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七章克敵之策,揚鋒漢起,宇十六,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玄武湖戰艦齊聚,千餘艘戰船將湖面變成水寨,旌旗飄舞,號角時鳴。北府將士五萬餘人整裝待發,糧草、輜重已經開始先行從水路前往下邳城。
錄尚書事劉裕率軍親征伐燕,朝堂由尚書左僕射孟昶和右僕射郗恢主政,保障朝局不亂、後勤補給。大軍北伐,京城空虛,琅琊王提議讓豫州刺史劉毅軍坐鎮姑孰,確保京城安全。
西州城刺史府大堂,劉裕召集隨其出征的眾將議事。此次伐燕事關重大,若能成功劉裕聲望愈隆自不必說,若是失敗連同前次劉敬宣伐蜀失利的隱患堆加在一起,攻擊必然鋪天蓋地而至,屆時劉裕地位難保。
劉裕面容沉肅,深知此次伐燕猶如賭桌上孤注一擲,勝則朝堂再無人敢對自己置喙,敗則將被劉毅取而代之,事至臨頭,唯有全力一搏。
目光從堂上兩側的文武身上掃過,最重要的謀臣記室參軍劉穆之此次隨同出征,重新起復的諮議參軍、冠軍將軍劉敬宣;參鎮軍沈林子、沈田子兄弟;長沙郡公陶延壽,寧朔將軍劉玉、寧遠將軍索邈以及齊郡太守王誕、左民侍郎謝璞等人。
目光在衛將軍府參事劉藩的身上略停,劉藩是劉毅之弟,他隨同伐燕無非是想從中分功。劉裕暗哂,劉藩若是遵命行事,自己自不會抹殺他的功勞,不然便借燕軍之手除去這個隱患。
除了堂上諸人外,廣陵劉道憐、下邳孟懷玉、彭城羊穆之等人會在駐地隨軍出征,屆時攻打南燕的兵馬將超過七萬。當年謝獻武以八萬北府軍勝八十萬前秦兵馬,劉裕雄心勃勃要以七萬雄軍平滅南燕、斬慕容超的人頭。
四月十一日,琅琊王司馬德文率朝中文武送行,劉裕登船率軍出發,由淮水入泗水,先至廣陵與劉道憐會合,再前往下邳城。
五月十三日,戰艦到達下邳,原本計劃從下邳繼續沿水路前往彭城。當年桓溫北伐亦是走這條路線,隨軍用戰艦帶著輜重,進退自如。
可是到達下邳後發現前往彭城的水路多年未疏通已然淤塞,戰船根本無法行駛。劉裕只得下令三軍在下邳登岸,休整兩日。
孟懷玉將劉裕等人迎進下邳城,劉裕坐定第一句話便問:“楊安玄何在?”
“據細作稟報楊安玄在武陽城中,武陽城有雍兗兵馬兩萬,尚未發動攻勢。”孟懷玉稟道。
劉裕冷笑道:“楊安玄在等愚先行進攻,好坐收漁人之利。他想得倒好,派人四處宣揚,朝廷與雍兗兵馬合力奪取廣固城,讓燕軍攔住他。”
問過楊安玄,劉裕方又問道:“燕國有何應對?”
