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提前做好準備,隱士是如何練成的,一家之煮,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前隱居深山腹地,真正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許正道,確實覺得很悠閒跟逍遙。但內心深處,他總覺得跟這世界格格不入,無法真正融入其中。
從山裡搬來康民村,雖然是為紅塵煉心。但許正道漸漸感覺到,想真正歷練心境,唯有真正融入這個世界。準確的說,是融入到群體中去,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玄修的身份,等於跟普通人自我區分開來。領悟到這一點,許正道才會建議鍾家養豬,併為此提供資金甚至技術支援。
後期等真正穩定下來,他甚至考慮找個單位掛靠一下,找份相對悠閒點的工作。那樣的話,也許能真正體會到紅塵煉心的意義,還有‘隱於市’的真諦究竟是什麼。
得知鍾建國借錢,打算在村裡辦個養豬場,村支書孫大壯多少有些意外。可面對登門的鐘家父子還有許正道,他還是想不明白,養豬場為何要掛靠在村裡。
面對孫大壯的不解,許正道也很直接道:“孫叔,掛靠在村裡,才能避免將來有人眼紅舉報。要是養豬場掛靠村集體,那上面也不會多說什麼,甚至樂見其成。
相信你也聽說,眼下國家實施的改開政策,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階段。雖然我相信,這項政策一定會堅持不懈的推行下去,而且國家扶持力度也會不斷擴大。
但前期的話,行事謹慎一點終歸不是壞事。任何事情,想要成功推行下去,總會遇到一些阻力。若豬場掛靠村集體,那上面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那村裡有什麼風險嗎?”
“能有什麼風險?要是建國養豬虧本了,他肯定不會讓村裡賠錢。甚至他豬養好了,將來上面急需豬肉時,他也能以村集體的名義,供應一些養大養肥的豬。
還有豬場建的那個沼氣池,眼下西南跟南方一些農村,已經很常見。只要建造的好,後期有充足的原料補充,這沼氣池便是天然的肥料池,能提供農田所需的肥料。
化肥有多難買,相信孫叔心裡最清楚。要是咱村不買化肥,最後種出的糧食產量,比其它用化肥的村子都高,那上面肯定會認為,咱村地種的好,你管理的好。
還有就是,我有個出身很富貴的朋友,私下告訴過我。分田到戶的政策,不出意外春節前便會有確切訊息。就鍾家的青壯勞動力而言,村裡分的地夠他一家種嗎?”
此話一出,孫大壯立刻來了精神道:“阿正,這事可不能開玩笑,你朋友真這樣說?”
“嗯!但這事,你心裡有數就行,千萬不能傳出去。真要走漏訊息,到時我可不會認帳。你要信的過我,那你就提前做好準備。這種事,也是早晚的事。”
“這倒是實話!繼續這樣吃大鍋飯,怕是要不了幾年,咱村人心也要散了。”
打從報紙上登出,有村子實施‘分田到戶’政策後,同樣多的田,同樣幹活的人,糧食產量卻比往年高出許多。由此可見,集體工分制度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原本一些幹活勤快的人,看到其它磨洋工偷懶的人,拿的工分跟他們一樣。對比之下,誰還願意賣力幹活呢?
明明一天就能幹完的活,偏偏要拖個兩三天。可包田到戶後,那些喜歡磨洋工偷懶的人,立刻明白繼續這樣懶怠下去,他們將來肯定要餓肚子。
以前給集體幹活,不管幹多幹少,該給的工分一個不能少。現在輪到給自己幹活,真要偷懶的話,那餓死也活該。不想餓肚子,除了努力幹活,還能怎麼辦呢?
類似這種情況,不光康民村存在,很多還在實施工分制的村子都存在。或許正是知道這種情況,再不改變的話,農村只會越來越貧窮。
可如今農村人口最多,糧食產量對國家而言,更是至關重要的穩定基礎。正是出於這方面考慮,第一個改變工分制實施包田到戶的村子,才會讓政府覺得可以看看再說。
當偷偷實行包田到戶政策的村子,首年糧食產量便實現大豐收,很多人立刻明白,不是地裡種不出糧食,而是農民種田積極性不高,所以農村才會這麼窮。
很多時候,一年種出來的糧食,交完公糧後,分配給村民的糧食,根本無法支撐他們的日常所需。以至很多村子,一年到頭都在申請救濟糧勉強度日。
做為康民村的村支書,孫大壯對這種現狀,自然也是心存不滿。面對村民抱怨,一年忙到頭連飯都吃不飽,他心裡也著急,卻找不到改變現狀的辦法。
可讓他跟其它村支書一樣,偷摸著把村集體的田分了,那他肯定不敢的!
得到村支書許可,並談妥一年給村裡多少掛靠費後,鍾家父子也長鬆一口氣,隨即便開始採購材料,聘請磚瓦匠給自家建豬舍,還有專業施工隊建造沼氣池。
村裡一些幹活勤快的青壯勞動力,也被鍾家請來幫忙。雖然給的工錢不高,但供兩餐飯外加還有工錢可拿。這種好事,那個年富力強的村民會拒絕呢?
等劉大能來村裡,看到正在建設中的豬舍,看過圖紙後的他,也很直接道:“阿正兄弟,這圖紙能不能給我一份?到時候,我讓我岳父也建這樣的豬舍。”
“沒問題!但建造一個這樣的豬舍外加沼氣池,至少要花費一千塊。伱先想想,你那岳父舍不捨得?要是不捨得的話,到時就讓修個小一點的。”
“一千塊嗎?這錢擠一擠,應該能擠出來。修這樣一個豬舍,每年能養不少豬吧?”
“按存欄一百頭豬設計的!養的好,一年至少能養出一百頭能賣的大肥豬。”
聽完許正道的設計初衷,劉大能心裡默默盤算一番,要是一年能養出百頭大肥豬,那收入至少上萬。剔除建設成本跟開支,至少還能賺幾千塊。
別說幾千塊,那怕一年能賺一千塊,對岳父一家而言,那也是破天荒的收入。雖然他是收豬的豬販子,但結交的能人也不少,養豬這事也能幫襯岳父一下。
只要養的豬別犯病,平時岳父一家勤快點,最多辛苦一兩年,岳父家的情況就能大大改善。到時候,他岳父一家想必都會感激他這個毛腳女婿。
重要的是,多認識幾個這樣的養殖戶,他往後還用的著那麼辛苦,滿鄉下亂轉還偷偷摸摸的收豬嗎?有了穩定的收貨渠道,或許他將來真可以當肉類批發商。
把收上來的豬,宰了直接供給在市場賣肉的販子。那怕一斤肉賺幾分錢,一年下來怕是也能賺不少。而且風險比擺攤賣肉小不說,關鍵還不用起早摸黑那樣辛苦。
想到這些,劉大能越發覺得,抱緊許正道這位小老弟的大腿,發家致富也會變得很輕鬆。他這個昔日鴿子市的‘豬肉劉’,未來說不定有機會成為財大氣粗的‘劉總’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