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頭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掌控廣昌(下),漢末蟻賊,兔頭金,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土圍牆上到處是豁牙缺口,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已經變得破爛不堪,牆根上的硝土成塊連片,早已脫漆且殘破的大門在日曬雨淋之下一片灰白,唯有院牆內同樣破舊的、高大渾厚的屋舍昭示著這座建築高寺的特殊身份。

“軍侯!”

大門口的幾個值守兵卒見到張晟到來,趕緊上前行禮。

“人在嗎?”

張晟笑著指了指官寺一句。

“在的,軍侯,今天他還沒有出縣寺。”守卒回答一聲。

人在就好,省得等了。

示意周闖象徵性的敲響了大開的木門,張晟便等在了門口,他此來的目的就是衝著沮授而來。

廣昌城破,十多日的時間,也不知道沮授沮公達是怎麼想的,居然真的就留在了廣昌城。只是,你留便留下了,這沮授又不知搭錯了哪根筋,城沒破的時候他日日閉門謝客,破城之後,其人卻官寺之門大開,並且,每日身著官服帶著老奴不定時的開始巡城。

對於沮授的這個怪異舉動,張晟思考許久,心中已經有了一點自己的判斷,但是,也僅限於判斷,他並沒有阻止沮授,相反,他倒是樂見其成,因為這樣一來,從表面上看,這廣昌城依舊還是歸朝廷統管,和他這個賊匪沒有半毛錢的關係,從而會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沒等多久,一個老奴來到縣寺門口,在這個老奴的引領下,張晟帶著周闖在縣寺正堂見到了一身官衣的沮授沮公達。

唉!

看著頭頂布冠一身紅色官衣正襟危坐、眼簾低垂的沮授沮公達,張晟心中一嘆。

倒驢不倒架!

明顯的,沮授這是不想和自己這個賊匪有染,其日日巡城、大開縣寺之門凡此種種,無非是想以自己的方式向世人證其不屈和清白。

瞭解了沮授的態度,驗證了心中的猜測,張晟此行的目的已然達成,不免有點惋惜。

終究不是自己的菜!

沮授此人,袁紹兵敗後,曹操盡得天下大勢,梟雄之姿盡顯,面對曹老賊的嚶嚶勸導,此人依舊不降,為了家族選擇以身赴死,可見其人還是有一點硬骨頭的。

思謀一下,張晟未發一言,離開了縣寺。

“郎君,此行之意何在?”

出了縣寺,周闖回望一眼,滿心疑惑,他有點不明白張晟跑這一趟的意思。

“老闖,三日後的審判之事,我本來想拉上這沮公達的,這樣,也好顯得名正言順一點,現在看來,我還是把此人想簡單了,道不同不相為謀,人家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意思,有些話也就莫不如不說了。”

張晟一邊走,一邊解開了周闖心中的疑惑。

“郎君,我們現在已經掌控廣昌城,有些事情不一定由得著他。”瞭解了張晟的意思,周闖替主人抱不平。

“呵呵,老闖,對這沮授暫時不可逼迫過甚,我們現在還很弱小,而且,剛剛佔領廣昌,事情千頭萬緒,還是暫時留著他任由其逍遙的好,至少朝廷的平叛大軍不會到來。”張晟又向周闖解釋了一下自己任由沮授在廣昌晃盪的原因。

此時的東漢朝廷已然如一張四處漏風的篩子。

益州、交趾叛亂,司隸、兗州、豫州黃龍等數十股黃巾餘眾四處搗亂,青州黃巾軍,黑山軍,涼州北宮伯玉等攻打郡縣,誅殺官吏,聲勢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勢,東漢朝廷已經焦頭爛額。

張晟想的清楚,苟,苟著發展壯大才是正道,現在,自己只要苟著不鬧事,朝廷就不會來找自己的麻煩……

廣昌城騎卒四出,三天的時間,廣昌縣沸反盈天,裡鄉中的百姓聚成一團,圍著里正,看著其手中拿著的幾張寫滿字跡的絹布議論不休。

“里正,快說說,這裡寫的是不是高賊完了……”

“張伯,孩兒們是不是真的可以去縣裡讀書識字……”

“王叔,去縣中看熱鬧是不是真的有糧可領……”

一個個破衣爛衫、蓬頭垢面、或老或少的鄉人們看著里正或鄉中長者手中的所謂告示,七嘴八舌的詢問著他們所關心的問題。

“你問老漢,老漢又怎知真假,反正,送來這個東西的兵卒是這麼說的……”

被問急了的里正或鄉中長者只能如實而言,因為他們也識不得字,他們所知道的內容還是送來告示之人轉述的結果。

長者發話,鄉民們自然是信的,告示上的內容確認無疑,可以喊冤鳴屈,孩童可以免費的讀書識字,只是,百姓們關注的重心又逐漸的匯聚於一點。

“里長,我們聽說前些時日縣城已被賊人攻佔,現在,賊人又發出的這個告示,他們說的話我們能信嗎?”

面對這個問題,里正、長者們無以為答。

聚集一起的鄉民們七嘴八舌,並沒有討論明白賊人的語到底可不可信,只能漸漸的散去,但是,他們的心中卻讓那一升粟糧滿滿的佔據了。

反正,縣城離此不遠,看看,到時候一定要去看看,萬一是真的呢?

“阿翁,賊人的話可信嗎?”

山腳下,兩間茅草房前,一個八九歲的孩童也在問著他的阿翁同樣的問題。

賊人的話可信嗎?

被問著的漢子回身看看躺在草屋一角獸皮上因病痛而的呻吟不已的阿翁,看看侍奉在阿翁邊上的瘦弱的娘子,又看看身邊乾瘦的孩童,他選擇了相信。

這幾年,自己走南闖北,出幷州入幽州,地方沒少跑,見過官也遇過賊,往往有些時候賊匪說出來的話要比官家說出來的話更讓人相信。

“阿翁,孩兒想去領點粟糧回來給翁翁吃。”孩童見自己的阿翁久久的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怯怯的說出了他的訴求。

聽到自己孩兒的話語,漢子滿面慚愧,這幾年,自己四處奔走為人賣命,就想混一個出人頭地,誰成想,到頭來卻一事無成。

愧對翁母,愧對妻兒!

“阿林乖,翁翁的粟糧會有的。”

漢子的大手攬過自己的孩兒,愛惜的撫摸著孩兒瘦弱的臉頰,看著縣城的方向對孩兒做出了承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好賢王

君子六藝

反清:從金田起義開始

聽風煮雨夜

靖康之鐵血柔情

不畏艱難

修不成仙的我只好考科舉

嬴天塵

家父唐高祖

今宵初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