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東南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章 擴建,1644英雄志,韭菜東南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時代,焦炭已經出現,不過其製作技術還沒有成熟,效率還很低;木炭鍊鐵的成本則是煤炭的四倍,不要說中衛所,就是京師的兵杖局也承受不起。

用木炭冶煉的閩鐵,正常鍛打就可以製成銃管,但閩鐵價格昂貴,且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

所以只能用晉鐵。

晉鐵流通極廣,榆林城中就有一家專賣晉鐵的鋪子,但是有銀子,立刻就可以買到。

晉鐵不如閩鐵,為了防止炸膛,須加大管壁的厚度,最後製成的鳥銃肯定會比閩鐵笨重,但只要質量保證,不炸膛,這些細微的瑕疵都是可以容忍的。

當然了,如果石墨坩堝製造成功,練出真正的鋼,這些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只不過尤振武測算了一下,即便一切順利,石墨坩堝的製作、陰乾,怕也得二十天的時間,而九月大限在即,他不能浪費一絲一毫的時間,因此現階段必須兩條腿走路,在創新和固有的基礎上同時想辦法。

“那就給你二十五斤晉鐵。你剛才說十天才能成?”尤振武問。

“是,銃管加緊打造的話,小的兩個兒子,五天可成。”老劉頭回答:“其後的鑽孔是一個細緻活,即便小的和兩個兒子輪流來,怕也得需要四五天。”

打造銃管只是銃管制作的第一步,鑽孔是第二步的關鍵,所謂的鑽孔,就是用一根鐵鑽,將銃管內部打磨光滑,鑽的通透、平直,讓子彈順利滑出,如果銃管內部粗澀,坑坑窪窪,摩擦力過大,子彈無法順利滑出,極易發生炸膛,因此,鑽孔一點都不能馬虎。

……

這個時代沒有機器,鑽孔全部是手工,需要用硬鐵矬子,一矬子一矬子的將內壁打磨光滑,一點馬虎不能有,前後相當耗費時間。這還是劉家父子三人,如果是一人,時間怕要更長。

尤振武點頭,轉身看向周運:“周僉書,我記的庫房裡好像還有一些晉鐵。”

“是。一共三十五斤。原本是準備打造槍頭的。”周運拱手,

“都取來,交給老劉頭。”

“是。”

尤振武轉向老劉頭:“你現在就動手,放下其他事,全力打造銃管。越快做成越好。”

老劉頭躬身稱是,但眼神卻是快速的掃了一眼周運。

尤振武察覺到了,立刻問:“怎麼了?是不是有什麼難題?”

“沒沒……”老劉頭連連搖手,眼神惶恐。

尤振武看向周運。

周運拱手:“少千戶可能不知道,咱中衛所的鐵鋪不止是打造兵器、維修甲冑,另外還有一件要務,那就是鑄造鐵鍋和鐵器,等到九月底的大市,到紅山堡換取蒙古人的馬匹和皮毛,再轉賣到內地,從中獲取一些利潤,貼補堡中使用。這是咱堡中的大事,關係到明年的生計,一點都不能馬虎。眼下已經是六月底,距離九月大市已經不遠,鐵匠鋪上下都得準備了。”

聽到此,尤振武明白了老劉頭的猶豫和惶恐所在,隨即心中一動,問道:“咱中衛所每年到紅山堡互市,大約能賺到多少銀子?”

“不過百十兩。”周運道。

“這麼少?”

周運道:“其實也不少了,因為咱本金就不多,做的又是不太賺錢的鐵器,不能和那些專門的商人相比。”

“那為什麼不加大本金?”問話的是翟去病。

他所問,正是尤振武想知道的。

周運苦笑一下,解釋道:“咱衛所窮,實在沒有多餘的銀子充作本金啊。再者,衛所經商並不被朝廷允許,這事都是悄悄做的,雖然大人們睜隻眼閉隻眼,不管咱,但朝廷一日沒有正式允許,咱們便一日不敢公開進行。因此,不方便做大。”

---邊疆衛所的存在,主要是防衛蒙古人,如果衛所都經商,變成商行,和蒙古人做生意,兵變成了商,商又變成了兵,於邊防大大有害,朝廷當然不會允許。

但榆林貧瘠,朝廷長期拖欠糧餉,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衛所不得不靠山吃山,悄悄經商,以換取一些必須的給養,這在榆林不是秘密,在地官員,從巡撫到兵備道,都是睜隻眼閉隻眼。

只不過尤家比較老實,除了兩口鐵鍋,再不敢販賣其他,又或者說,從崇禎十年,宣大總督盧象升戰死,尤世威失去靠山,被朝廷棄用之後,尤家就再沒有人為將。

沒有人為將,就沒有勢力,也沒有實力,也就無法做一些遊走於法律邊緣的事情。

相比之下,榆林其他的將門,姜家、左家、王家等這些年都有被重用,一個個都靠著邊貿,販賣鹽巴和馬匹,又或者是收取各地商人的保護費發了財,得以豢養私兵。

去年,姜家的姜鑲被任命為大同總兵,王家的王定成了榆林總兵,而他們能為朝廷使用,一來正是壯年,二來家中都有相當的私兵(家丁)。

一句話,有錢有私兵,在地督撫會予以重任,但同時的,只有被在地督撫重用了,你才有靠著邊貿發財的可能。不然不止是其他將門世家不允許,在地的文官也會彈劾於你。

因為盤子就那麼大,利潤就那麼多,你一個閒散將門搶了,其他人怎麼活?

尤家現在就是這種尷尬的處境,雖然是將門世家,但不被朝廷重用,難成一鎮總兵,分不到邊貿的利益,這也是尤見龍急於出征建功的原因之一。

……

尤振武微微點頭,心中已經是完全明白了,抬頭看了看眼前的鐵匠鋪,說道:“既然要鑄造鐵鍋,這鐵匠鋪是不是小了一點?”

周運答道:“鐵鍋鐵器的鑄造使用的是翻砂法,主要講究的是模具,所用都是最好熔化的潞鐵,鑄造冷卻,簡單打磨,入庫即可,並不佔地方,其最需要的是人手,原本每年的夏收之後,九月之前的這段時間裡,咱堡裡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個,不但老劉頭,就是其他堡中的幾個鐵匠,連同一些閒散人手也都的全來幫忙,爭取在九月底之前,將一應潞鐵全部鑄成鐵鍋和蒙古人日常使用的其他鐵器。”

大明的鐵料,閩鐵最好,禁止賣於蒙古人,晉鐵蘇鐵次之,潞鐵是為最次,不能制兵器,因此,賣給蒙古人的鐵鍋鐵器,基本都是用潞鐵製造的。

“不過既然少千戶要打造銃管,那鐵鍋之事就往後順延,等老劉頭打造完了銃管,再繼續鑄造也不遲。”周運繼續道。

“不,不順延!”

尤振武靜靜聽著,忽然搖頭:“不但不順延,今年的鐵鍋貿易,還得加倍。”說著抬起手來,指著面前的鐵匠鋪:“要想擴大貿易,首先就得擴大生產,只靠眼前的這間鐵匠鋪,我以為還是不夠的,所以當務之急是擴建鐵匠鋪,多請人手,以加大生產的力度和速度,打造銃管和翻砂鐵鍋之事,要同時進行,兩不相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宋末群英傳

真命龍天子

鹹魚被迫考科舉

一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