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一五章 關於海洋核試驗,大明1805,王子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靖垣給出了自己的決定,朱昭燮為首的臣子們鄭重的答應著。

然後朱昭燮看朱靖垣沒有對報告提出更多的疑問,就提出了一個醞釀了許久的問題:

“陛下,羽林左衛準備申請一批舊戰艦,用於海洋環境下的核試驗,測試裂變武器對戰艦的打擊效果。”

朱靖垣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思維明顯的停頓了幾秒鐘。

朱靖垣對海洋核試驗是稍微有點敏感的。

正常情況下,在臺架和空投核爆之後,應該就要進行海洋試驗了。

在大明擁有自己的強大海軍,也要參與海軍作戰的情況下,這種實驗當然是很有必要的。

朱靖垣前世的美利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為了確定裂變武器對海軍和軍艦的殺傷力,就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做了兩次海上核試驗。

分別在空中和水下,引爆了一枚裂胖子同款變炸彈,以觀察核爆對水面艦艇的影響。

這就是海軍軍迷們非常熟悉的十字路口行動。

總共有九十五艘艦船參與了測試,其中在後世比較出名的有日本的長門、德國的歐根親王、美利堅的薩拉託加。

觀察實驗的艦隊旗艦設在香格里拉號航空母艦上。

朱靖垣前世恰好也對海軍艦艇非常感興趣,所以也瞭解過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在水面以上有一定距離的空爆,對戰艦本身的直接摧毀效果,看上去並不顯著。

