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劍至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帝國軍人,心胸如此狹隘?,大明:史上最狠暴君,仗劍至天涯,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是差了點意思啊。”
東暖閣內,朱由校負手而立,掃視眼前的輿圖,眉頭微蹙,“沒有一份完整性、按比例繪製的軍用輿圖,把各項引數全都考慮進來,連紙上談兵的資格都沒有啊,駱養性奉旨離京至今,可有訊息傳回京城?”
“稟皇爺…還沒有。”
在旁服侍的王體乾,忙作揖行禮道。
朱由校眉頭皺的更緊。
時下有太多的事情要落實和解決,可前提是要有足夠的人,然而朱由校最缺的,就是各領域的人才。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個道理不管在何時都適用。
若想對大明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就必須要有參考價值極高的輿圖才行,大明是不缺少各類輿圖,但朱由校想要的更多,站在全域的角度,經縝密的勘測和繪製,定下全國和各省的軍事、行政、交通、地理、水利、礦藏等各型別輿圖,甚至更為細緻的府州縣各型別輿圖也要有。
這是異常繁瑣的系統工程,甚至想實現這一整體構想,需要耗費大量的錢財和時間,但朱由校願意投入和等待。
倘若連自己待的家,究竟是長什麼樣都沒有清晰認知,你想打掃,你想整理,那不是痴心妄想嗎?
甚至朱由校在想一個問題,要是萬曆47年的那一戰,在遼地出戰的明軍精銳,可以掌握參考價值極高的軍用輿圖,將遼左和建州三衛的地形走勢、城池分佈、軍事要隘、建虜分佈等都瞭然於心,那或許就能定下更好的軍事攻略。
可惜沒有如果。
朱由校謀定的軍事改革,並非是侷限於裁撤冗兵、整飭軍隊、招募新卒、研製火器等那樣簡單,大明軍隊想實現涅槃重生,就必須進行徹底的體系化改革,不然就是治標不治本的鬧劇。
軍隊指揮的支配權必須凝一,文官就去做文官該做的事情,既要把持著行政權,還要把控著支配權,那未免吃相太難看了。
五軍都督府的職權賦能,都司衛所的調整改革,軍隊建制的集約整改,軍工產業的整合發展,軍事人才的培養擢升,軍中私兵的裁撤扼制……這一系列的組合拳打出,才構成了完整的軍事改革。
不過想落實這些謀劃部署,沒有數載甚至更長的時間,根本就無法實現。
終究是牽扯到的層面很廣,涉及到的利益很多,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文官群體也好,武將勢力也罷,一旦觸碰到他們的核心利益,那必然不會坐以待斃,大明經受不起任何的折騰。
對遼戰略的展望和落實,朱由校不僅要遏制住建虜擴張,還要掌控部分軍權,更要控制住京畿、薊密永、遼東的勢,唯有將上述部署落實下來,才有可能推動後續謀改。
……
西苑,太液池,碧綠的池水泛著漣漪,不時池面出現水泡。
釣魚臺所在。
聚著十餘眾披甲將校,他們神情各異,甚至部分將校的眼裡,還閃爍著兇厲的神色。
唉~
陳策、童仲揆心裡暗歎,即便是奉詔進京了,被傳召到西苑這邊,浙兵營與石柱兵的矛盾,依舊在彼此的將校間體現出來。
這一路奉詔趕回京城,讓陳策、童仲揆極為心累,非但要確保行軍速度,還要留意各營的情況,更要注意營中逃兵、襲擾地方等情況。
還好隨行的幾名太監宦官沒有干涉他們,甚至每至一地時,還幫著解決軍糧需求,不然啊,陳策、童仲揆真不知道此次歸京的途中,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沒想到帝國的武將,心胸竟如此狹隘。”
就在陳策、童仲揆思慮之際,一道聲音在釣魚臺響起,令一些武將皺眉看去,然看到一些東西時,特別是那身天子團龍袍,這讓在場眾人心下一驚,紛紛抱拳行禮。
“末將等…拜見陛下!”
在眾人的簇擁下,朱由校緩步走來,看著眼前這幫將校,心裡卻生出感慨。
眼前的這幫將校,就是在渾河血戰中率領麾下善戰的健兒,令猖獗的建虜都損失慘重的存在。
只是渾河血戰卻成了絕唱。
“陳策、童仲揆。”
朱由校走到眾將跟前,撩袍坐到錦凳上,看著為首的二將,隨駕的王體乾、衛時泰、何可綱等一眾人,則分站在各處。
“末將在。”
被天子點名的二人,哪裡敢遲疑,紛紛低首上前應道。
“奉詔歸京期間,浙兵營與石柱兵可有不服調遣者?”朱由校嘴上對二人說著,但眼神卻掃視眼前的將校,講這句話時,朱由校能看到有人在動。
“未曾。”
陳策低首看了眼童仲揆,忙開口道。
“是嗎?”
朱由校雙眼微眯,語氣低沉道:“馳援遼東期間,浙兵營與石柱兵在通州起了衝突,死傷不少人,戚金,秦邦屏,你二人就沒什麼想對朕說的嗎?”
人群中,戚金、秦邦屏心下一緊。
“末將~”
二人不知該講些什麼。
釣魚臺的氣氛微妙起來。
誰都沒有想到,天子一上來就講此事,隨駕的何可綱、馬世龍、滿桂等一眾將校,流露出各異的神情,對待浙兵營與石柱兵的矛盾,他們多數是不知曉的。
這就是大明軍隊的現狀。
別看時下面臨著危局,可軍隊與軍隊之間,是存在各種矛盾的,他們雖說都屬於明軍的序列之下,可有些東西卻也真實存在。
“朕想問問你們,在朕下詔令川浙兵歸京前,你們作為帝國的武將,到了遼東有什麼感受?”
見戚金、秦邦屏二人不言,朱由校也不氣惱,向前探探身,看向陳策、童仲揆他們反問道:“朕想聽聽你們是怎樣想的,依著伱們所看到的種種,如果國朝跟建虜展開交戰,勝算有多少呢?”
一直以來,朱由校都很牽掛遼事,別看他跟朝中諸黨各派進行博弈,可朱由校比誰都要清楚,留給大明的時間不多了,待到天啟元年到來,如果大明不能做出調整,改變一些現狀的話,那遼地的慘劇依舊會發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