜襲蠻族營地,戰至天明,共斬首七千餘,俘虜萬餘人,赫蘭部汗王赫蘭勃被黃宗正麾下先鋒尉遲龍城斬於亂軍之中,赫蘭部僅有千餘騎殘軍穿胡塞關向北遁逃,他們甚至不敢分兵,去與雷部騎軍告知戰況,一路逃回了赫蘭部牙帳,將幾乎全軍覆沒的慘況,告知了赫蘭部老汗王,雷夔甲的岳丈赫蘭長戈。待老汗王從喪子之痛中恢復過來,連忙派人將通知雷部此處戰況時已萬事休矣。
另一邊,雷部大汗雷夔甲率領以雷部本部騎兵為主力的三萬騎軍逼近雲中城,在御馬川草場上遇到了由定國公蘇憲成親率,早已嚴正以待定州雲霄軍。雙方騎軍在略作整頓後,立即投入戰鬥展開廝殺。這場騎軍之間的正面廝殺,異常真實且血腥殘酷。最初三天的戰鬥,蠻族衛、黎兩部就付出了一萬騎軍覆滅的代價,雲霄軍也付出了左、右軍騎軍萬餘人的慘重傷亡,雙方此戰戰損基本相當。僵持數日後,雷夔甲見不能速勝,又等不來後續援軍,只得率軍且戰且走,一路退回胡塞關。
而蘇憲成則率雲霄軍一路掩殺,直追至胡塞關下,與率禁軍和張武城守軍一路掃蕩蠻族殘部而來的黃宗正匯合,大恆兩路大軍兵合一處,三面圍困胡塞關。面對大恆數萬的圍城部隊,雷夔甲本想憑藉胡塞關牆高城險,易守難攻,負隅頑抗,但大恆守軍早在撤退就已燒燬了城中所有可以利用的物資,讓蠻族失去了賴以堅守的條件。這讓原本就低落的蠻族士氣更加雪上加霜,在權衡利弊後,雷夔甲不得不選擇在夜裡悄悄撤出胡塞關,引兵回到蠻族地界。
黃宗正和蘇憲成自然率軍尾隨而來,一直與雷部敗軍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跟隨蠻族部隊越過了邊境,在軍鎮州境內安營紮寨後,便不著急再度進攻,而是等待新皇秦徵的到來。
雷夔甲帶著萬餘的本部剩餘騎軍,退至赫蘭部牙帳時,時間已來到大恆新皇年號章元元年的初春時節,在得知赫蘭勃所部於張武城下全軍覆沒、燕部私下與大恆媾和、燕文殊與顏仲於率兵攻打黎部牙帳,襲殺了黎部汗王黎耀這一系列壞訊息後。原本性情火爆的雷夔甲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一個人坐在帳篷內怔怔出神。支援自己南下的雷、赫蘭、衛、黎四部聯軍中,衛、黎全軍覆沒,赫蘭部也傷筋動骨。而自己剩下的只有本部萬餘騎軍,這次南下可謂慘敗。
與自己的慘敗相比,那令人憎惡的燕部不但自身實力絲毫未損以外,還與顏部一起剷除了己方陣營懷有異心的黎部主君,順勢瓜分了黎部南銀竹州的肥沃土地,可謂順風順水。更讓他揪心的是,大恆對於燕、顏二部十數萬金的物資糧草援助,讓依附於雷部的諸多小部落都看到了與大恆交好的好處,這些牆頭草隨時都會倒戈,自己將來再要組織各部南下劫掠大恆,勢必困難異常。且經此一役,此消彼長之下,燕部實力已超過雷部,將來在一統蠻族的戰爭中,即便沒有大恆這樣的強援,燕部已然佔據上風。況且大恆已將部隊屯駐在軍鎮州與符州邊境蠻族一側,觸角已開始深入自己的地盤。在這多重壓力之下,迫使雷夔甲不得不動了求和的心思。
就在雷夔甲對於是戰是和搖擺不定時候,雷部世子雷白懿的老師虞無疾主動請纓去與大恆講和。雷夔甲大喜,虞無疾是他麾下難得的謀主,由他出使大恆,無疑是最佳人選。於是他命虞無疾作為使者,全權負責與大恆議和事宜。
幾日後,身著一襲儒衫,風度翩翩的虞無疾帶著議和使團,來到了大恆在軍鎮州邊陲的軍帳內,出乎虞無疾意料的是,軍帳之中除了主將黃宗正,副將蘇憲成外,還有大恆新皇秦徵、裕王秦琤等人,這些大恆的文臣武將,似乎已經料到了他的到來。
大恆皇帝秦徵看著眼前這個儒雅的中年男子,心中雖有疑惑,但還是用並不嚴厲的口吻質問道:“雷部何以悍然南下,襲擾大恆,造成大恆軍民死傷,該當何罪?”
