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8章 不是家人勝似家人,重回1991,南三石,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哈哈,話不能這麼講,該有的客氣還是要有的。”
“來,坐。”
隨後馮浩東的老婆,兒子全都從屋子裡面走出來了。
其實他們之間,更像是親人了。
以前他們家人之間沒有什麼走動,但最近一兩年的時間裡,兩家人走動的比較多。
自己人也沒有太多的客套。
但是馮浩東的那些朋友們很是知趣,一看柴進來了,他們一個個全都自己離開了。
能夠來馮浩東家裡的,那肯定就是馮浩東身邊能夠信任的人。
柴進也對他們挺客氣了的。
馮家的房子蓋了三層。
頂樓是馮浩東自己用的,很多工作上的事情,都是在頂樓完成。
茶室什麼的,一應俱全。
在樓頂上,遠遠看過去,可以看到整個稻花村今年種下的油菜。
馮浩東笑著說:“現在是綠油油一片,但是到了明年春天的時候,一大片黃黃的油菜花,簡直就是一個花海的世界。”
“你呀,真該要找個春天的時間回來,然後好好地感受一下農村裡面的春天。”
“那才是最美的時候,應該有很多年沒有過這樣的感受了吧。”
柴進心裡一陣苦澀。
算算,自從重生後,他是很多年沒有在春天回過老家了。
每年回來的時候都是冬天,農村裡面的到處都是個枯枝敗葉。
雖然也有冬天本身的滋味,但是快忘記家鄉的春天是什麼樣子了。
點了點頭:“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沒辦法。”
“現在聯合控股什麼情況,有段時間沒有和老哥你交流過了。”
馮浩東一邊泡著茶,一邊講了起來。
聯合控股現在就只有幾個產業了。
第一個,藥業,這是他們主核心產品。
第二,房地產。
第三,那就是在網際網路裡面的一些投資。
第三個基本現在沒有什麼盈利,因為網際網路很多企業還沒有找到盈利的模式。
都處在一個爭奪使用者的環境之下。
藥業不用說了,大本營在深市,這也是他們老產業,有穩定的客戶群體。
有穩定的團隊,基本上不用操什麼心。
所以馮浩東的心思,都在房地產上。
而他的房地產重心,全部都在江南的南陽市。
其實這也是他有意為之。
一來南陽市給了他很大的政策。
二來,也離家近很多。
上次差點垮下去,這給了馮浩東一個非常的強力的警鐘,那就是一個人如果忘記了自己的家鄉。
在外面就是一個浮萍,沒有根,一旦沒有根,就很容易出事情。
出事情的時候,也肯定不會有多大的韌性。
故而,他也慢慢地開始往自己的家鄉加大投資。
今年在元裡縣也投資了不少的專案。
以後可能重心就是在江南。
柴進靜靜地聽著,聽著聽著,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樣也挺好的。”
“其實我也想過,一旦哪一天我有能夠休息的時候,可能還是會回到自己家鄉來。”
“然後每天釣釣魚,每天看看油菜花,這樣的日子,其實對於我們這個層面的人而言,現在反而成了一種奢望。”
馮浩東聽後不幹了,開口打趣道:“怎麼著,這是有錢了人就變得矯情了是嗎。”
“現在是你自己在故意隱藏,躲著福布斯榜的人,如果是讓福布斯榜的人來挖掘你,只怕全國都會震驚。”
“現在榜上的首富,其實就是一個笑話。”
“福布斯榜?”柴進奇怪地問了句:“他們來找過我?”
馮浩東更加奇怪了:“怎麼,這事情你還不知道啊,前幾個月的時間,福布斯榜的人發了一個訊息出去。”
“說在深市,其實還有一個巨無霸存在,他們正在挖掘,正在想辦法追蹤這個人的具體身份。”
“只是後來我也奇怪,怎麼不了了之了,這事情,不是你自己出面解決的?”
柴進還真不知道這事情,不過,反過頭來一想,估計是他們公司裡面的人自己解決了。
因為中浩控股的人都知道他的性格。
現在巴不得別人把他們老闆當成是一個路人甲就好。
怎麼可能會讓自己在榜單上出現。
搖了搖頭說:“我這不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天南海北的跑。”
“講講看,在江河縣投資了一些什麼企業,我也跟著一起投資點東西。”
馮浩東哈哈大笑:“你看得上我們的這種小專案?你要想清楚啊,我們的投資,可能賺不到什麼錢。”
柴進沒把他當成是外人,翻了個白眼過去:“你覺得我是個把錢看得很重的人嗎。”
“要是想著賺錢,我就不會回來元裡縣投資了,是不是?”
其實柴進還是想要為自己家鄉做點事情。
和馮浩東一樣,一個人的根很重要。
馮浩東笑著搖了搖頭,杯子一放,然後講了起來。
不得不說,馮浩東在這邊的動作還真的很不小。
他想在元裡縣弄一箇中草藥產業園。
這邊有不少的山,也有很優良的中草藥,更有中草藥最好的培植環境。
現在聯合藥業在西藥上取得了很大成功後,他們內部的一些西藥專家,也開始對中西藥結合的理念非常感興趣。
而且也搞出來了幾款藥,效果非常好,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於是就打算走這條路子。
元裡縣也給了他們很大的支援,最少劃撥了將近兩千畝地給馮浩東。
還有,汪中海這傢伙霸道無比。
他現在和馮浩東的關係更近一層樓,畢竟他知道,這是柴進永恆的老大哥。
不和這個老大哥關係搞好,我還和誰去搞好關係去?
所以這個產業園裡面,也有汪中海的一個股份。
這哥們也是個人才,也不知道從哪裡得來了訊息。
說元裡縣附近會有一條高速公路開工。
原本最近的一個收費站,估計也要十多公里以外的地方。
他聽到後不幹了,利用他在省城裡面四通八達的關係,愣生生地把這條高速公路的收費站給弄到了元裡縣。
當然了,他們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為方案改了後,施工方發現,最少要多花費將近一個億的資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