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一九章 拿破崙正在前往紐約,大明1805,王子虛,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食國,流沙城北部,海邊的荒涼沙漠之中。

透過劃線模擬了三條戰壕、鐵絲網、機槍,以及炮兵陣地。

對面有四架軍用飛機,四輛新型「自行裝甲盾車」,八輛運輸汽車。

一個司計程車兵,關天培的指揮下,按照朱靖垣的設想,進行戰術模擬。

朱靖垣站在一輛敞篷的軍用越野車上,看著這個忙碌而又混亂的簡陋訓練場。

幾個基層指揮官,在關天培的吆喝下,透過無線電系統,有些慌亂的不斷髮布命令。

「三號攻擊機隊,攻擊敵三號炮兵陣地,壓制機槍火力點……」

「二號戰車隊,過鐵絲網,填塹壕。」

「二哨步兵跟上,清理塹壕殘餘敵人……」

「清理塹壕之後修整機械裝置,補給之後開始突襲敵交通補給點——」

「都記住,飛機壓制火力點,戰車突襲衝破防線,機動步兵接管據點。」

「補給車隊跟上!所有人不要停留!進攻要比撤退更快!」

「注意溝通!保持飛機、戰車、機動部隊的聯絡,保持後勤補給與前線的聯絡!」

朱靖垣感覺現場有點亂,但是也分不出深層的好壞。

朱靖垣自己的軍事經驗不多,主要來自遊戲和網路。

把自己瞭解的,空地協同、步兵和裝甲協同、大範圍包抄迂迴的思路說了一下。

然後讓關天培帶著基層軍官們去摸索和整理詳細戰術。

朱靖垣覺得,一戰西線是雙方科技和士兵水平非常接近,科技節點卡著雙方都沒有能力大範圍的包抄,所以才打成了陣地戰。

當空中支援和裝甲部隊、機械化部隊配合起來之後,敵人應該沒有機會準備大規模的鐵絲網、塹壕防線了。

就算是勢均力敵的對手,也是雙方互相包抄,都在大範圍裡面機動,互相拉扯。

也許會有平原坦克大戰,也許會有大規模空中對抗,但那會是為了搶佔關節節點。

應該不會有大規模的陣地戰了。

不過剛剛結束的世界大戰,還是以塹壕和陣地戰為主。

所以軍官們拿到朱靖垣組織的武器和作戰思路,首先要模擬的還是過塹壕陣地。

然後才去銜接大規模機動包抄戰術。

連續三天的測試下來之後,關天培跟朱靖垣做初步的總結報告的時候,直接感嘆:

「飛機和裝甲戰車集中使用,再加上普遍列裝的軍用越野車輛搭載的機動步兵,在無線電的協調指揮下配合作戰,會再次顛覆戰爭模式的。

「雖然還沒有進行實戰驗證,但是按照這三天的簡單模擬,我們認為傳統的陣地塹壕戰術已經沒有意義了會迅速被掃進垃圾堆的。

「但是這種作戰模式,對於後勤的要求,對於燃料和彈藥的要求,會非常的高昂。

「補給線會比以前更加重要,也反過來讓迂迴搶佔關鍵節點的戰術變得更加有效。」….

朱靖垣輕輕點頭,這其實就是二戰跟一戰的區別。

一戰是陣地消耗戰,二戰變成了大型游擊戰。

飛機、裝甲車、汽車大量應用,讓陸戰雙方都完全跑起來了。

航母和高速戰列艦,也讓海戰的雙方都跑起來了。

當然,無論是海上還是陸地上,戰爭消耗都比一戰提升了一大截。

採用二戰的戰術的一方,如果去打仍然採用一戰戰術的敵人,那基本上是降維打擊。

【講真,最近一直用@

二戰的戰術,那戰場上就會變成格外的撲朔迷離。

朱靖垣心中琢磨了一下,然後跟關天培說明自己的想法:

「關於塹壕突破,不用太過深入的研究了,在飛機和戰車面前,塹壕已經失去意義了。

「你們後續重點考慮和摸索的,應該是如果迅速控制局勢,如何在大範圍內機動作戰。

「以及最重要的,如果面對使用同樣戰術的敵人,應該怎樣應對,怎樣取勝。

「你們的總結也別光發給我,記得給都督府、兵部、軍機處都抄一份。

「讓主力部隊也在這個方向上摸索,集思廣益的探索。」

朱靖垣跟關天培這邊討論著,潘世恩和牛鑑一路小跑進了房間。

牛鑑把一份電報紙放在朱靖垣面前,同時稍微有些喘息的報告說:

「殿下,美利堅王國首都紐約發生政變,女王、攝政、議長、首相俊被軟禁。

「美利堅外交大臣約翰·亞當斯發表宣告,要求英國允許美利堅徹底獨立。

「準備以喬治三世最小的女兒阿米莉亞為國王。

「阿米莉亞前面有十二個哥哥和姐姐,英國王位無論如何也落不到她頭上的。

「阿米莉亞就任美國國王,美國和英國就不可能成為共君邦聯了。

「另外,拿破崙率領三萬部隊離開了布法羅,疑似前往紐約。

「我們懷疑亞當斯和拿破崙有聯絡,甚至在某種程度上的合作關係。」

朱靖垣聽到報告之後,沒有表現出太過驚訝的反應。

而是有些愁苦和無奈的伸手揉了揉額頭:

「果然還是來了嗎,拿破崙也直接插手了嗎?這是要直接就是舉大事嗎?

「英國和法國方面有什麼反應?」

潘世恩回答說:

「據說英國的喬治三世又發病了,而且這次的狀況前所未有的嚴重。

「英國政府並未對亞當斯的獨立要求給出直接回應,只是要求對方立刻釋放王室成員。

「法國可能還沒有得知拿破崙轉移的訊息,正在呼籲雙方保持克制。

「同樣要求亞當斯首先釋放王室成員,然後再坐下來慢慢談。」

朱靖垣不無感慨的說:

「英國的威爾士親王是個廢物,他的幾個兄弟姐妹也好不到哪兒去。….

「喬三多大年紀了?這次病了可能就好不了了。

「沒有個強力的國王壓制,英國內鬥起來可就沒完沒了了。

「如果美利堅南北合作,再拉上法屬加拿大一起,堅持幾年說不定真的能獨立了。」

牛鑑聽到這裡就繼續詢問:

「殿下,我們應該怎麼做?要支援美利堅和法屬加拿大的拿破崙,還是支援英法?」

朱靖垣想了想說:

「表面上當然是維護世界和平,維護西洋海角合約的格局,維護國際聯盟的權威。

「所以我們表面上應該支援英國鎮壓美利堅殖民地的叛軍。

「但是,基於人道主義立場,我們也希望雙方可以用談判解決問題。

「實際上……不需要真的做什麼,暫時靜觀其變就好。」

牛鑑有些以外的說:

「我們不需要支援拿破崙和亞當斯嗎?」

朱靖垣想了想說:

「暫時不需要,拿破崙沒有向我們直接求援,就說明對方的把握是比較大的。

「我們沒必要主動幫忙,實際上我們只要不第一時間控制他,就是給他最大的支援了。

「英國在殷洲的武裝已經廢了,法

國得又大部分被拿破崙控制,剩下的決定性力量就只剩下我們大明瞭。

「建議朝廷,繼續向北殷洲周邊地區增兵,保障我們自己的移民安全,避免殷洲動盪影響我們的發展。

「同時觀察局勢變化,等到局勢逐漸明朗之後,或者是正式打起來再說,再決定該怎麼做。

「如果拿破崙真的鬧得太兇,我們可能真的要給英法提供幫助。

「這些涉及到外交事務,所以理論上應該歸我管吧?

