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小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四十一章 交換條件,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光榮小兔,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諸葛亮誰去主持琅琊對陣曹軍的提議,袁熙想了想,出聲道:“讓張遼去吧。”
諸葛亮聽了,有些驚訝,說道:“我知道文遠將軍戰功赫赫,作為大將是足夠合格的,但如今讓他主持一個地區的防務,尤其是面對曹操,是不是有些不穩?”
袁熙嘆道:“但他已經是最合適的了。”
“而且這次作戰不需要他打的多好,而是讓他打的足夠像,吃些小虧也無所謂,能騙過曹操就行。”
“我總不能派伯言去,他想法太多,很容易被曹操看出不對來。”
“而且文遠也不是不知進退的,不會讓兵士送死,至於獨當一面,我相信他遲早是有這個能力的。”
諸葛亮聽了,知道袁熙對張遼是有著莫名其妙的信心的,就像對自己一樣,裡面肯定有袁熙自己的道理,這裡面諸葛亮是能猜出一些的。
排除觀星的因素,接下來如果袁熙取得青州,其治下地盤將會有個飛速膨脹的過程,到時候文官武將就不夠用了,袁熙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前培養能都督一州一郡之地的人才。
諸葛亮隨和和袁熙商量了後續事情,出去安排諸事去了。
當即就有七八路情報線運作起來,探子們水路並進,以最快的速度向戰區各方送去情報。
袁熙卻是輕鬆不起來,不同於後世的實時通訊方式,這個時代的資訊即使以理想的最快速度傳遞,兩州之間還是有數天甚至十幾天的延遲,這對於瞬息萬變的戰情來說還是太慢了。
所以很多命令的發出,都以預測到敵人的動向為前提,如果事情不像預測般發展,整個戰局都會發生極大的偏差。
所以身為主公,掌控戰局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自己親自上前線,二是尋找足堪大任的人才單獨領軍,就像袁熙對諸葛的期望一樣。
他看到匆匆忙忙動員起來的將士,知道數天之內,自己是沒有事情做了,之後便是等待曹軍和自己的部下在琅琊交戰的結果了。
接下來的日子,戰報不斷傳來,據探子回報,進入琅琊的曹軍在琅琊攻城時,遭遇了趕到的張遼太史慈兩軍夾擊,城內防守的臧洪昌烯等人也趁機抽衝了出來。
然而曹操軍也是早有準備,派遣了曹營十幾名大將,雙方共計投入了數萬兵力,以開陽城為中心,展開了極為慘烈攻防,最後雙方死傷超過了上萬人,曹操軍被迫退入了平昌修整,同時在當地強行徵兵。
太史慈張遼等率兵士攻打平昌城,數天後城破,曹軍撤走,琅琊郡的危機就此解除。
太史慈帶領眾將一邊讓兵士百姓休養,一邊加固琅琊城防,同時發信給袁熙報告情況,訊息送到袁熙手裡時,距袁熙派張遼發兵協助琅琊時,已經過去了十幾天了。
而且探子找到袁熙時,袁熙早已經領兵潛伏到青州平原和冀州清河的交界處,正隱秘而緩慢的行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在等冀州可能發生的變故,至於什麼時候發生,便只能聽天由命了。
鄴城之中,袁尚拿著袁熙的密信,以及一同上了蠟封的錦囊,臉色極為糾結。
錦囊已經被拆開,裡面的內容他也已經看過,袁尚攥緊了錦囊,最後還是將其丟在了面前的火盆裡。
刺鼻的焦糊味升起,袁尚卻頗為享受這種味道,肚腹的疼痛日夜折磨著他,已經讓他的感覺幾乎麻木,滾燙的額頭時刻提醒著他,自己已經命不久矣。
他無奈地苦笑起來,眼下這錦囊裡面的計策,確實是最有可能讓自己報仇的辦法了。
想到這裡,他咬緊了牙關,本來爭家產留一線後路,袁譚你卻不顧血親之情下死手,那也別怪我不義了!
次日袁尚告訴謀士自己的打算後,在場謀士皆都震驚不語。
袁尚淡淡道:“我反正已經活不長了,諸位都有家中老小,沒有必要陪我送死。”
“我這麼做,起碼家產不會落在外人手裡。”
聽了袁尚的話,審配搖頭嘆息,田豐面有怒色,許攸臉色陰晴不定,荀諶神色木然,辛毗卻是鬆了口氣。
當天袁尚的信件,被信使帶出鄴城,一路往清河郡而行,數天之後,信使趕到了魏郡和清河交界的鉅鹿,將袁尚的信件呈到了袁譚手中。
彼時袁譚正藉口打通糧道,在清河一個城一個城地蠶食過去,同時想辦法不讓隨行的曹仁樂進佔據城池。
他頗為自得,因為冀州是個人口大州,光他如今佔據的清河便有十萬戶以上,近八十萬人。
要不是他怕和進入渤海的袁熙軍衝突,早就順便將渤海佔了,要知道,渤海郡比清河國人還多,將近有上百萬人!