孟懷玉臉色怪異地道:“燕國沒有反應。”
劉裕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率七萬雄軍北伐,於燕國而言是滅國之戰,居然麻木到沒有反應。
“據細作和往來客商所說,燕國國主慕容超認為我國北伐只是虛張聲勢,僅在武原、蘭陵、郯縣等城各留有萬餘守軍,琅琊郡治所開陽有兩萬燕軍。”孟懷玉指著輿圖道:“其主要軍力仍駐紮在臨淄、臨朐、益都一帶,拱衛燕都廣固。”
劉裕讓人懸起輿圖,道:“要滅燕國,必奪其都廣固,攻打廣固有東西兩條線路,東線是從陸路北上,沿沂水奪東海郡、琅琊郡至東莞郡,然後透過大峴山,攻打廣固城。”
“西線是命人挖開河道,艦隊前往彭城,再取道兗州魯郡,由魯郡攻打泰山郡,取牟縣西向臨朐,再奪取廣固城。”
孟懷玉道:“從陸路進攻廣固路程雖短,卻不易進攻。陸路必須經過大峴山,大峴山以東有五蓮山脈阻路,戰國時齊築長城而守,若燕軍堵住大峴山天險,大軍很難透過。愚建議取道彭城北上攻打泰山郡,繞開大峴山取臨朐攻打廣固城。”
劉敬宣道:“攻打泰山郡必然要經過魯郡,魯郡是兗州之地,楊安玄駐軍於此,若取這條線路則必將後路交於楊安玄手中,一旦楊安玄斷絕糧道,大軍將無補給,進退無路。當初愚伐蜀,楊思平便有意拖延糧草,致使攻蜀失敗。”
眾人沉默不語,劉裕此次將北府軍大半帶出,一旦兵敗將難有再起之機,確實不能將命運交於楊安玄的手中。
劉穆之來到輿圖面前,道:“剛才聽懷玉所言,燕軍輕視我等,重軍防守在廣固城四周,沿途城池並無多少兵馬。愚猜測燕軍以為我等進攻多半會取道魯郡攻打泰山郡,兵力會佈置在臨朐一線,絕不會據險封阻大峴山,因而從東線進攻阻力會更小。”
看了看眾人,劉穆之繼續道:“兵貴神速,若走西線疏通河道耗時太久,容易生變,所以愚與主公商議過後,決定從東線進攻。”
劉裕介面道:“諸君擔心我等從大峴山進攻,燕人會拒險而守。愚已然考慮周詳,鮮卑人目光短淺,貪圖小利,以為我軍孤軍深入難以長久,不肯堅壁清野。及至六月,田中莊稼成熟,何愁糧草補給之事。”
劉穆之笑道:“主公受朝廷所託,督北伐之事,既然雍兗刺史楊安玄兵駐武原城,不妨就讓他率軍攻打泰山郡,得手之後攻打臨朐城,吸引燕軍主力,也好減輕我軍壓力。”
武陽城,楊安玄收到劉裕發來的命令,讓他率軍北上攻打泰山郡,兵臨臨朐城。同時命濟南郡太守向靖東進,做出進攻之勢,吸引燕軍注意。
楊安玄將軍令傳示眾人,笑道:“劉豫章丟了根硬骨頭過來,自己卻想著直取燕人內腑,打得好算盤。”
楊孜敬請命道:“愚願率軍奪取泰山郡。”
楊安玄點頭道:“九叔可率魯軌、張鋒、沈慶之,領軍步軍一萬、輕騎四千奪取泰山郡,佔領泰山郡後按兵不動,等候命令。”
楊孜敬高聲應諾,領著魯軌等人點兵出征。王慧龍聽楊安玄並沒有讓他隨同出征,並不著急,安坐不動,王強暗暗地扯了一下他的衣袖。
王強自京城來到襄陽後,楊安玄給他兩個選擇,一是到地方任縣令,二是前往王慧龍身邊幫襯,王強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王慧龍跟著習闢疆入兗州,並沒有入府衙任事,而是要求到兗州司馬府練兵。兗州司馬最初授予俞飛,可是俞飛性情疏狂,不喜案牘勞神,不久後便向楊安玄辭職。楊安玄無奈,只得召其回襄陽任親衛首領,而州司馬之職讓胡藩兼任。
胡藩是滎陽太守,王慧龍便辭別習闢疆前往滎陽聽用。胡藩見王慧龍毫無世家子弟的傲氣,虛心學習軍務,每日隨軍士操練,對他十分喜歡,有心教導。
王強跟在王慧龍身邊照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王強感覺比起王緒、甚至王國寶兄弟來,王慧龍聰慧好學,勤苦上進,經歷家變禍事,重興太原王家要靠王慧龍。
楊安玄瞥見王強的小動作,笑問道:“慧龍,愚未讓你隨軍出征,可有怨言?”