直接擊沉的戰艦“只有”五艘,一艘輕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兩艘運輸艦。

被直接擊沉的戰艦與爆點的最遠距離是六百九十米。

被嚴重損毀的戰艦有十四艘。

這些戰艦大部分集中都在爆點一千米以內。

同時,位於爆點一千米以內的戰艦,大部分也都被嚴重損毀了。

只有長門號戰列艦基本保持完整——

指表面鋼鐵像是開始融化的蠟像一樣,但是艦體的結構和內部基本完整。

不考慮裡面的人員……

距離爆點最近的是薩拉託加號,在一千八百米的之外,被光熱輻射點燃了彈藥和燃油。

反過來看,就算是用於打擊建築和人員的空爆,也讓半徑一千米以內的戰艦失去作戰能力,出現嚴重損毀。

對於海軍而言,戰艦在戰場上失去了戰鬥力,其實與沉沒無異。

也就是說,兩萬噸左右的核彈空爆,對傳統戰艦的直接殺傷半徑,就是在一公里左右。

對於載有大量燃油和炸彈的航母,範圍可以擴大到兩公里。

在某種意義上講,空爆對艦隊的殺傷力,可以被視為是軟“軟殺傷”。

對於艦載裝置和人員的殺傷效果非常顯著。

鋼鐵戰艦本身如果足夠的堅固,甚至能在一公里以內基本保持完整。

第二次實驗的水下核爆,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效果了。

負責投放核彈的登陸艦,在爆炸後當場汽化消失了。

一百七十米外的戰列艦,直接被爆炸的當場掀翻,然後又被空吸上了天。

總共有十艘各型戰艦,包括兩艘戰列艦和一艘航空母艦,在後續幾個小時陸續沉沒。

在第一次空爆基本無傷的長門號,在第二次核爆之後一天內沉沒了。

半徑一公里內的戰艦,遭到了比空爆更加直接的損傷。

輕則艦體扭曲變形,重則直接撕裂沉沒。

根據這兩次核爆的經驗,用核彈打擊船舶和海軍艦艇,空爆和水下爆炸兩種方式各有千秋。

水下爆炸直接摧毀戰艦的效果更好,直接擊沉機率當然也更高。

空爆的殺傷範圍更大,對人員的殺傷效果更好,解除武裝和戰鬥力的效果更好。

雖然直接捱了爆炸的戰艦,實際上也不具備修復價值了,但是可以在戰後拖到合適的地方處置。

總體上看,如果用核彈攻擊戰艦,就算是攻擊的誤差大到了一公里的級別,也能一發核彈擊沉癱瘓好幾艘戰艦。

一公里的巨大誤差範圍,就算是使用完全沒有制導的傳統炸彈,用傳統飛機也很難打偏。

如果被核彈命中到了一百米以內,就算是幾萬噸的戰列艦也會被衝擊波和水柱直接掀翻,甚至直接拋上天空。

現代鋼鐵戰艦一旦翻了,基本上就進入沉沒倒計時了,被拋飛的更加沒有生還可能。

如果被核彈直接命中,整艘戰艦都會直接粉碎甚至融化。

當制導武器成熟之後,核裝藥的反艦導彈,是打擊大型水面艦艇的最佳武器。

對於二戰的傳統艦隊,它們在保持密集隊形航行的時候,甚至有機會被一枚核彈摧毀整個艦隊。

到了這個時候,現代武器和海軍艦艇的攻擊與防守能力徹底失衡了。

再強大的戰艦也無法抵禦核爆的攻擊。

按照前世紅色露西亞的玉米帝的思路,如果將核武器當做常規武器來使用,任何大型水面艦艇都是海上的活棺材。

海軍艦艇只需要能夠遠洋航行,並且能夠搭載和投射這種武器就行了。

所以玉米帝放棄了航母和戰列艦,只保留巡洋艦與核潛艇。

只是紅色露西亞向來都是喊得很大聲,但是卻並不敢真的把核武器當常規武器來用。

直到紅色露西亞解體死亡的那一刻,都始終沒有在戰爭中打出任何一枚核武器。

與此同時,在二戰結束之後,美利堅也從未使用過核武器。

紅色露西亞和美利堅,這一對冷戰時代的對手,在某種程度上是互相制約。

其中一方的存在讓另一方不敢於輕易擴大戰爭。

早期的裂變武器太過沉重,無法真正摧毀對方的全部本土城市和軍事設施,只會讓死敵關係明確下來。

後期雙方的核武庫都太過龐大,也許還不足以殺死對方的所有人口,但足夠摧毀對方的朝廷。

所以雙方都沒有膽量敢於發動全面核戰爭。

但是這些前世的經驗,不能直接作為大明的行事準則。

因為兩個世界的局勢截然不同。

大明要更加認真的去考慮,如何將核武器用於常規戰爭。

但是落實到具體的而海洋核試驗上,朱靖垣現在卻不想讓他們馬上去做。

朱靖垣非常擔心早期核爆對海洋的核汙染……

美利堅人的海洋核試驗,都是放在西太平洋搞的,距離美國本土至少六千公里以上。

後世的某國,向海洋中排放核汙水的事件,也讓朱靖垣印象深刻。

早期的核武器,燃料的利用率很低,實驗中的大部分燃料,都會被直接拋灑到海洋之中。

朱靖垣前世也不知道,美利堅在海洋中搞得幾十次核試驗,對海洋有什麼影響。

但是可以想象的是,肯定是有一定程度的汙染的。

美國人炸出去的還是濃縮鈾。

雖然海水其實就是全世界的下水道,海洋中的元素是非常豐富的,當然也是少不了鈾的。

只不過海水中的鈾,主要是以化合物或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濃縮鈾直接扔到海船,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所以在朱靖垣看來,海洋核試驗最好是暫時不不要馬上搞。

就算是要搞,也得和前世的美國人那樣,到離自己本土最遠的地方去。

可是大明現在在全球四大洋都有海岸線……

距離大明最遠的海洋,好像就是泰西北部的北海和波羅的海了。

到這兩個地方去搞實驗?

這個做法就太離譜了,去做實驗肯定是瞞不住了的。

最起碼現在是沒辦法去做的。

更何況,朱靖垣是有想法,將泰西各國本土,也變成自己的藩國的。

真在泰西近海搞輻射很大的實驗也不好。

最好是等大明的技術更加成熟了,可以讓反應儘可能的完全的時候,再找儘可能偏僻的海域去實驗。

於是朱靖垣直接回復了朱昭燮:

“海洋核試驗的事情,還是暫時先緩一緩吧。

“全球的海水都是相通的,無法完全反應的核燃料,肯定會落到海水之中。

“被核爆直接炸過的軍艦,多半也是要沉入海中或者是到處漂流。

“這具體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們目前還完全沒弄清楚……

“讓相關的工匠,繼續最佳化炸彈的設計,提高核燃料的反應效率,進而降低汙染。

“與此同時,深入的研究,核汙染對海洋和陸地的影響。

“當我們對方方面的情況,都有了相對準確的全面認識之後,再去考慮海洋核試驗。

“影響應該是無法完全避免的,但是我們要將其壓得儘可能低。

“陸地的核試驗,也暫時只在天南大陸內陸去搞,其他的地方暫時都不要涉及。”

