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花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6章 祭祖,別把孩子弄丟了,穿成農門惡婆婆,遇花期,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氏停下了手裡的活,將帕子扔到了桌子上,大大方方地說道:“不好意思了,二嫂,既然是娘說的,我也不敢違抗,今天只能麻煩你了。”

“二嫂,辛苦你了!”林氏見李氏走了,也趕緊放下了快疊好的碗筷,閃人。

她怕自己慢了一步,被叫住,就跑不掉了。

不管怎麼說,劉氏也是帶了一個“嫂”字的,論尊卑,人家叫自己幫忙,她連拒絕的權利都沒有。

劉氏有些難受,望著二人離開的背影,有些氣悶。

見到大嫂柳氏還在那裡幹活,她道:“大嫂,還是你好。”

柳氏的動作頓了一下,她本來想說:“我只是想把手裡的東西送到廚房而已。”

然而可惜,她沒有李氏、林氏那樣的勇氣,也沒找好時機跟著她們一起走。

猶豫來猶豫去,搞到後面,居然跟劉氏一起把活給幹完了。

柳氏有些走神:“……”

——我是不是,又犯傻了?

旁邊,劉氏還在那裡抱怨著,說婆婆太過份了,她都懷孕了,婆婆怎麼還使喚她幹活?

搞得好像她懷的不是朱家的種似的。

還有四弟妹、五弟妹,那兩個傢伙也真是的,不過洗個碗、擦個桌子,又不會要了她們的命,她們跑那麼快乾嘛?

說白了,就是“瞧不起”她。

……

大年初一,天氣還有些冷。

天才剛矇矇亮,朱家村的男人們便已經收拾妥當,帶著家中的男系子孫,前往族中祠堂集合。

這種盛大的活動,向來只有男人參加,連年紀還小的大寶、二寶、三寶、四寶都有份。

到是朱八妹,雖然還未出嫁,卻因為只是一個姑娘,失去了這樣的資格。

包括葉瑜然在內,嫁入朱家的媳婦們,唯有嫁進門的當天,上族譜的時候,才到祠堂裡給朱氏祖先上過香。

除此之外,她們很少有機會再進祠堂。

男人們起得早,朱家的女人自然也不可能起晚了,她們除了要伺候自己的男人和孩子,還得準備早餐。

祭祀這樣的事情她們不能參加,但該準備的東西一樣不能少,還都是由她們準備的。

朱老頭領著朱大、朱二、朱三、朱四、朱五、朱七,以及一溜四個孫子出門時,家裡的女人們還交待著:“別忘了看好孩子,到時候人多,別走散了!”

“大寶、二寶,你們記住了,要走散了,到祠堂大門口等,知道嗎?”

“三寶、四寶,一定要跟緊了你們爹,抓緊了他的袍子,別跑丟了,知道嗎?”

……

就這樣,李氏還不放心,跟三寶、四寶確定:“回來的路,知道吧?”

“娘,知道的,我們認識路。”三寶、四寶昂著小下巴,跟自己的孃親保證。

李氏微微鬆了口氣,替他們理好袍子,翻來覆去的囑咐著。

站在旁邊的朱四有些哭笑不得:“至於嗎?咱們朱家村才多大,丟不了。”

李氏斜眼瞪了過來,似乎不放心他,還拜託了朱三:“三哥,你可得幫我盯著點,我怕老四一玩起來忘了性,連孩子都弄丟了。”

在外面呆過的朱三,顯得沉穩多了,說道:“嗯,三弟妹放心,我會看好他們。”

朱四翻了一個白眼,他看上去,有那麼不可信嗎?

男人們去祠堂了,女人們也沒閒下來,一邊聊著天,一邊收拾著桌子、打掃著衛生,順便再把午飯給操辦起來。

與此同時,未來幾天的事情都得安排妥當。

做為兒媳婦,孃家是回了,但不能耽誤了婆家的事,否則那就是“不賢惠”。

沒人想從孃家回來時,還要挨婆家一頓“收拾”。

葉瑜然也檢查了一下,畢竟未來的幾天兒媳婦要輪流回孃家,她們的心肯定不在這裡,她要不自己心裡有個數,萬一來了客人什麼的,缺了東西就麻煩了。

朱八妹已經不是小姑娘了,她沒忘記把朱八妹帶上。

而朱八妹呢,跟林三妹、林四妹關係好,也把她倆給捎上了。

所以,葉瑜然算是三個姑娘一起帶著,細細地講著年裡的規矩。

什麼從婆家來說,兒媳婦回孃家,這邊有哪些規矩;從孃家來說,出嫁的閨女回孃家,又有哪些規矩。

除此之外,哪些親戚上門拜年,又是哪些規矩。

因為原主早跟孃家斷了聯絡,葉瑜然這邊沒什麼重要親戚,她沒辦法“以身作則”的做給朱八妹看,只能用嘴巴講,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著。

再加上林三妹、林四妹還頂著“喪母之女”的名號,這些規矩禮儀尤為重要。

“你們要用行動讓別人知道,你們是‘懂規矩’、‘懂禮儀’的,這樣未來婆家才不會小瞧你們,拿這個拿捏你們,知道嗎?”

林三妹、林四妹比朱八妹年長一些,尤其是林三妹,按年齡算,要說相看也可以了,只不過以她的情況,肯定要晚幾年,該懂的也該懂了。

看到葉瑜然鄭重的神情,她十分認真地點了一下頭。

她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在哪裡,“喪母”這一條,就能夠壓死她。

老話有言:喪母長女不娶。

雖然她不是長女,但母親去逝時,前面兩個姐姐都出嫁了,大姐還是一個出了名的“不靠譜”的,唯有一個二姐,還能拿出來說道說道。

而二姐,仗的也不是“朱家”的勢。

未來,她和四妹能不能嫁得好,全看朱家的臉面夠不夠大;而出嫁了後,能不能把日子過好,全看她二人在朱家學得夠不夠多。

朱大嬸教得用心,她們自然不能讓對方“失望”。

這些說說道道,去祠堂的朱家男人們也結伴回來了。

一路還算順利,沒發生什麼“丟小孩”的事情,到是隔壁大嘴巴家,那大孫子跑去跟人玩了,也沒跟大人說一聲,害得他們找了一通。

“所以我說嘛,哪年開祠堂祭祖沒丟小孩子了?”李氏一邊暖著三寶、四寶的手,一邊說道,“這麼大冷的天,大一點的還好,要是小一點的,丟在哪個角落旮旯裡凍一凍,還不凍出毛病了?”

順口就講起了,她娘當年給她講的故事,說十里八鄉,曾經就有一戶人家沒注意,把才會走路的大孫子給弄丟了。

那孩子不過一歲多一點,話都說不利落,哪裡認得回家的路?

這下好了,大人們都找瘋了,等找到時,那孩子已經凍得不成樣子,還大病了一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貶值,我穿回來後帶飛全家!

凜寒將至

無限末世:我的直播能連通萬界

流煙客

康熙後宮生存手札(清穿)

春夜載月

我靠拍劇爆紅全網

若水然

誤惹妖孽後我送他一個崽

一碧榶榶

凌宇秦明月

低調書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