王慧龍恭聲道:“主公自有安排,慧龍遵命行事便是。”
楊安玄點點頭,道:“燕人將重兵屯於廣固四周,劉豫章率軍從大峴山突進,可能會長驅直入。”
王強詫異地道:“燕軍為何不封鎖大峴山,這樣北伐將無功而返。”
楊安玄笑道:“愚猜燕皇有意縱敵深入,好一舉消滅北伐的王師。”
王慧龍冷聲道:“慕容超在做夢,劉裕肯是他所能敵。燕軍或放劉裕入大峴山,其國必亡。”
王強急問道:“既如此,主公為何不搶先攻取臨朐,奪取廣固城,立下滅國之功。”
王慧龍搖搖頭,道:“強叔,燕人廣固城四周有輕騎四五萬,步卒近十萬,若是先行攻打臨朐,以寡敵眾焉是對手,主公命楊太守取泰山郡後按兵不動,恐怕另有打算。”
楊安玄縱聲笑道:“慧龍之智,可與鎮惡一較高下。”
王慧龍謙聲道:“僕駑鈍之資,安敢與王別駕相提並論。”
楊安玄考校道:“慧龍以為,愚當如何行事?”
王慧龍起身來到輿圖前思索,楊安玄也不催促,靜靜地飲茶等候。
目光在南燕的輿圖上逘巡,王慧龍思考著可能進攻的路線,突然腦中靈光一現,想起臨行前胡藩的話,點著滎陽虎牢關笑道:“僕知之矣。”
楊安玄見王慧龍的手在黃河上一掃而過,亦放聲大笑道:“好,好,好。時機未至,先莫對人言。”
…………
南燕廣固城,東陽殿。
公孫五樓稟報,“五月十三日,晉國錄尚書事劉裕率大軍至下邳;五月十八日,劉道憐與孟懷玉率兩萬兵馬攻克東海郡郯縣;五月二十三日,三萬晉軍圍攻琅琊郡開陽城;另外五月十九日,晉將楊思平自武陽城率一萬四千兵馬北上攻打新泰城……”
慕容超有些迷惑地問道:“朕不過破了晉國的宿預城,晉國便真要與我大燕決一生死嗎?區區八萬兵馬想與我大燕數十萬大軍爭雄嗎?”
慕容鎮道:“晉國滅燕之心昭然,陛下應儘快出兵,救援琅琊、泰山兩郡。”
慕容超茫然地看向公孫五樓,道:“卿等有何良策?”
公孫五樓胸有成竹地拱手道:“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可退晉軍。”
慕容超回過神來,端坐道:“卿且道來。”
公孫五樓命人懸起輿圖,侃侃言道:“晉軍分兩路伐燕,一路自琅琊往東莞過大峴山,此路兵馬多達七萬,統軍的是晉國錄尚書事劉裕;另一路是晉國魯郡、濟北太守楊思平,攻打泰山郡,所率兵馬不過萬餘。”
慕容超站起身來到輿圖前,道:“這麼說劉裕所率是主力,楊思平不過是佯攻牽制。”
“陛下英明”,公孫五樓道:“晉軍勞師遠征,補給不足,意在速戰。臣以為派兵阻住大峴山,待晉軍銳氣挫失,只需派數千精騎絕其糧道,晉軍立敵;再讓兗州刺史段暉率軍出梁父追擊,晉軍腹背受敵,必敗。此為上策。”
慕容超揹著手看著輿圖,道:“卿繼續說中、下二策。”
“中策則命各地據險而守,堅壁清野,焚燬莊稼,晉軍得不到補給,必然退卻。屆時再派兵追擊,可滅之。”
公孫五樓見慕容超面無表情,知道上中二策都沒有打動他的心思,道:“下策則讓晉軍過大峴山,大峴山北面是開闊平原,適合輕騎馳聘,晉軍多為步卒,可以輕騎克之。”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