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李隆基:麻溜的出關揍安祿山去啊!!
喝口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李隆基:麻溜的出關揍安祿山去啊!!,歷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喝口茶,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大唐的將士們而言,有了太宗皇帝的邀請,別的帝王再好那都是別人家的。
開玩笑!那可是太宗陛下啊!!
張巡抖摟起來,天晴了,月圓了,我覺得自己又配了!!
太宗陛下,等著我,我這就來為你效力了!!!
……
天幕徐徐展開,回到了正軌繼續播放。
畫面上的睢陽城緩緩的消散。
旁白音淡淡道。
【也許任誰都沒有想到,沒人寄予希望的安祿山大軍正後方被一個鐵血的文官顏真卿扛了起來,山河二省的二十多萬鐵騎虎視眈眈的鎮守著安祿山的退路。】
【被認為必會淪陷早被放棄的江淮地區被一個瘋子一樣的文官張巡扛了起來,雖無大軍卻死死的咬住了安祿山十三萬主力鐵騎至死不松。】
這兩個突然殺出的文官是安祿山始料不及的噩夢,卻是大唐末路反殺的希望!!
一旦潼關處大唐的主力軍回過神,三路幷包上去,安祿山必死無疑!!
【但就是所有人都認為絕不會出問題的天險潼關,出了岔子。】
畫面驟然一轉。
威武的大將軍分明站的筆直,卻彷彿被人狠狠壓彎了腰一樣,臉色慘白道。
“你說什麼?!陛下讓我等出關迎敵?!!”
【此人名為哥舒翰,是李隆基發癲殺了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後接替鎮守潼關的怨種大將,至今已然保持“堅壁勿戰以屈賊”的正確的戰略以二十萬眾堅守了六個月之久!】
此時後方的顏真卿虎視眈眈的鎮守東北,另一方的張巡牢牢地擋住安祿山的向南主力大軍,只要哥舒翰繼續維持這個戰略耗下去,最先急眼的必然是被死死困在洛陽的安祿山。
但李隆基用行動表明,一癲更有一癲高。
【天寶十五年六月初四,李隆基派遣中使(宦官)督戰,前臣未走,後臣已至,催促之意鮮明。】
言外之意,老窩在這裡算怎麼個事兒,麻溜的帶兵出關揍安祿山去啊!!!
彈幕大軍在此時劃過。
【草了!李隆基這個傻逼沒點毛病吧?!!】
【這尼瑪的算不算是人菜癮還大啊?!人家哥舒翰是誰啊!那是“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的吐蕃天敵啊!!你在教誰做事?!!】
【我求求李隆基了,能不能別發羊癲瘋了!!他老老實實的在後面待著玩女人也算是他有自知之明瞭!!】
【不會打仗的皇帝都這麼離譜麼?!不懂能不能別逼逼啊!!二鳳要是看見了血壓得沖天上去吧!!】
【李隆基不應該啊!雖然他是政變上位的,但是本事應該還是有的啊,就算不會打仗也不能眼明心瞎到這個地步吧?!】
【隔著螢幕我都感受到哥舒翰的絕望了,甘妮娘啊!!】
【哥舒翰:你牛逼,出關揍安祿山我是沒本事了,不如讓你來行不?】
【李隆基這個大傻逼真是這個(向下大拇指)!!】
【你麻痺的他對得起滿族皆被屠殺的顏真卿,對得起用命守睢陽的張巡麼?!!】
天幕前。
李世民方才因得了幾員大將而舒心了些許的眉眼頓時又死死擰了起來,殺意暴漲。
“李隆基——!!朕的大唐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碰上你!腦子裡若是有水就給朕好好倒倒!!!”
張巡和封、高二將被尉遲敬德和程咬金幾個混不吝的翻過來翻過去這摸摸那捏捏的玩了一大圈,正著惱又羞窘,聞言立刻抬頭藉故掙脫了出來。
“太宗陛下……”
幾人一張口,不知為何就有些哽咽了,活像是孩子跟爹告狀一樣,眼中含著委屈和茫然。
“其實陛下他剛即位時一連三十年都是勤勉朝政,謙遜納諫,將大唐治理的蒸蒸日上,百姓們也過著從前從未有過的好日子,只是、只是後來奸佞當朝,這才……”
李世民無奈的回頭,對上了幾個忠臣哀哀切切的眼神,不由得頭痛。
當臣子的看不明白,難道他當皇帝的還看不明白麼?扯什麼奸佞當朝,那都是放屁!!
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皇帝自己飄了,眼盲心瞎了,才給了奸佞蹦躂的空間!!凡是奸佞霍亂朝堂,皇帝自己就決不可能推脫掉責任!!
要說秦始皇帝時?
呵,那是秦始皇死了,要是秦始皇還活著,給趙高一百個膽子看他敢不敢!!
……
【在李隆基明裡暗裡的逼迫下,哥舒翰不得不“撫膺痛哭”,於六月初四日引兵出潼關。緊跟著,六月初七靈寶會戰,大唐二十萬大軍潰敗,不出兩日安祿山就輕描淡寫的攻破了潼關。】
而主將哥舒翰則被往日裡見了他就雙腿哆嗦不敢抬頭的吐蕃將領火撥歸仁劫持投降安軍。
至此,長安城破,安祿山大喜不已,對皇帝拱手送來的這個大禮欣然笑納,帶著數萬鐵騎轟轟烈烈的過了潼關,兵馬駐進了長安城!!
顏真卿和張巡的堅守也因此成了個笑話。
本來不被寄予希望的地方堪稱是百姓們自發的組織起來,由連仗都沒打過的文官帶頭牢牢的守住!!
本來被認為萬無一失佔盡了地利和人和的潼關竟然被皇帝本人幾波騷操作拱手送給了叛軍!!!
荒謬,荒謬,荒謬!!!
何等的荒謬啊!!
天幕前。
張巡和封、常幾人不由得落下了淚水來,顫抖著雙手道。
“長安沒了!大唐該怎麼辦啊……”
李世民也把牙齒咬的咯吱咯吱作響,滔天的怒意翻卷著爆開!!
“好一個唐玄宗!好一個李隆基啊!!”
……
陷入這般絕望的境地,而大唐最終得以在安史之亂中儲存,張巡和顏真卿毫無疑問都功不可沒。
但還有一人,一戰,是無法略過的核心所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