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一葉瓜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0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家父李世民,讓你女兒懷孕怎麼了,一葉瓜州,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恪回到蜀王府,就被王德請到宮裡去了。
李世民擺好了一桌子飯菜,坐在桌子邊等候著李恪。
“咦,父皇,你怎麼知道兒臣沒吃飯!”
李恪坐下,就拿起筷子,吃了起來。
“父皇,你怎麼不吃啊!”
“沒一點規矩,老子都沒吃,你就開吃了?”
“規矩是給人看的,現在就咱父子倆,給誰看?”
李世民嘴角抽了抽,也拿起了碗,下著菜吃白米飯。
“你可能要提前前往隴西了。”
“兒臣知道。”
“此次出征,估計耗費錢糧巨大,尤其是糧草,是重中之重,今年秋收還未到時間……”
“你可有辦法?”
“你可不要說,從隴西李氏身上拔毛,他們估計也沒有多少毛讓你拔,尤其是糧草。”
李恪放下了碗筷,問道:“難道父皇就沒有任何準備,就準備打這一仗了嗎?”
“自然是有準備的,但朕擔心,用了儲存糧,會讓人鑽空子鬧事,一旦國內糧價飛漲,而對外戰爭又沒結束,你讓朕怎麼辦?”
“你別看山東豪門世家都向朕示好,在你婚禮上獻上多少多少賀禮,但誰能說的準,他們是讓朕放鬆警惕呢?”
“恪兒,人心隔肚皮,尤其是做帝王的,要時刻保持警惕性,不能因為他們做了一點友善的事情,就認定他們會倒向你,說不定他們會在關鍵時刻,落井下石。”
李恪心中也是害怕,父皇說的沒錯,一旦國家使用了最後的儲糧,那些控制著糧食的世家和豪商,就會哄抬糧價。
到那個時候,就麻煩了。
李恪突然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要不要坑一把這些世家和糧商?
但這個想法太過於大膽,一旦搞砸,那就整麻煩了。
整個大唐可能都會亂起來。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不是說說而已。
尤其是如今的大唐,還是小農經濟的農業國。
“父皇,兒臣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你說!”李世民知道,兒子的想法很奇特,有時候還挺有效果,就是有些時候,拿不上臺面來。
李恪咳嗽一聲,坐端正,看了一眼四周,見沒人,就連王德就離的遠遠地。
“父皇,要不咱們聯合起來,坑世家和豪商一把,同時將那些投機倒把的人給一網打盡。”
“要是操作的好,這次出兵的軍費不用朝中出,反而還能賺。”
李世民呼吸都急促了起來,軍費不用出,還能賺,還有這等好事?
不過很快,李世民就開始脫鞋子了,怒道:“你是想讓朕親自制造一場糧食危機,讓天下人都恐慌嗎?”
“你這逆子,你這是想要將大唐的江山拱手送人嗎?”
“稍有不慎,就得滿盤皆輸……”
李世民想通了其中的關鍵,氣得臉色都鐵青了,這麼不靠譜的辦法,你也能想的出來?
“父皇,你冷靜,冷靜,千萬別動手。”
“兒臣只是說說,至於做不做,那是你的事情。”
接著,李恪擺出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反正,兒臣在南方囤積了100萬斤大米,長安、洛陽、揚州商會,兒臣這邊也有熟人,他們大概也能湊100萬斤糧食。”
“這也就隨手而為,兒臣還有大殺器……”
李世民都被李恪的話驚呆了,臥槽,臥槽,臥槽……心中只剩下臥槽了。
屯了兩百萬斤糧食,這是人乾的事情嗎?
你這是擺明了向要坑死那些人啊!
接著他連忙問道:“恪兒,還有什麼打殺器?”
“父皇,吃飯,你問這幹什麼?”
“咋滴,父皇還不能問你了?”
李恪撓撓頭,笑道:“兒臣還有海貨,在沿海地帶,都設了工坊,弄了大量的幹海鮮,可透過郵政運輸到內地來。”
“草原上也有大量的肉乾,兒臣讓人收購了一些,這次軍糧中的一部分肉食,就是這些肉乾。”
“吳地的顧氏,父皇應該知道,就在兒臣結婚的前一天,他們家的家主親自尋到兒臣,要和兒臣合作。”
“兒臣就與他合作了,他們願意率領吳地其餘家族,藉助兒臣的船隊出海,南下去交州購糧百萬斤,他們出錢,兒臣出船出人,賺到的錢對半分。”
李世民:“……”
李世民終於明白了,吳地顧氏這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為何要在兒子婚禮上獻上黃金萬兩,原來是兒子的合夥人。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兒子,心中一哆嗦,假如……假如這小子造反的話,他有沒有機會平亂?
左思右想,這小子擁有火器,身邊全是高手,李靖這個大將軍還是人家岳父,太上皇還支援他,他還是前朝公主的兒子,儒釋道三家,除了儒家,其餘兩家就像這小子的勢力一般。
“父皇,你別想那些沒用的,兒臣是不會造反的,這點你放心,兒臣對你那個位置沒想法,整日忙的跟狗一樣!”
“你罵誰是狗?”
“那你又是什麼?”
李恪:“現在,父皇有沒有把握幹一把大的,這可是絕佳的機會,天時地利人和都全了。”
“兒臣能為您穩住隴西以西的地方,父皇您就放心,吐蕃成不了大事。”
“反而已經投降的突厥人,您卻是要小心為上,他們就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
李世民皺眉,問道:“為何如此說,他們如今很乖巧……都是朕的護衛……”
李恪上輩子讀歷史的時候清楚的記得,也就是以後幾年吧,頡利可汗的弟弟,帶著投降的突厥人發動了一場刺殺李世民的宮變。
此事其實早在貞觀三年,就埋下了禍根,以至於這個禍根到了唐玄宗時,胡人安祿山直接導致大唐差點滅亡。
貞觀三年後,頡利可汗攜帶十萬東突厥人投降大唐,對於突厥人的安置問題,當時朝中討論的最兇了。
以房玄齡杜如晦為代表的“通化派”,而這個也是絕大多數人支援的,就連長孫無忌都支援這個做法。
他們要將突厥任拆分成小部落,安置在各州縣,改變他們的風俗習慣,放棄放牧,改為務農,從而化胡為漢。
以中書令溫彥博為首的“邊境安置派。”沿用突厥人管理模式,讓突厥人管理突厥人,可讓突厥人成為大唐北方的屏障,不過要將他們的貴族帶到長安做人質。
第三派是以魏徵、顏師古為代表的“胡漢隔離派”。
他們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突厥人不可靠,想要同化,難度很大,無論是安置在邊界,還是分散在內地,都將會給大唐帶來無盡的災難。
一旦大唐勢弱,他們必然反叛,絕對不會顧及道德與恩情道義。
同時魏徵也提出了安置方式,將他們放回故地,訂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各部首領必須由大唐任命,劃定他們部落邊界,嚴禁相互吞併,並且大唐在突厥故地設立都護府,對他們進行嚴密的監視。
可三方人爭論了半月之久,最終大體上接納了第二種辦法,將突厥人安置在北方,將他們貴族帶到長安,安排了各種官職,很多人都是皇宮的侍衛,表現了李世民的大度和天可汗的仁慈。
可這件事,李恪早就想提出來說說,但一直沒有機會,而李世民也不會再去改變什麼!
李恪只能給李世民灌輸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這種話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李世民就暈了,我他媽就是異族啊!
筆趣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