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四大“天王”不能有五個
少面多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四大“天王”不能有五個,我刷短影片通古代,老祖宗全麻了,少面多肉,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咔~乾隆手裡核桃給捏的裂開了!
他氣的臉都黑了,
這天幕簡直欺人太甚,毫無眼光!
自己這豐功偉績,怎麼說也是坐三望二的位置
居然把自己排在了他的後面?
再看天幕中那人,英姿勃發,神采奕奕,兩條蜷曲的鬍子尤為顯眼
正是大唐戰神,唐太宗李世民
大唐位面
李世民看著天幕中那熟悉的自畫像,
嘴角跳動的鬍子暴露他內心的快樂。
說匈奴比突厥猛?
算了算了不計較了
再猛又如何?
匈奴再猛也猛不過我天策上將不是?
不信讓他們來大唐比劃比劃?
和秦皇漢武並列,倒也不算小瞧了自己
天幕中影片繼續播放
“李世民作為皇帝,其個人能力堪稱無敵,”
“李世民最大的特點是全面,犯規級的全面。”
“十六歲上戰場,一生滅國無數,從內到外,將所有的對手打服。”
“被外部勢力推崇為‘天可汗’這種至高無上的稱謂。
在追求武功的同時,李世民也沒有忘記好好治理國家。
他在位期間,輕徭薄賦,虛心納諫,百姓安居樂業
這段時間被稱為“貞觀之治”也為後來的大唐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提刀上馬,他是那個時代騎兵將領的天花板”
“落筆治國,他是一手打造了盛世大唐的基石”
“對內他是虛心納諫的好皇帝,對外他是至高無上的天可汗”
千古帝王論能力之全面,無人能望其項背!
——明明是個武將,卻混了個文皇帝,笑~
——太宗一生最難纏的對手居然是魏徵。
——太宗為什麼不殺功臣?哦,原來自己就是最大的功臣。
——我大唐當時在世界的地位是不是相當於現在的鷹醬?
——二鳳是不是太宗裡含金量最高的?
——把宋太宗給我T了,拉低均值
——問二鳳軍功這麼高,為什麼不能進凌煙閣?
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理了理自己的衣服
畢竟接下來就該是他的高光時刻。
他要準備接受群臣的山呼萬歲了。
天幕中畫面再變
一隻破碗,
碗中盛著13顆稻米。
胡俊那粗獷的聲音響起
“只有十三顆呀,只有咱自個明白,那年月要是咱家能吃上一口飽飯,咱斷然不會造反”
“這世上只有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朱重八,絕不會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兩淮之地,洪澤一帶,本是魚米之鄉。”
“敵人們把當地圈了座馬場”
“幾百裡沒有人煙”
“那是盛夏七月,當地卻陰寒刺骨”
“十幾萬大軍,盡皆垂淚”
“徐達大將軍說:‘再搞十幾年,我們的孩子連唐詩宋詞是什麼都不知道了。’”
天幕中忽然想起高亢的BGM
山勢連綿,冬風凜冽烈
一人手持金碗,緩步走上了祭臺
只見他撩起龍袍,跪地祭天
“臣朱元璋”
“叩告天穹,日月,山川”
“以及歷代皇祖之陵寢”
“自宋運告終”
“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原為天命主,其後百又餘年”
“今運也終”
“惟臣上承天道,下順臣民,驅除百年之患,戡定南北梟雄”
“於正月四日,設祭於紫金山巔”
“昭告天地皇祗”
“立國大明”
“建元洪武!”
“隨著這聲建元洪武,這乞討出身的朱元璋,僅僅用了15年就推翻了元廷,奪得了天下,在隨後的時間裡,他努力讓百姓休養生息,終於讓華夏漢族回覆了元氣”
——洪武皇帝對華夏漢族有再造之功!
——沒有大明,就沒有後來的漢文化了吧
——大明威武,明軍威武,漢人最後的王朝
——由南向北統一天下,華夏曆史上唯一的一次
——燕雲十六州回來了!
——開局一個碗,打下一個國
——華夏前年,論得國之正,無出大明啊
大宋位面
宋太祖
趙匡胤本來已經準備好“接受表彰”了,
表情都準備好了,結果直接跳過了他?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多順口!
自己好歹開國之君,怎麼就沒有自己呢?
當看到天幕中彈幕說到燕雲十六州的時候,他就明白了
但是,這燕雲十六州,寡人不是不想拿,是真的打不過啊
契丹人老早在五代時候就已經建國了
這麼多年無論是裝備還是將領,都是大大的不如
何況自己還得提防著點武將
畢竟自己就是武將謀反,黃袍加身
可不能讓別人和自己走一樣的路呀
大明位面
朱元璋看著天幕中那張黢黑而有魅力的臉
嘿嘿一笑,“千古一帝什麼的咱就算啦”
“咱可比不了秦皇漢武,唐太宗”
“咱就是鄉下的一個農民,吃不飽了才被迫當得皇帝”
“不過這個後生不錯,有點咱當年的氣勢!”
“後人能記得咱大明的好就行了”
大清位面
此刻的養心殿安靜的出奇
最會說話的和珅也不敢發出半點聲響,
丹墀之上乾隆臉黑如鍋底。
猛一抬手,把剛才捏碎的核桃扔向天幕
核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
“啪~”的一聲摔成了幾瓣
“退朝!”乾隆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
紀曉嵐在心裡暗暗的說“皇上你怎麼叒破防了?”
不一會,天幕出現了一個新的標題《不懂醫術,深諳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