他心中頗為不屑,心道袁熙也不過是個偽君子,嘴上說著和袁尚聯手,結果聽到對方遇刺的訊息,不也馬上對渤海郡下手搶奪了?
不過自己倒是不在乎了,佔據了鄴城所在的魏郡比什麼都強,到時候自己也不用再看曹操臉色了!
當然,袁譚知道曹操絕對沒有這麼容易讓自己得到鄴城,所以他才故意放慢速度,先撈足便宜,再伺機而動,在曹操反應過來之前奪取鄴城!
然而讓袁譚鬱悶的是,曹操已經水淹了鄴城,雖然水位不高,只有一尺多,但很多攻城戰術不能用了,這讓袁譚頗為頭痛,自己怎麼打下鄴城?
現在座下,他的謀士武將濟濟一堂,這一路打來,本來很多觀望的世家大族,一聽說袁尚遇刺,馬上便投靠了袁譚,送來了不少想要出仕的家族子弟。
袁譚雖然不屑,但此時正是他用人之際,要是取得冀州,勢必要安插自己心腹。
如今下面誇誇其談的,卻是剛剛投奔過來的袁耀,他身為刺殺袁尚的主謀,如今正一臉洋洋得意的誇誇其談,渾然不覺別人投來的鄙夷目光。
正在此時,有兵士進來,說鄴城了派信使來了。
眾人一聽,都安靜下來,不一會,兵士便將信使帶了上來,只見其將封著密信的竹筒呈上。
郭圖讓兵士開啟竹筒漆封,看到裡面除了一卷絹帛外並無他物,才展開檢視,他也沒看上面寫了什麼,之事查明異狀之後,便交給了袁譚。
袁譚接過來之後,對眾人笑道:“我這弟弟脾氣很硬,這不像是求和的,倒像是罵我的。”
眾人連忙阿諛奉承,說袁尚現在已經沒有和袁譚對抗的能力,只不過是死鴨子嘴硬,掩飾虛弱罷了。
袁譚拿著絹帛看了起來,看著看著,他本來輕佻的神色變得複雜起來,不自覺向下面眾人掃了一眼,才繼續看下去。
一眾謀士也覺袁譚神色不對,面面相覷,場上安靜下來。
袁譚足足看了好幾遍,最後在眾人惴惴不安的目光中,這才長嘆道:“我這三弟,真是給我出了個不小的難題啊。”
眾人疑惑起來,難題?
袁尚如今還有什麼可以威脅袁譚的資本?
袁譚招了招手,讓郭圖上前,將帛書遞到郭圖手中,說道:“你看看。”
郭圖疑惑不解,但還是馬上接過來去看內容,看著看著,他臉上的神色也精彩起來。
郭圖完全沒有想到,裡面袁尚開門見山,竟然是要投降!
袁尚說若自己死前和袁譚拼死一戰,也有信心能擋住袁譚,但自己命不久矣,袁氏內鬥,不僅讓天下人笑話,最後袁氏家眷也沒有好下場,所以他想來想去,決定將鄴城和袁氏家主之位讓給袁譚。
當然,這也不是沒條件的,一是袁譚要保證袁尚家眷安全,二是交出行刺袁尚的兇手袁耀。
另外渤海郡袁尚已經讓給了袁熙,除此之後,冀州各郡皆由袁譚自取。
當然,如果袁譚執意苦苦相逼的話,袁尚便向圍攻鄴城的曹軍投降,迎接對方入城,讓袁譚什麼也撈不到。
郭圖看完之後,心裡大為震驚,這真的是袁尚手下謀士想出來的主意?
因為這個決定,貌似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
除此之外,這封信開出的條件倒顯得頗為真實,不僅要追查兇手,還給了兇虎好處,這條件列的如此詳細,怎麼看也是深思熟慮的結果,起碼從郭圖角度來看,完全不似作偽。
袁譚見郭圖看完,說道:“公則以為如何?”
郭圖猶豫起來,說道:“這……”
袁譚出聲道:“無妨,公則可以念出來,讓大家都聽聽,出出主意。”
郭圖唸完後,下面坐著的袁耀身體如篩糠一般抖動起來,他真的沒有想到,袁尚為了報仇,竟然拿鄴城交換自己性命!
這種選擇,是個正常人都知道怎麼選,自己現在可以說對袁譚毫無用處,能用自己一條命交換鄴城,可是大賺!
他跪伏在地,拼命叩頭,帶著哭腔道:“使君饒命,使君饒命啊!”
當下堂中有官員冷哼,“背主行刺之徒,焉知不會再背叛使君?”
袁耀心中大罵,這風向變得太快,自己當初來的時候可不是這樣說的!
一人開口,眾人便開始議論起來,多是贊同將袁耀交出去的,袁耀聽了面如土色,癱倒在地上。
袁譚出聲道:“此說不定是離間計,我好好想想,先把他帶下去看管吧。”
他這一出聲,眾人就知道了袁耀完了。
不過沒有一個人袁耀求情,誰會為這種人說話呢?
袁譚在猶豫,他懷疑是袁尚緩兵之計,想要好好想一下再過決定。
但次日卻發生了一件讓他始料未及的事情。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