虞無疾不卑不亢地答道:“去年冬天那場千年一遇的風雪席捲北方,讓蠻族各部損失慘重,南下侵擾大恆是為求生,不得已的選擇。”
新皇又問:“燕部與我大恆素來交好,遇此災害,尚知主動求援,爾等與我國也素有交往,為何不能效仿燕部,求助於大恆?我大恆物產豐富,朕又素來憐憫眾生,又豈有不救之理?”
虞無疾又答道:“燕部大君文殊與陛下有兄弟情誼,大恆與燕部雖無宗藩之名,卻有兄弟之實。弟有難,兄自不會坐視不管。而我雷部與大恆既無藩屬之名,也無兄弟之實。侵擾大恆,實為活命,此時此刻,每日仍有災民苟延殘喘,在絕望中等死。大汗遣小使求和於殿下,望殿下念及天下蒼生性命,寬恕吾等罪過,拯救吾族災民於水火之中。若陛下肯開天恩,拯救吾族,大汗願獻降書,為大恆藩屬,代大恆世代鎮守北境。”
虞無疾的回答讓大恆君臣始料未及,沒想到這麼簡單就達到了讓雷部投降的目的,新皇秦徵心中疑惑更盛,但他臉色如常地讓虞無疾將所需物資清單呈上,看罷之後,又傳閱裕王及群臣,皆無異議。皇帝秦徵遂與虞無疾言,雙方應擇吉日會盟,簽訂盟書,盟書籤訂之日,大恆的物資將隨之送到。
章元元年仲春時節,大恆新皇秦徵率群臣與雷部大汗雷夔甲在軍鎮州赫蘭部牙帳前會盟,雷部向大恆稱藩,大恆贈雷、赫蘭、衛三部價值二十萬金的糧草輜重,以助其度過災年。
但是,在會盟舉行的當晚,陡生變局,雷部世子雷白懿突然手持利刃現身,在企圖刺殺大恆新皇不成的情況下,轉而企圖刺殺自己的父汗,後被自己的老師虞無疾阻止,虞無疾施展秘術擊退了追擊的眾人後,師徒二人星夜逃離軍鎮州,一路向北,進入了虞無疾的家鄉——雪山以北,地域廣袤的大霜帝國。
這一突變使得剛剛簽訂的盟約瞬間就滑向了崩潰的危險邊緣。裕王秦琤已悄悄整頓軍馬,只待皇兄一聲令下就要踏平赫蘭部汗帳。雷夔甲這邊也在集結自己的親信,以備不測。就在雙方即將再次大動干戈之際,一直冷眼旁觀的燕部主君燕文殊站出來,為緩和局勢起到了關鍵作用,在他四處奔走交涉之下,大恆皇帝秦徵與雷部大君雷夔甲再次坐到了談判座前。
最後,以在原有的盟約上新加三條條款,換來了原先會盟結果得以認可和延續。其一,限雷部在秋季前舉族遷往雪山以北,非大皇帝赦免,不得南歸。其二,雷部主君之妹將嫁於大恆皇帝為妃。其三、蠻族各部尊燕部為蠻族共主,燕部主君稱大汗,替大恆管理草原諸部。
雷部與其餘各部對此結果皆無異議,盟約就此生效。因會盟地位於蠻族軍鎮州赫蘭部汗帳,此次會盟在歷史上被稱為軍鎮會盟。
大恆新皇秦徵引兵凱旋南歸,但仇恨和恥辱的種子卻在雷夔甲心中種下。按照盟約規定,他不僅要向大恆稱臣,撤尊號,失去蠻族共主之位,還要忍受大恆的羞辱,將自己的妹妹獻給大恆皇帝,更要舉族遷徙到那高寒不毛之地,徹底喪失了一統蠻族諸部的資格。於是他在接受大恆援助的物資一個月後降而復叛,引來了大恆鐵蹄的第二次征伐。而這一次,雷部被徹底驅趕到雪山以北,雷夔甲也認清了現實,就此隱忍蟄伏了下來。———————————————————————————————————————————
在一座古色古香的書齋裡,一位書生模樣的男子,正透過一面古鏡觀看著章元元年第二次北伐中所發生的種種影像。突然一隻纖細的手臂從他背後伸出,如玉般白皙的手指輕輕屈指一彈,便隔空擊碎了這面懸浮於書生面前的古鏡,鏡中那些金戈鐵馬的畫面也隨之崩碎成無數碎片,散落一地,很快也消逝不見。
年輕的書生無奈攤了攤手,微微側身,對這隻纖細手臂的主人說道:“你可以試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我稍微偷懶一會兒,在自己的喜好上花些時間。”
一陣悅耳的笑聲傳來,緊接著一個優雅的女聲從他身後響起,“過度沉溺於歷史之中,會讓人對自身存在產生不同程度的懷疑與否定,讓人誤以為自己曾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某人,而當下的自己,不過是歷史在現世的投影罷了。”
年輕書生聞言不置可否,他呵呵一笑,扭頭看向身後衣著華麗到有些誇張的錦衣女人,說道:“什麼時候薛寒衣大小姐也開始對古板沉悶的史學感興趣了?”
