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光戀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八章 刺殺方沂,我真不會演戲啊,小時光戀曲,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師徒見面,直接熊抱。《愛有來生》之後,方沂幾乎沒有怎麼管過課業了。
老師們呢,事實上也不好意思再來教他,還能教什麼呢?
央戲做了一個所謂的“免修條款”,達標的學生可以免於上課。應該說這個條款幾乎是按照方沂量身定做,而且條款也釋出出去,面臨社會人士的監督,接受公示。
但沒有人提出異議。
任長虹和方沂講央戲表演系的發展狀況:
“現在我們在進行課業改革啊,就是加大了對臺詞的培養,還有現在對大一大二的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導演培訓——你也看得出來,我們希望再出一個李沂、王沂。”
“不僅僅是我們,現在滬戲、京影的都在改革。改革內容大差不差,只是沒有我們這麼激進。另外兩校是選修,我們是必修,如果學生臺詞說的不好,畫不來分鏡,現在不能畢業了。”
任長虹語氣很複雜,“方沂,你雖然沒在學校,但學校處處都是你……還記得之前做過的配音展覽賽嗎,學生們希望你能來。湘省衛視和蘇省衛視也希望你來,他們買了我們節目的版權——版權費用作學生的獎學金。”
方沂:“現在有哪些人去表演了?”
“那太多了。年輕一點的有段億宏、靳冬、王愷這些,他們現在快要排不上號了。得姜紋、陳到明、陳建彬這些前輩才能有資格去配音了……它現在變成一個老人提攜新人的舞臺了。另外兩個學校也在搞,他們總是抄我們。建國的時候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還好我們的人始終更出色一點,現在更出色。”
話說到這份上,方沂自然也要報答學校。
“這次什麼時候舉辦呢?”
“下個月。”
“老師,我可能這次沒辦法準備什麼節目了,但是可以去現場支援。”
任長虹已經是大喜過望了,“行啊……方沂,你畢業了有沒有興趣在學校留任,我現在就可以代表學校對你提出邀請。”
方沂楞了一下,“留任什麼?”
“任教唄。你來做教師,現在你只是我們央戲的校友,這還不夠。如果你想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你得培養自己的學生,至少你得掛靠在這裡。我們也不介意多一個年輕老師。”
他說,“但是有一點你要注意……”
方沂:“什麼?”
“你要去考。你的業務能力已經這麼好了,面試教授全都認識你,相信只要你那時候稍有準備,就一定能過關。所以無論如何,你得考。”
諸多前輩退下來之後都喜歡跑去當老師,當伯樂,把自己的人脈給賞識的學生用。
央戲算是做的比較慢了。京影更出格一些,長期有大量明星教師。
不過方沂對這事兒的興趣不大。他的年紀太小,如果現在去當老師,可能會過猶不及。
於是他沒有正面回答這邀請。
和央戲的自家人閒聊之後,方沂代表《情書》劇組做了場報告。中影很喜歡搞這種東西,《赤壁》、《英雄》成功之後,導演都被請來做報告。中式報告的魅力,就連吳白鴿都扛不住。
李鞍得奧斯卡後,也是被請回來做報告,李鞍做的同樣如痴如醉。
方沂的話題和他在首映禮說的類似:
“學習好萊塢,學習別人的敘事方式——那些東西不應該看做美國派、歐洲派還是蘇聯派,給它強行附上標籤。我認為那只是現代電影成熟的商業敘事,人人都可以用。”
說了一點當時沒說的。“善用點映的發行模式。”
“點映成績好的,迅速增加排片;點映成績差的,減少排片,甚至可以考慮撤檔。觀眾從電影院看到的每一部電影,都應該是經過了幾輪篩選出來的成熟電影。競爭的體系應該在上映前就開始。”
當晚,方沂藉著《情書》在海外大獲成功的東風,挾洋自重,完成他確立江湖地位的第一步:
點映從此進入到國產電影的常規武器中,任何有把握搏一搏的發行方,都可以申請,程式大大減少。
這是方沂對國產電影的貢獻。如姜紋所說,機會來到了他的身上,輪到了他來起頭。他最終也沒有辜負期望。
韓三坪、方沂、張超陽三人站在水晶球那裡,“三二一”數數後一同摁在水晶球上,那玩意兒霎時間發射出紅光,他們背後的電影院巨幕開始播放早已準備後的宣傳資料:
“點映大規模、常態化試行。”
天花板“啪”一聲飄散出綵帶,三人都被淋成綵帶人。張超陽很喜歡這種露面的場合,不斷的大笑,和方沂說:“做電影,真有趣啊,感覺到達了人生的巔峰——方沂,你什麼時候去我公司灑水,我有個朋友,我真的有個朋友……他想認識你。”
方沂則問韓三坪,“好萊塢大片要不要點映?”
