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徵安南大獲全勝,朱老四又想搞事
兩廣總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徵安南大獲全勝,朱老四又想搞事,長生:我在大明被徐達撿回家,兩廣總督,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樂三年二月下旬。
安南戰場最新戰報傳來。
年初明軍攻破升龍城,繳獲頗豐,戰利品已經在送京城的路上。
沐晟率軍追擊胡朝殘軍,至悶海口,軍中爆發疾病。
沐晟只能將大軍轉移到鹹子關,結硬寨備戰。
戰報最後請求朱棣派遣醫師,和藥物支援。
軍中爆發疫病,可不是什麼小事,一個處理不好,大軍損失慘重是肯定的。
朱棣不敢耽擱,第一時間就從太醫院抽調太醫,派遣至安南。
並傳旨廣.西地方官員準備好藥材。
三月,胡氏父子集結數萬大軍,號稱二十萬。
與明軍於鹹子關爆發決戰。
雖說因為疫病,明軍無法發揮全部戰力,但明軍的裝備比胡朝軍隊好得多。
再加上結寨而守,胡朝大軍根本無法攻破明軍營寨。
隨後,沐晟利用火炮打亂胡朝大軍陣型。
然後自己親率騎兵,步軍殺出。
將胡朝大軍趕入河中。
一戰下來,胡氏父子好不容易集結起的大軍就此覆滅。
父子兩人在心腹的拼死保護下,逃離戰場。
沐晟並沒有貿然追擊,畢竟現在軍中疫病還沒有解決。
他趕緊組織人手,打掃戰場,抓捕俘虜。
同時派人將戰況告訴朱能。
五月。
胡氏父子在奇羅海口被明軍俘虜,至此,胡朝滅亡。
而安南也在這之後被納入了大明的版圖之中。
後改為交趾,設交趾布政使司。
……
京城。
安南之戰大獲全勝的訊息傳回來,使朱棣興奮不已。
初步統計,除去明軍作戰的消耗之外,此戰還賺了不少。
這下,他又有錢折騰了。
這次,他打算以金陵紫禁城為藍本,在北平修建皇宮。
順便一提,朱棣登基之後就將北平府改為了順天府,改北平為北/.京。
當時禮部尚書李志剛上奏,北平是朱棣的“龍興之地”,應當效仿太祖高皇帝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
於是,北平,也就是現在的順天,成了‘行在’。
朱棣有些慶幸自己當時同意了李志剛的提議。
不然要在北平修建皇宮,怕是阻力不小。
畢竟,這關乎著他心中的一個大計劃。
朱棣在朝會上將在北平修建皇宮的想法說了出來。
自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對。
給出的理由除了勞民傷財也沒什麼了。
朱棣很像老朱,他要做的事,可不會因為臣子的反對就放棄。
再說了,太子朱高熾和大部分官員都是同意的。
這件事就這樣確定了下來,交給了工部。
接著,又過問了運河疏通的進度。
運河棄用已經很多年了,河道堵塞嚴重。
疏通工作根本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搞好的。
朱棣也知道,這個時候過問,就是表達自己的重視。
畢竟,北方糧食產量比不了南方,需要從南方運糧。
但是走陸路,損耗太多了。
一般就是運一車糧,就得備兩車,其中一車是給運輸人員路上吃的。
甚至有時候,給運輸人員準備的口糧,比要運輸的糧食還多。
朱棣清楚這筆賬,所以才想疏通運河。
畢竟利用運河運輸糧食的成本,比走陸路,少的多。
而且運河疏通之後,也能給運河兩岸的百姓帶來許多好處。
更重要的是,能使南北方的交流加強,還能使北方的經濟發展加快。
朝會得最後,朱棣命禮部,在全國範圍內,蒐集書籍,什麼型別的都要。
因為,他還要幹一件大事。
朝會結束後,朱棣在御書房召見了一個人。
這個人叫解縉。
“臣解縉,參見吾皇萬歲!”
“平身!”
“謝陛下!”
解縉是洪武二十一年的進士,因為一篇《太平十策》,進入了老朱的眼中。
只是後來老朱要殺李善長,解縉竟然幫自己的好友上書,為李善長申辯。
這一舉動,讓老朱非常生氣,於是在洪武二十四年把解縉趕回了家,並留下一句話“十年之後再用”。
可解縉等不了十年時間。
於是在朱允炆登基之後,他找到以前的好友,請他們幫自己向朱允炆美言。
終於,解縉又當官了,可卻是去一個偏僻的地方當官。
這和他想的不一樣。
他的反應很快,馬上發動自己的關係網。
最後如願留在了京城,在翰林院任職,就是官職不大。
不過解縉堅信,想要往上爬,想要榮華富貴,只有留在京城才有機會。
所以,在朱棣率軍打到京城的時候,解縉使出了吃奶的力氣跑到城外投降。
而解縉也因為此次及時投誠,獲得了朱棣的重視。
當然,這其中也有朱棣誅了方孝孺十族的原因在內。
畢竟,當初在進入京城之前,姚廣孝就叮囑過朱棣,不能殺方孝孺,要是殺了,天下的讀書種子就絕了。
可朱棣並沒有聽姚廣孝的話,他殺了方孝孺。
但姚廣孝說的問題又不能不管。
於是解縉就這樣成了朱棣給天下讀書人樹立的榜樣。
不過,解縉並不是方孝孺,他並不能完全解決朱棣遇到的事,也改變不了朱棣在讀書人心中的形象。
他的存在,更像是朱棣籠絡讀書人的手段。
當然,解縉本身的才華也是不能忽略的。
朱棣打量著眼前的解縉,像拉家常一樣和解縉聊了起來。
後者也敏銳的察覺到,朱棣這是要有任務交給自己。
自打《太祖實錄》完成後,他就一直待在翰林院,沒啥事做。
有時候他甚至懷疑,朱棣是不是忘記這麼一號人了。
好在,自己的等待並沒有白費。
“看得出來,這兩年的沉澱,讓你更加穩重了。”
聊了一會兒,朱棣評價道。
“幸得陛下栽培!”
解縉道。
聞言,朱棣笑了笑,隨即又道:
“此次,朕有一件重要的任務交給你。”
“請陛下示下!”解縉按捺下心中的激動,道。
“朕要修書。”
“一部古今往來最齊備,最完美,最優秀的書。”
“哪怕再過一千年,也依舊無比輝煌的書。”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