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七三章 高樓與修歷的設想,大明1805,王子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仲梁聽了朱靖垣直接承認了,就是想要搞個奇觀出來,本能的就瞪大了眼珠子。

朱仲梁差點兒直接站起來。

但是這個頗為激動反應沒有完成,就又回到了正常的坐姿,並且饒有興致的反問:

“到目前為止,大明紫禁城的最大高度,就是民用建築的高度上限。

“如果你把大殿建設到兩百米高的話,那是否允許民間百姓建設略微低一些的,但同樣有將近兩百米高的大樓?

“如果城市中出現這種大樓,那核心區的地價和房價都會直線飆升的……

“這又和歷代祖宗以及你自己平日的觀念相悖了吧。”

城市大樓的高度與地價之間是有相關性的。

限制樓房的高度和層數,也就限制了相同土地面積上的商業樓房的最大容積。

最大容積有限,容納的夥計數量有限,能夠容納的商行數量同樣有限。

這樣就限制了相同面積土地上的商業樓房獲得的利潤上限。

利潤上限又會反過來限制地價和地上的房價。

順天府紫禁城奉天殿,在永樂初建的時候高度應該在五十米左右。

但是嘉靖年重修之後,高度就只剩下三十五米了。

所以大明民用樓房最高就是三十米出頭,最高也就能做到十層,實際通常只有八層。

絕大部分普通民間樓房都不超過六層。

如果朱靖垣把新宮殿直接拔高到兩百米,同時不作出任何明確的限制,民間很可能會跟著建設將近兩百米的高樓。

這種五六十層的商業大樓出現之後,這些樓房和周圍的地價以及房價都會直線飆升的。

如果不做出針對性的控制,市中心的地價和房價可能就會迅速瘋漲幾十倍。

所以朱仲梁會有此一問。

朱靖垣聽了之後直接說:

“民間的樓房肯定是要限制高度的。

“而且要把用奉天殿作為上限的潛規則,變成明確標識出來的正常管理規定。

“象徵朝廷權威的儀式性的正殿的高度,不能用來作為民間樓房的高度上限。

“而是要用中央朝廷的新辦公大樓的高度,作為民間的商業樓房的高度上限。

“朝廷正殿最高點高度是一百六十米的話,那中央朝廷的辦公樓高度就定為八十米。

“同時規定包括宗教建築在內,民間的任何形式的樓房,高度都不得超過八十米。

“要拉開一倍的絕對的差距,讓朝廷的大殿在視覺上就有鶴立雞群的效果。

“同時限高也要分級,只有南北兩京城區可以造八十米的民用樓房,且需要專門審批。

“省城的樓房限高六十米,府城的樓房限高四十米,縣城的樓房限高三十米。

“縣城以下的建築最高就是二十五米,而且不得超過六層。

“皇室的居住的宮殿,則不必太在意高度,太高了住起來並不舒服。

“但是,我們可以把江北的老山圈進宮牆,並在山頂上建設一個小型皇家行宮。

“僅作為地位上的象徵作用,不用太考慮實際居住效果。”

朱仲梁聽了這些規劃,最終慢慢的點了點頭:

“這個方案還行,略微放開一些大城市的民間建築高度,可以促進城市的發展。

“但是,不能一開始就直接開放到上限。

“應該首先設定較低的限制,隨著城市的發展逐步開放更高的高度。

“讓當地的城區經濟發展保持相對平滑的趨勢。

“還有,一百六十米的高度有點保守。

“我聽說,露西亞人已經搞了一百六十米的高樓,以他們後可能會造出兩百米的。

“所以,如果你要搞個象徵性建築的話,高度至少要兩百米起步。”

朱靖垣聽到就有點錯愕,您老人家剛才還驚訝於我要搞奇觀的想法,現在您自己就覺得我的目標還不夠高了……

朱靖垣可是知道,在建築技術成熟之後,摩天大樓的高度重新整理速度是非常快的。

美國的帝國大廈也就維持了四十年的世界第一。

這中間還有世界大戰的影響。

而新的大殿建成之後,就不可能隨便拆遷重修了,早晚要被別人超過。

現在兩百米算高,以後可能就排不上號了,四百米乃至六百米的東西會不斷造出來。

除非全世界都沒有外國人,都按照大明的命令,都不去建設更高的大樓。

與此同時,那些重新整理摩天大樓高度的成員,基本都是寫字樓。

這跟自己準備當儀式性建築的目標是不同的。

他們的大樓是能賺錢的,自己的大殿不僅不賺錢,還要花大錢持續維護。

就像是教堂一樣。

西班牙有個聖家族教堂,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到二十一世紀初,修了一百多年沒修完。

朱靖垣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的時候,朱仲梁又伸手補上了幾句:

“你要修個更高的大樓,在以前本來應該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

“但是現在民間的輿論……多半會支援甚至期待。

“就是因為,朝廷的正殿高度,就是民間建築高度的上限,有這麼個潛規則在。

“你只規劃兩百米的新大殿,不提同時要限制民間樓房高度的事情,那民間有想法的商人和貴族多半都是喜聞樂見的。

“而且,這件事情本身的影響,肯定也能抵消或者掩蓋其他改革的影響。

“可以在新大殿落成的同時,出臺民間的樓房高度限令。

“根據民間的輿論和官僚們反應,逐步放開到預定的民間樓房高度限制。

“只要不急躁也不硬來,應該能夠正常辦的成。

“至於還都應天府的事情,可以打著南巡的名義去應天府,但是到了之後就不回去了。

“後續就是慢慢把實際的行政中心轉過來了。

“這其中肯定也會有拉扯,但沒有什麼無法解決的事情。

“所以我和你爹就不管了,到時候你自己去折騰吧,正好也算是個鍛鍊。

“到時候真的搞不定,再讓你爹幫忙也不遲……”

朱靖垣聽著朱仲梁的分析,稍微考慮了一下也覺得有道理:

“還是爺爺經驗豐富……”

朱靖垣這句話剛說完,朱仲梁就再次開口了:

“對了,還有修歷的事情。

“從崇禎朝到仁武朝,咱們大明已經修過一輪曆法了。

“世祖他老人家在威廟老爺的崇禎曆書的基礎上,又繼續精校了一番。

“關鍵是,制定了定期修歷,調整和消除誤差的規矩。

“到目前為止,雖然積累了一些誤差,但也都在按照計劃不斷校正。

“除非你設想的這個曆法……過於顛覆傳統,否則沒必要專門提修歷這件事情。

“按照我對你小子的理解,你這個曆法不可能是在傳統形式上修修補補。

“所以你到底準備怎麼修?”

朱靖垣直接點頭說:

“我的想法……確實可能是稍微有點顛覆性的。

“我們現行的歷法,其實是陰陽合曆,要兼顧太陰曆和太陽曆的準確。

“這就和咱們的紫禁城一樣,既是皇室的家也是朝廷的象徵。

“兩邊兼顧的結果就是兩邊都做不是很好。

“現行曆書雖然已經很精確了,但是日常使用起來仍然頗為複雜。

“不是專門的學者,別說說出秦漢距今年具體有多少年了,就連太祖高皇帝登基距今具體多少年,他們一時之間都是說不上來的。

“普通百姓很難弄清楚什麼時候閏月,什麼時候調整大小月。

“二十四節氣的時間,在日曆上也是來回橫移,而不是固定在某幾天。

“百姓要知道節日和節氣只能去查皇曆。

“在古典時代這是能夠增強朝廷的權威的,但是現在已經不需要了。

“我的想法就是把陰陽曆拆開,太陽曆和太陰曆同時使用,但是分開計算和校對。

“太陽曆既然是太陽曆,就以年作為為曆法的核心。

“同時不再使用月份作為下一級的計算節點,反正太陽曆的月根本對不上月相。

“我們直接把太陽曆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成三十六個‘旬’。

“一旬十天,九旬就是九十天,基本就是一個季度。

“所以每過九旬後單列出來一天,作為朝廷強制性的季節休沐假日。

“這個公共假日可以放在近似於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四天,用以區分四個季度。

“這一天直接就叫春日、夏日、秋日、冬日,全都單列出來。

“太陽曆的一年的開端就用春日。

“這四天,不使用精準的對位天文上的準確的四個節氣的時間,因為那是無法完全固定的。

“而是放在最接近的固定的一天,讓它大部分年份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重合,剩下的也都只是錯開一兩天的時間,除了專門的天文和曆法相關研究人員之外,普通可以直接將這四天視為固定的四個節氣的事件,方便普通人日常計算使用。

