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光戀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二章 等方沂三件套就行了(二),我真不會演戲啊,小時光戀曲,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前面說了過去十年間,國產電影占比有七次過了五成,十贏七,因此勝率很大。
但是這個統計並不會告訴你,最近一次輸就發生在10年,狂輸,當時方沂因為《我團》參加白玉蘭電視節,連小銀幕的都在嘲笑大銀幕的,認為這幫人不怎麼爭氣。
11年也是53%險勝,如果去掉方沂的電影,剛好輸了。
那麼下半年有哪些電影有可能力挽狂瀾,硬生生把團戰贏回來呢,領導認為方沂可以做這個關鍵先生。
如果下半年暑期檔狠狠整一波好來塢大片,讓他們互相打架,到點兒立刻下映;而賀歲檔、國慶檔再拼命拉長上映日期,包場支援,善意刷票,那是有可能扳回一局的。
即便是這樣也搞不回來,至少有的說——全年票房最高的電影正是國產片。
在這絕望之中,孕育著希望,好日子還在後頭。
下半年有賣相的片子有《一九四二》、《白鹿原》、《寒戰》……以及有可能上映的《十二生肖》。
是個正常人都會選擇《十二生肖》,只是base的特效資源相當緊張,《十二生肖》未必來得及製作好,根據方沂的推測,放到來年的春節也許會更合適。
一直以來電影“延期”上映的居多,但也不是沒有出現過“提檔”上映的,如國師電影《黃金甲》原先在06年12月21日上映,斥巨資進行前期營銷後,引得一眾競爭影片扎堆在12月上旬上映,只求避開這尊龐然大物,這些片子包括《三峽好人》、《門》、《雲水謠》、《傷城》、《父子》……
顯然,這些片子在票房上全都是菜逼。
《黃金甲》不講武德,窺破虛實後立刻重拳出擊,宣佈上映期提前到12月14日,而下映日期延期到至少第二年的2月份,勢必要實現“三億元”的票房宣言。這是個相當精彩的操作,可以說憑空為電影增添了不少票房。
《十二生肖》也面臨著類似的狀況,12年賀歲檔電影的競爭力極弱,如果提檔到這裡,將會贏者通吃,反之,放到13年春節檔上映的話,會面臨《西遊降魔篇》的競爭,周星星多年未拍電影,他的號召力比這時候的大哥成其實更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如果避開《西遊降魔》,把《十二生肖》放到明年的暑期檔上映,這有可能和方沂現在拍攝的電影打架,出現票房分流的現象,兩敗俱傷。
方沂有回報嗎?
方沂已經連著兩年是大陸電影市場的“票房先生”,總是拿到全年度票房王,如果把《十二生肖》提到12年上映,《我們來自未來》放到13年上映,他極可能史無前例的票房四連莊,對他個人的影史地位有很大提升。
2000年到2004年馮大炮導演電影有四部,全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三名,其中《手機》奪得年度票房榜冠軍,《一聲嘆息》和《大腕》奪得年度票房榜亞軍,《天下無賊》位列年度票房榜第三名。
一冠兩亞一季軍,馮大炮得意忘形了:“我要不拍電影了,中國觀眾看什麼?”
那四連冠得狂到什麼地步?
方沂開始思考提檔的可能性,思考的結果就是不應該放棄機會,12年內上映對他個人,對電影票房,乃至對國產電影的大盤都有明顯好處。
當事人同意了,很快在中影牽頭之下,電影幾大投資方和製片公司開了個視訊會議。眾人當然願意成全,大哥成也沒有在這件事情上給方沂添堵,所有人舉雙手贊成。
製片人是楊收成,他看得很清楚:
“我知道你們大陸片通常早早做好,有充足的時間去預熱宣傳,港片不是這樣,我們有時在上映前的一週還在剪片,甚至上映後也在剪片,因為要照顧到大陸和港地不同尺度的稽核制度……所以對於《十二生肖》這部電影,唯一麻煩的是,能不能趕在12年前做完後期?”
“我們當前面臨的是技術性困難,而不是行政性困難。”
特效全權由base特效負責,base參會代表威廉表示:“技術上沒有問題。”
方沂好奇道:“你怎麼提前搞定?”
“加班和招人。我們嚴格按照當地法律法規,一切節假日和法定時長外的加班均有補償。”
方沂依稀記得base現在招了不少矽谷和亞洲的行業大拿,這些人未必能接受加班,哪怕有足夠的加班費。
這和他們的文化有關。即所謂的工作、生活平衡。這些人目前有兩把刷子,有底氣不入鄉隨俗。
跨國技術扶貧而已,賣什麼命?
base最開始靠著廉價底層特效民工接了工業光魔的外包大單,而現在人員構成有較大變化了。
方沂問:“就這樣就行了嗎?”
威廉道:“如果你願意鼓舞一下人心,當然會更好……你不單單是老闆,也是受尊重的創作者。”
——————
“base特效公司為中國特效添磚加瓦。”
“艱苦堅實、誠信承諾、實幹實效。”
“用一流的待遇留住一流的人才。”
坐落於通州影視產業園的base特效公司內,到處是這種標語。至今還沒有拿到大陸身份證的美籍華人威廉對方沂自豪道:
“堅持文化自信是我們特效團隊的基本要務。”
方沂捏了捏眉心,不知道這哥們到底哪裡學來的,似乎覺醒血脈記憶了,居然比白皮黃心的老克還要有那味兒。
老克這廝在大陸特效圈混了幾年,他和一般老外最大的區別就是格外熱衷於和政府打交道,數次參加各種研討會,比方沂頻繁得多,時常能在業內新聞上看到這位“熱愛中國文化的洋專家”出沒。
在任何的公眾場合中,絕對見不到他抱怨大陸哪怕一句話,他只有無窮無盡的讚美。他實在是太懂了。
方沂本身不喜歡這一套,但還在大導演的接受範圍之內,也許這些標語不是給他看的,而是給視察的其他領導看的——base是影視產業園的明星企業,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都有,每個季度要接待相當多訪客,員工們早已習慣,不影響工作。
眼下方導也成為訪客之一了,不過,他畢竟不是一般的訪客。隨著有員工認出他,動作誇張卻很輕的發出了一聲驚呼,一傳十,十傳百,整個base上下陷入到無聲的沸騰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