“怎麼可能呢?萬一是《阿凡達》那種片子,有點映還得了?”三爺大笑。
據說好萊塢為了取得更公平的排片,長期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利益輸送,打算搞盤外招。然而,他們很快痛苦的發現,孝敬雖然全部奉上了,排片是一點也沒變,體驗了一下自有國情在此。
十億票房外加電影發行新常態的大動作,使得《情書》在官媒那裡普遍露臉。方沂透過《愛有來生》奪得影帝的時候,報紙往往以他個人職業素養的角度誇讚他,認為他未來可期。
這次直接把他羅列為“弄潮兒”,“新力量的代表人物”,這已經是很了不得的榮譽了。照片一張張貼在各式雜誌和報紙上,又從印刷線上傳下來,發放到全國各地。
柳蜜從來不喜歡看書,她喜歡玩手機。不過,在她回自己家收拾東西,打算進入《宮鎖心玉》劇組賭上一把的時候,她在報亭上看到了方沂的臉。
還有那些誇張的榮譽詞。
柳蜜下意識左右張望,發現沒有人注意到她。她半遮住臉問老闆,“拿一份雜誌,就這一份……《中國熒幕》,是的,就是方沂當封面的那一期。”
接過書之後,柳蜜忽然好奇,“你認識方沂嗎?”
老闆很奇怪的看她:“當然認識啊,有他的畫我好賣錢啊。”
“方沂那麼出名?”
柳蜜把遮住臉的手放下。
老闆覺得她有一點眼熟,但實在是不記得,反而問她,“你是年輕人嗎?現在年輕人還有不認識方沂的?”
“那你認識我嗎?”
“你是誰?”
柳蜜撇了撇嘴。把錢丟在那,拿起雜誌頭也不回,“不要找了。”
翻開雜誌,她把關於方沂的訊息全部看了一遍,又看一遍,然後開始警告自己,“差不多了,蜜蜜,你怎麼能這樣。”
雜誌被她捲成一個圓筒,放在眼眶那裡當望遠鏡用,於是看到方沂畸變的肖像畫,連笑容都變得詭異了,像是在嘲諷他沒有眼光,不認識“新力量”,“新變革”。
柳蜜又把雜誌重新攤開,她忿忿的用手指甲去剮方沂的脖子。
不過,眼看著真要把脖子剮破了,她立馬把手指甲縮回來,靜靜了看著雜誌幾秒鐘。
此時,她像是丟掉魚的貓,沒來由的惆悵。
突然,這隻貓沮喪的拿雜誌拍自己的頭,“哎呀,哎呀。真的是很煩。”
------題外話------
好萊塢的確在10年試行點映很久。到現在已經發展為多層次的體系,取代了原有的影評人體系,成為電影票房最重要的風向標。這個體系已經不僅僅用於小成本片子,我們常知道的dc和漫威大片上映前的口碑和評價,就來自於點映。他們現在的操作模式是:電影拍攝出來後,初剪一個版本,邀請愛好者來看,給評分,如果評分普遍差,就打回去重新剪輯。如果反覆幾次沒有好轉,說明電影本身有問題,為了保護自己的招牌(漫威、dc這種系列片可以忍受有平庸的,但不能忍受有大爛片,會把整個ip砸掉),會把電影撤檔,永不上映,連dvd都不發行,不作任何的回本,相當於完全認栽了。
初剪的版本透過後,才會拿出來試映,試映之後又是點映,不斷的修改。到最後正式公映的時候,往往電影已經被打磨得相當好,沒什麼雷點了。
好萊塢為什麼有資格這麼做呢?而其他的不這麼做呢?有原因,下次作者想起來了再來解釋。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