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 南印洋艦隊成立,撿漏水泥搞基建
小白菜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44 章 南印洋艦隊成立,撿漏水泥搞基建,穿越1855:開局10萬兵,小白菜寶,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藍星1866年12月1日,在福建制船廠內,巨型潛艇的製造進入了最後階段。工匠們緊張地忙碌著,最終裝備的安裝正趨近尾聲。
這艘潛艇配備了三級動力系統,全長達到105米,寬度達到8米,水下排水量高達2500噸。
陽光透過船廠的高窗灑下,為這個場景增添一抹明亮,工匠們分工協作,有的操縱吊車,將重型裝置緩緩安裝在潛艇上,有的檢查管路和電路的連線,確保一切完好無損。
最後一塊鋼鐵板被焊接上,宛如巨獸的身軀愈發完整。巨型潛艇如同一艘黑色巨龍躺在船體上,等待屬於它的時刻。
石達開親臨船廠,站在潛艇旁,凝視著這座巨大的艦艇,眼中閃爍著激動和期待,對國家工業技術的突破感到無比的驕傲。
隨著最後一個螺絲的擰緊,工匠們掌聲雷動,慶祝這艘巨型潛艇的製造完成。潛艇被緩緩移動到海岸邊旁,準備進行下一步的重要環節——下水儀式。
下水儀式的現場佈置莊嚴而隆重。紅色綢帶從船首開始向下延伸,象徵著這艘潛艇即將擁抱藍色的大海。
伴隨著嘹亮的軍樂聲,國旗在風中飄揚。
工匠們圍繞著潛艇,他們向石達開解釋著三級動力系統、強大的排水量和高速效能。
每個部分的設計與裝備都經過精心的考量,以確保潛艇在水下能夠隱形威脅敵人。
下水儀式的關鍵時刻來臨了,一個工匠在舷梯上迅速剪斷紅綢帶,象徵著潛艇自由航行的開始。
巨大的滑輪開始緩慢轉動,繩索被拉緊,潛艇慢慢滑入水中。
隨著水的湧入,潛艇逐漸浮起,波紋擴散開來。整個儀式現場爆發出歡呼聲和掌聲,工匠們興奮地擁抱在一起,感受著這艘莊嚴而威武的巨型潛艇下水的時刻。
下水之後,潛艇在湛藍的海面上安靜地漂浮著。它將成為國家海軍的力量之源,承載著保衛國家安全和維護海洋秩序的使命。
配備的8個魚雷發射管和10門火炮,它將是敵人的噩夢。
巨型潛艇下水了,面對海洋的無窮廣闊,它將成為國家榮耀的象徵,保衛國土的利劍。
沒錯,這個潛艇就是之前的提到的“鯤鵬”號,是目前最龐大、最先進的潛艇。
現在華夏領土大了,海軍也需要進一步擴軍,尤其是西邊南印洋方面的軍事力量比較薄弱,需要建立一支新的鐵甲艦隊。
藍星1867年1月1日,石達開召集了各將領和海軍專家開會,制定了組建新的鐵甲艦隊的詳細計劃,組建以“鯤鵬”號為主,“蛟龍”號和華夏護衛艦為輔的南印洋艦隊。
接著,各軍團指揮官下達了動員令,士兵們被召集到集結地點,他們身穿制服,整佇列隊,煥發出堅定的戰鬥意志。
軍港裡,各式各樣的船隻開始集結。華夏護衛艦、補給艦和潛艇等各種型別的戰艦共計200多艘,排列整齊,如同一座堅不可摧的海上堡壘。
工匠們在艦船上忙碌著,進行最後的裝備和武器安裝,他們小心翼翼地將強大的火力和裝備整合到艦船上。
莊嚴的儀式開始了,士兵們高唱軍歌,戰艦的舷梯被放下,國旗在頂端緩緩升起,顯露出國家的威嚴和力量。
指揮官發號施令,一艘又一艘戰艦離開碼頭,艦隊擺成整齊的編隊,駛向在吉城裡新建的海軍基地(馬六海峽附近)。
從空中看去,一片金屬海洋展現在眼前,艦船的光芒反射在海面上,如同一道耀眼的光束。
當年鄭哥下西洋,恐怕也沒有這個氣勢。
經過和米字國的幾場海戰後,其他列強見到華夏的艦隊都躲,南印洋艦隊就位後,華夏可以說是幾乎掌控了南印洋。
在藍星1866年12月還發生了一件大事,石達開派李鴻章去米字國低價撿漏了一項專利,這是幾十年前發明的“波特蘭水泥”,也就是矽酸鹽水泥。
這會水泥還沒有利用起來,因為它沒有跟鋼筋結合在一起,所以在這個年代,可以說是沒什麼大的用處。
藍星1867年1月,有了水泥,再往裡面加上沙石,再加點鋼筋不就是鋼筋混凝土了。
石達開開始請工人來進行實驗,建造一堵厚度為8Cm的牆。工人先將模具裡的混凝土穩定下來,再小心翼翼地安放鋼筋,當所有的鋼筋都被放置好後,工人們開始使用更多的混凝土將模具填滿。
兩天後,石達開帶著全部高層將領一起來見證這個歷史的時刻,同時,還讓人準備了一把毛瑟。
隨著工人將模具從溼潤的混凝土表面緩緩移開,眾將領目睹了一座全新的建築奇蹟。
一座巍峨而堅固的牆體矗立在眾將領面前,外觀非常平整,沒有明顯的縫隙或裂痕。
“誰來用這把毛瑟試試我建的這個牆的硬度,只要打穿了,我今晚請大家吃飯。”
“我來吧,今晚又能蹭一頓飯,普通磚頭的這個厚度,可是頂不住這一槍。”
朱衣點接過石達開手中的毛瑟,走到20米外瞄準牆體。
砰!砰!砰!
連發幾槍,子彈都被卡在牆體上,僅打進了幾厘米,牆體掉落了幾塊小碎片。
眾將領難以置信地凝視著這個由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奇蹟,被這項新技術感到震撼,他們無法想象這樣一種材料可以如此堅固,如此耐用。
“我的天,這東西用來修建防禦工事,簡直絕了。”
眾將領紛紛鼓掌。
鋼筋混凝土技術正式在華夏誕生,華夏的基建開始進入一個新時代,大量的水泥廠開始出現在各個城市。
鋼筋混凝土的使用使得建築物更加堅固和耐久,傳統的磚木結構逐漸被鋼筋混凝土建築所取代,不僅能應用於軍事,更能運用在民生方面。
華夏城市天際線不再受限於傳統的建築技術,而且,鋼筋混凝土的防火效能也比傳統建築材料更好,提高了建築的安全性。
鋼筋混凝土對華夏城市規劃產生了深遠影響,華夏的城市開始出現更高的摩天大樓、巨型橋樑和寬敞的公共建築,極大地改善了城市的面貌和功能。
城市人口也得到了更好的容納,因為高層建築節約了寶貴的土地資源。
此外,鋼筋混凝土的廣泛應用促進了華夏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它提供了一種快速、高效的建築方法,大大縮短了建築週期,提高了建築行業的效率,鋼筋混凝土的發明還推動了交通運輸和基礎設施領域的發展。
從此,華夏又邁入一個新的大基建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