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15章 刮目相看,重回1991,南三石,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正那些曾經的闊太太們,一個個地看不上王小莉。
可實際上,他們現在都已經吃到了苦頭,一個個的。
當他們回去後,他們的老公問起來,問他們,你們的公關呢。
我的希望全部都在你的身上,結果你竟然一點結果都沒有,你每年打著交際的名義。
要花掉我多少錢?
結果就這樣,一點的效果都沒有嗎。
如此,他們在他們在他們的老公那邊受到了更大的壓力,最終,他們也一個個地被自己的老公給嫌棄。
從此以後,他們的各種開銷,也已經開始被他們的老公給卡著。
因為很簡單,你每年花掉這麼多錢,以前我還想著。
你在一定的時候,能夠幫助到我,可實際上呢,你一點的幫助都沒有。
既然如此,我每年還給這麼多錢給你幹什麼,倒不如自己拿著另外投資是不是。
反正,當年王小莉的那個圈子裡面,那些曾經的貴婦們,他們的結果都不是很好。
最終,都吃了很大的苦頭,都因為王小莉這個事情。
而王小莉呢,現在已經是這個身世最大的貴婦,無數人都要想要攀附他。
可惜的是,王小莉根本就不把他們當回事,也基本上不和其他人有什麼關聯了。
以前是他們還很小,他們也需要整合資源,然後合作共贏,一起把生意做好。
可是,現在他們中浩控股,已經不是當年了。
有些企業,一旦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們自己能夠製造一股潮流,自己能夠決定很重要的時候。
就不需要去整合其他什麼資源了。
這是一種影響力的程度問題。
不言而喻,柴進現在就是華夏最大的財團,他根本不需要去整合什麼國內其他公司的資源什麼了。
因為很簡單,他們公司裡面已經足夠強大。
而且,他們的目光,早就不是國內的市場了,他們早就在很多領域內。
在國內形成了一定的壟斷地位。
只要一家企業,在一塊地方形成了壟斷地位,他就可以為所欲為,根本不用顧及他人的感受。
當然了,中浩控股這點控制得很好。
雖然他們已經是壟斷地位了,但是他們的態度一直都很是低調。
根本就不會因為自己是壟斷者,是行業裡面的老大,而去壓榨其他的合作伙伴。
卻在市場上,沒有節制地去索取自己的利潤。
而放棄了很多很多自己的當年的初衷。
最終導致自己的走向滅亡。
任何一個壟斷者,如果不懂得認識自己,處在一個巔峰上,不可一世的時候。
他基本上也離死亡不是很遠了,基本上也要不了多長的時間,很快就會走向滅亡。
柴進非常冷靜地看著這點。
也非常清醒地認識這點。
這就是為何中浩控股很多管理層,現在根本就不接受媒體採訪的原因。
甚至於連同一些公益上,他們也是在默默無聞地做著,根本就沒有和一些企業一樣。
明明只是捐款了一百萬,但是和某些單位的人勾結,對外宣稱,他們捐贈了好幾個億。
然後透過各種媒體,來個自己標榜上一個慈善家的身份。
前世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有些過分的,甚至於直接一分錢都不捐款。
就花一些公關費用,找到了相關單位讓他們對外宣稱,他們捐款了多少。
然後利用這種公益的知名度,去實際上經營自己的生意等等。
這類人,有很多很多,當然了,他們最後肯定都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很重的代價。
中浩控股甚至於都沒有對媒體給透露過,他們每年要在公益上捐出去多少錢。
就是這麼默默無聞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從來從不會去貿然地宣傳自己。
當然了,越是這樣,就導致了那些媒體們就越對他們感興趣。
他們都想要知道,這家企業到底捐款了多少錢。
甚至於有很多媒體,有專門的隊伍,在背後調查他們。
有些媒體還是自己本事的,還真被他們給調查出來了,調查出來了他們中間每年在公益上花費了多少。
可是,當時那個資料曝光出來的時候,全國上下都陷入到了一片震驚當中。
因為他們一年捐款,竟然已經達到了二十個億。
在過去幾十年後,可能大家聽習慣了,一個小目標就是一個億。
網路上也是人均百萬年薪,大家都已經對這些數字很是麻木了。
可能聽到這二十億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因為認為中浩控股這麼大一個企業,捐出去二十億,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可,這是現在,還沒有進入到那麼誇張的年代裡面。
故而,這二十個億,幾乎已經是讓他們處在了非常震驚的狀況當中。
要知道,在中浩的公益花費沒有曝光之前,全國捐款最多的企業,也不過是幾千萬的規模。
而這一家企業,竟然就是他們好幾十倍。
當時,確實引起了很多的震撼。
當然了,因為引發出來了很大的風波,很多人都把目光放在了中浩上面。
一家企業,一年的捐款就已經達到了二十個億,那麼這家企業內部,他們到底龐大到了何種程度?
於是很多人開始都來調查他們內部的事情。
最先開始的時候,中浩控股還是以前的那個態度,外面怎麼評價他們。
是好的,是壞的,他們一概不搭理,反正隨便你說去,我自己還是做我自己的事情。
可是,這一次,他們不得得不出面來向社會說明情況了。
因為很簡單,他們不想要有太多人的目光放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只想要靜靜地經營自己的企業。
等等。
很快,他們的人站出來,在媒體上開始澄清,說那些資料,其實都是人給做出來的。
他們根本就沒有捐出去這麼多錢。
最多也是幾千萬的規模,還懇請大家,不要把輿論放在沒有必要的討論上。
還是多關注那些需要多幫助人的事情上,做公益,做捐款,也不是一種攀比工具等等。
反正就是想方設法地降低影響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