朱昭燮稍微有點意外,不過轉念一想也覺得朱靖垣的話有道理。

經過朱靖垣的提前叮囑,經過早期的各種照射實驗,讓大明的相關將領和工匠們,對輻射的甚至非常深刻。

不像歷史上的美利堅人,搞海上核試驗的時候,對輻射的認識很還很浮淺。

甚至是在核爆之後,海軍的人還再次登上沒沉沒的軍艦,去展開了滅火和消洗工作……

美利堅士兵用的一部分蓋革計數器,甚至都測不出鈽的輻射反應。

結果當然是一大群士兵都被輻射殘留物汙染了。

現在的大明,當然根本無法避免核汙染,以後也肯定無法完全避免。

不過降低汙染的追求卻是完全正確的方向。

於是朱昭燮老老實實的躬身答應著了。

朱靖垣這邊也放下了兩次核試驗的報告檔案,拿起了關於原子能產業體系的情況總體報告。

實際上朱靖垣更在意的是這一份報告。

核試驗的相關情況,自己主要是知道成功了就行了。

後續的用法安排,都可以算是現成的。

整個產業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和方向,才是自己需要繼續重視,繼續保持關注和引導的地方。

這一份原子能產業的報告,比兩次核試驗的報告更長,也更加詳細和準確。

因為內容本身就非常多,朱昭燮準備的時間也更長。

報告的最前面的第一部分,是關於裂變武器的生產體系的情況。

大明的新元素工程,自安康二年底開始,到現在已經持續了十三年。

準備和建設出來的設施和產業規模,也肯定是要比總共三年多曼哈頓工程要大很多的。

首先,從鈾礦開採到濃縮鈾的提煉,這整套的核燃料生產鏈,都建成了完整的兩套,互為備份和替換。

兩套中的每一套的規模的生產效率,估計都可以與前世美國人準備的全套相比。

大明在天南大陸也已經建成了兩個完全分開的獨立礦區。

除了最早的南方的大礦區,天南大陸最北方的礦區在兩年前也已經建成投產。

在大明統治的其他地區,也進行了一整輪的鈾礦勘探,朱靖垣前世的主要鈾礦,基本都已經發現了。

大明目前隨時可以繼續擴大鈾礦產能。

曼哈頓工程開始的時候,就為了獲得足夠鈾礦而大費周章,大明從一開始就準備充分。

在此基礎上,大明還直接跳過了早期的氣體擴散法鈾濃縮,直接走的是冷戰時代的離心式鈾濃縮路線。

實際生產效率比氣體擴散法提升了五到十倍。

在相同的電力供應下,大明的濃縮鈾生產速度,能比美利堅早期要快好幾倍。

用於生產武器級鈽二三九的生產和後處理反應堆,現在已經累積建成了十六座,還有十六座正在建設之中。

全部建成之後,總數量將達到歷史上美利堅和露西亞兩國建成的同類反應堆的總和。

目前積累下來的武器級濃縮鈾和鈽,已經足夠生產兩百枚以上裂變炸彈。

這還是在試爆實驗成功之前,產業鏈和生產堆沒有全速工作的情況下,慢慢的長期維持性運轉積累下來的。

現在試爆實驗已經成功,相關生產線和反應堆就會從維持狀態,轉向全速生產狀態。

後續的生產速度會大幅度提升。

成品的裂變炸彈裝配工廠,在核爆實驗成功之後,也從試生產狀態轉向全速生產。

目前的生產速度是每個月四枚裂變炸彈。

預計到了明年初的時候,速度就能提升到每個月十枚以上。

如果不做任何限制,到了明年年底的時候,就能提升到每個月一百枚以上。

到那個時候,朱靖垣就要考慮,要不要限制生產速度了。

否則大明十年以內就能造出數萬枚原子彈。

現在大明需要生產原子彈,但是沒有必要造那麼多。

以後淘汰的時候拆掉原子彈,抽核燃料造核反應堆都用不完。

朱靖垣前世的美利堅的反應堆,一直到新世紀的時候,都還在用武器級濃縮鈾,以至於形成了路徑依賴。

要進口露西亞拆解的原子彈的濃縮鈾來當燃料……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世子之雄途霸業

麻辣土豆絲

風雪滿弓刀

刁笙2

饑荒年,我囤貨隔空投餵女帝

彗星撞飛機

逆骨三兩

墨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