“我們可以將這四天也都視為一旬,把序號插入三十六旬之中去。

“在皇曆上的位置,也可以單獨佔一旬的空間。

“例如春日為第一旬,然後是第二旬的第一天、第二天,直到第十旬第十天。

“然後以夏日為第十一旬,秋日為第二十一旬,冬日為第三十一旬,依次排列。

“過年前的除夕日,再單列出來一天,這一天就叫除夕日,可以在皇曆上標為第四十一旬。

“這樣三十六旬的三百六十天,加上四個季節日,一個除夕日,正好三百六十五天。

“每兩個季節之間都隔開一天,每兩年之間再額外隔開一天。

“然後每四年設定一個閏年,兩個閏年之間再額外隔開一天,閏年全年三百六十六天。

“再每過一百二十八年,這個本來應該是閏年的年份單獨不閏。

“再每過八萬六千四百年,這個不閏的閏年再閏一次。

“這個閏年方案,是按照欽天監的最新的觀測核算成果配置的。

“比西曆的四年一閏,百年不閏,四百年再閏的方案要更準確和簡便。

“迴圈八萬六千四百年的誤差,才相當於他們四百年的誤差。

“八萬年這麼漫長的時間裡面,相差一天的事件,我們已經可以直接把它忽略了。

“然後,所有的年份和旬以及日的序號,都不再使用天干地支迴圈。

“直接用具體的數字來標註,方便普通人說明和計算。

“紀年數字,可以從秦皇掃六合,再次一統天下的那一年開始。

“這個日期,是神州歷史上最為重要,同時也已經能夠精確到日的歷史事件。

“用這一年作為皇曆元年,或者公曆元年、公元元年。

“這一年以前的年份,稱皇帝前多少年,或者公元前多少年,類似西曆的劃分方法。

“只不過我們這個皇曆元年和公元元年的是真的可以精準到年和天的。

“西曆那個耶穌誕辰其實是牽強附會的……

“這樣折算起來,今年就是皇帝歷二零三六年,或者說公曆二零三六年。

“同時,再以公曆重新修訂史教學用的,以公曆的數字編號來標註主要歷史事件的事件。

“方便學生直觀的瞭解某些時代的時間長短,感受某兩個事件之間的差了多少年。

“以後朝廷的公務和工廠的產品生產日期,以某某年某某旬某日來標註日期。

“至於太陰曆,就以月為曆法的核心。

“平時就用一個三十天的大月,間隔一個二十九天的小月的方案,不斷地迴圈滾動向前。

“定期加大月來補齊誤差。

“例如,每過六十四個月加一個大月,每過三千零七十二個月再次不加這個大月。

“這樣迴圈下去的話,再下一次額外校正應該是十八萬個月以後了,同樣也可以忽略了。

“具體什麼比例能夠儘可能穩定且固定,就交給欽天監去測算和確定看。

“最後是新年,以太陽曆新年後的第一個初一為太陰曆新年。

“如果一個太陽曆全年之中,出現了十三個太陰曆初一,那這一年就是十三個月。

“否則這一年就是十二個月。

“所有月份和日期,同樣全部使用數字編號,也不再使用天干地支法來標註。

“因為太陽曆沒有月,所以只要提到月就肯定是說太陰曆。

“紀年同樣使用皇帝歷或者公曆的數字。

“朝廷相關衙門可以繼續按時出皇曆,但是同時也公佈這個大致的排布規則。

“讓識文斷字的百姓都能自己簡單計算。”

朱仲梁聽完之後沉思了好一會兒,才慢慢理解了朱靖垣的真正目的:

“所以,你這不是單純的調整曆法,而是完全推倒出來了……

“關鍵是,你甚至還要改令時,改元日的時間。

“你要用太陽曆來定官方的歲首,這個太陽曆還不再使用月份……

“這是從漢武帝以來,一千九百年來都從未有過的事情。

“西夷用太陽曆為主,但是也要分月份的啊。

“相比遷都、建樓,你這才是真正的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就算是朝廷上的臣子們願意配合,在民間也未必能夠真正推廣落實下去!

“這件事情的影響就太過深遠了……”

朱靖垣也知道這件事情影響重大。

改元旦的時間,這是超越了王朝週期的神州傳統中的傳統。

在原有的歷史上,自從漢武帝頒佈《太初曆》,把歲首從秦代的十月改成正月,直到辛亥革命之前,神州本土的新年都稱為元旦或者元日,也一直都是農曆的正月初一,一直都沒有實質上的變更過。

孫中山決定改用西曆的時候,試圖把元旦從傳統農曆的正月初一,改成西曆一月一日。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最終也只是把名字給改了。

西曆新年叫元旦了,農曆新年叫春節了。

而神州人民實際上仍然用傳統的農曆新年作為正式的新年。

現在朱靖垣要把新年改到立春。

關鍵是,要用太陽曆為主來紀年,不再以農曆的正月為準了。

朱靖垣看著朱仲梁的反應,也稍微有點請教的意思繼續說:

“我其實已經做好了無法徹底改變的準備。

“所以要求朝廷的公務,以及工廠的生產計劃,包括報紙和廣播,都以太陽曆為主。

“同時繼續保留太陰曆,以接替民間習慣的月份,但是將兩種曆法分開。

“隨著技術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隨著工業化的不斷深入。

“隨著公共事務在普通生活中的份額的不斷增加,公曆應該會逐步佔據到主要地位的。”

朱仲梁聽了慢慢的點頭,然後又慢慢的搖頭:

“說的倒是有幾份道理,似乎也做好了心裡準備,但是你這麼幹圖的是什麼?”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世子之雄途霸業

麻辣土豆絲

風雪滿弓刀

刁笙2

饑荒年,我囤貨隔空投餵女帝

彗星撞飛機

逆骨三兩

墨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