「算了,還是寫個建議性質的電報,發給京師的內閣和鴻臚寺吧。」

牛鑑連忙答應著,到旁邊桌子上展開筆記本,先把朱靖垣的意圖記錄下來。

朱靖垣大體上重複和總結了自己的話,最後又感慨說:

「這戰爭來的太不是時候了,為什麼會這麼早呢?我以為拿破崙會隱忍幾年的。

「我們新時代的武器裝備剛剛成型,剛剛開始探索新的作戰方案,他們這邊就已經開始了。

「北殷洲的這場戰爭,仍然是舊時代的方式,也就沒有多少借鑑意義了……」

平時不參與議事的關天培,聽到朱靖垣說到作戰方式的事情,罕見的插嘴說:

「其實戰場是最好的練兵地點,我們可以直接去戰場上鍛鍊和測試新戰術。

「南殷洲的剿匪戰爭,相對大規模的國家戰爭,烈度明顯低了一些。

「北殷洲的戰爭如果真的打起來,同樣可以算是練兵的機會。

「我們可以透過戰爭雙方驗證我們的新武器和戰術。」

朱靖垣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然後又搖著頭提醒說:

「不要讓拿破崙幫著我們測試戰術,我們的飛機和戰車絕對不得出售給法屬加拿大!….

「拿破崙在軍事上是個天才,這些東西交給他之後,肯定會後患無窮的。

「去南殷洲剿匪的時候練就好了,北殷洲暫時靜觀其變。」

朱靖垣定下了基調,大明對待北殷洲局勢的態度,也就基本確定了下來。

而北殷洲的局勢發展,也越來越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不久之後,拿破崙果然帶著法國士兵進入了紐約,控制了紐約地區的局勢。

拿破崙作為一個法國將軍,自己帶著部隊離開國境,這種行為已經近似叛亂了。

法國王國和王室成員,以及首相和朝廷大臣們,收到訊息之後全都驚呆了。

法國國王和首相馬上下達命令,要求拿破崙立刻返回法屬加大那駐守。

同時馬上在本土抽調將領,重新動員組建新的部隊,準備送往北殷洲控制局勢。

戰爭結束之後,大明基本沒有縮減部隊規模。

因為大明在談判中大獲全勝,有太多的地方需要駐軍去佔領了。

原有計程車兵就算是退伍,大多也是直接轉為民兵,帶著移民去掌控新的土地。

戰爭中用的運輸船舶,也繼續為運輸移民和部隊而運轉,甚至還持續不斷的增加新船。

大量的部隊和船隊,都是繼續保持戰爭動員狀態,按照命令直接前往要去的地方。

但是泰西方面不同,世界大戰結束的過程中,都在縮減部隊規模。

大量計程車兵在從前線退下來後,就直接解甲歸田了。

雖然這些戰爭留下的老兵數量有很多,再次動員起來戰鬥力也不會弱。

但是動員是需要時間的,哪怕是剛剛遣散不到一年。

就是正常保留下的常備軍,要從泰西大陸成建制的前往北殷洲,所需的補給和船舶,怎麼也得準備兩三個月的。

重新動員

的時間,重新派發武器裝備,重新整編,恢復性訓練的時間,加起來

而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面,只要大明的北殷洲部隊不插手,拿破崙控制的戰爭狀態的部隊,就是近乎是無人能擋的狀態。

已經做出決定的拿破崙,直接無視了國王和首相的命令,根本沒有按照要求撤退。

反而在約翰·亞當斯的配合下,指揮部隊四面出擊,進攻和接管周圍的北方城市。

包括加拿大地區,不受拿破崙控制的加拿大西部地區,以及美利堅的北部地區。

拿破崙要在泰西大陸的干涉和鎮壓部隊到來之前,完全控制英法殖民地的北部地區。.

王子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世世子之雄途霸業

麻辣土豆絲

風雪滿弓刀

刁笙2

饑荒年,我囤貨隔空投餵女帝

彗星撞飛機

逆骨三兩

墨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