名為薛寒衣的女人在年輕書生身邊坐下,眯起一雙好看的丹鳳眸子,說道:“我對於大浩劫之後兩萬年的歷史一直很感興趣。但當我每每想到你這樣表面道貌岸然,實則一肚子壞水的傢伙,竟然與我有著相同的興趣就感到渾身不舒服。說白了,北遊先生,我討厭的不是歷史本身,而是你。”
被薛寒衣稱為北遊先生的年輕書生,對女子惡劣的態度抱以平和的微笑。他站起身來,走到一處堆滿各式竹簡的書架邊,順著條目找去,很快便找到了自己所需的那一編竹簡。他小心翼翼地將竹簡抽出,生怕這些古老而脆弱的史書真品在自己手上一個不小心就造成不可逆的損壞,如果那樣的事情發生,那自己就將是不可饒恕的歷史罪人。
他輕輕揮手,那編竹簡便自行浮空展開。緊接著,他打了個響指,被薛寒衣彈碎的古鏡碎片便憑空出現,並沿著各自的軌跡開始自動拼合,然後完好如初。他笑著勾了勾手,復原的古鏡便飛到他身前,他再一指,那枚古鏡便沒入到展開的竹簡中,隨著竹簡上陣陣漣漪泛起,古鏡就這麼慢慢消失於其中。。
“看完書就要整理歸還,我不知道伯母小時候有沒有教過你這些基本的讀書教養。在我看來,你要想在此途上有所成就,就得從最基礎開始重新學起。”北遊先生將竹簡合上,放回原處,笑意盈盈地輕聲對薛寒衣說道。
薛寒衣冷哼了一聲,沒有與他再作口舌之爭。反而自胸前衣領內掏出一封信函,輕手放在桌上後說道:“天尊迴歸在即,諸帝君命我們及早佈局準備。”
北遊先生聽到這個訊息,眉頭一皺,唉聲嘆息道:“我就知道有這麼一天,可惜我的長假還沒休完,能否請諸位帝君另請高明?”
薛寒衣冷笑道:“你已經有近千年沒有好好幹活了。”她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好好幹活吧,北遊先生。一旦天尊迴歸,我們也將隨之迴歸本源,繼續做那些骯髒的勾當。珍惜當下的悠閒時光吧,以後可再沒有這樣的好日子了。”
北遊先生的神色流露出一絲落寞與失望,他突然走到書齋門前,就這麼面對門外,席地而坐。
他望著門外無垠的星空,喃喃自語道:“那就讓我再好好欣賞下這百看不厭的詭譎星海,我一直都認為這是諸天神明最為絕美的作品。”
“那就好好看看吧,北遊先生,好好看看吧。”說著,名為薛寒衣的錦衣女子便消失不見,只餘一陣香風,將那封信函吹落到他的手邊。
北遊先生不去看那信函,只是輕輕握住。現在的他,眼中只有那由億萬書卷、文字組成的漫天星海與腳下星雲。在這幅流淌於歷史長河的無盡畫卷上,有騎鯨的牧雲人在星河中穿梭出沒,每一次翻覆蹈海,便濺起由無數文字組成的星海波濤洶湧。藉此,歷史長河得以豪邁前行,勇往直前。北遊先生在此結廬而居,就是這些常人難以一睹的絕景,令他陶醉,不知歸途。
北遊先生突然想起自己年少時,那朝碧海而暮蒼山的人生理想,突然感悟歲月無情,不自覺地自嘲一笑。而後閉起眼睛,哼上一隻小曲,雙臂悠閒枕於腦後。
他的身體驀地飄蕩而起,整個人徑直往星海深處飄去。———————————————————————————————————————————
大恆章元二年夏,一顆隕石墜落在大恆以西不渡海中。有史書載,天外之物,墮於不渡海,形如惑心,氣勢滔滔,大如城垣,光華萬丈,晝夜不歇,月餘而沉,不知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