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山頂盤龍柱
筆畫豐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山頂盤龍柱,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筆畫豐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氾勝之書》中,這個叫做區田法。
具體做法就是根據要種植的農作物不同,人為的把土地劃分成一塊一塊的。
根據書中記載,大概是十八丈橫分十五畦,畦與畦之間有十四條步道,寬約一尺。然後在畦上每隔半尺開一條溝,溝寬一尺,深一尺,粟禾就種在溝中。
現在趙承要做的工作就是先把預計要用來耕種的土地劃分出來,然後再按照區田法區分,最後再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農作物進行種植。
在勘察地形的過程中,趙承名正言順的在平頂山的上面逛了一大圈,除了幾條路口有人把守,不許他靠近之外,剩下的地方基本都是懸崖峭壁。
趙承越看越是心驚,這個平頂山真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別說清河縣的那點鋪兵,就算榆林府的正規官軍都調過來,也打不下這個平頂山,只能望山興嘆。
如果山上築城,那簡直就是固若金湯了。
但趙承既不是榆林府的府尹,也不是清河縣的縣令,剿匪這種事情還輪不到他來操心,為今之計,只要能安全的從這座匪窟裡面逃出去,就算是萬幸了。
如果不去參與打劫,僅僅看山頂這些人家的生活,與平常的村民也沒有什麼兩樣。
每天早晨男人們就會揹著弓箭攜帶武器下山,遇到動物就打獵,遇到落單的人就打劫,老人則在家裡修繕房屋,鞣製皮革,劈柴餵馬。
而女人則餵養雞雛,準備炊飯。
趙承注意到有一點特別的是,平頂山上只有一座糧倉,所有人從糧倉中取糧都要透過大當家的同意,從小石頭喝粥這件事情上來看,大當家對糧食的控制還是比較嚴格的。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畢竟這山上三百多口人,如果不實行公倉的話,就必然會出現有的人有飯吃,有的人沒飯吃的局面。
一旦沒飯吃,就會出現人口流失和逃亡,想必大當家為了維持這個小小的村落,也是費盡了心思。
“你們是不是經常捱餓?”趙承一邊走著,一邊問跟在身後的小石頭。
小石頭將一根樹枝插入到土裡,糾正道:“是我們。”
趙承從善如流:“我們是不是經常捱餓?”
小石頭歪頭想了想:“也不算經常,十天裡大概有四五天捱餓。”
趙承默然無語,十天要餓四五天還不算經常嗎?
“前年大旱的時候才是經常捱餓,每天就乾熬著,實在太餓了就喝點水,那時候水也不夠喝,山頂的泉子都快乾了。”
“原本山上也有種田,可惜會種地的都餓死了。”
這真是一個悲劇,會種地的餓死了,不會種地只會搶的倒是活了下來。
趙承問道:“那你們怎麼不去清河縣求助?”
小石頭將一塊半埋在土裡的石塊清了出去:“老大當家的,就是大當家他爹,去了縣裡求官老爺們救命,然後就被抓了起來,說是逃戶,按《捕亡律》是要定罪的。”
“然後老大當家就死在了牢裡,沒人再敢去縣裡求救。”
“十九哥你讀書多,逃戶被抓住了,是不是要砍頭?”
趙承想了想說道:“逃戶要受耐刑,就是城旦舂,逃奴要受笞刑,只有逃卒才會判腰斬。”
其實這三種懲罰,無論哪一種,多半是挺不過去的,城旦舂就是築城,每年城池都要進行修補,把損壞脫落的地方重新修葺好。
就算沒有城池修葺的任務,還有治壩、修路、重建景觀等,而這種活一干就是一年兩年,正常的壯勞力都受不了,何況老弱,死在城旦舂上再正常不過了。
“怪不得大當家是大當家,原來他爹以前就是大當家。”趙承說道。
小石頭搖搖頭:“不是的,因為大當家帶著十幾個人劫了獄,救了許多人出來,才當上大當家。”
“我排第十九,是不是前面十八條好漢都參與了劫獄?”趙承問道。
小石頭咧開嘴笑道:“十九哥真是厲害,一猜就中!”
趙承回頭望了望一路走來插下去的樹枝,已經排成了一條彎彎曲曲的線,大概已經有百米左右,於是轉了九十度,繼續向前走。
“你也是逃戶嗎?”趙承問小石頭。
“我不知道什麼算逃戶。”小石頭繼續跟在趙承後面插樹枝:“爹孃都死了,我活不下去,就一路乞討,想去榆林府討飯,後來在山中遇到了狼群,差點把我給吃了。”
小石頭拉起袖子,露出兩條胳膊,上面都是凹凸不平的傷疤:“十九哥你看,這兩條胳膊差點廢掉了,幸虧大當家的救了我。”
“你這根樹枝插遠了點,就到這裡結束就可以了。”
趙承停住了腳步,在他面前不遠處,是一個巨大的絞架,或者說,是一個巨大的滑輪組,整體都是鐵架鍛打成型,又如同榫卯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
鐵架兩邊有四個絞盤,絞盤的把手磨得鋥亮,顯然是經常使用。
鐵架中間的鎖鏈盤繞在鐵柱上,看得出鐵鏈很長。
小石頭看見趙承目光落在鐵架上,於是自豪的說道:“這就是盤龍柱,十九哥來的那天,就是從盤龍柱這邊上來的。”
趙承當然記得,實際上他找了一個早晨,就是想看看那天自己是怎麼從峭壁下面被拉上來的,原來這裡有一個這麼大的機構。
鐵架整體呈現一種黑紅色,顯然有些鏽跡,但卻不嚴重,絲毫不影響鐵架的效能。
“這個鐵架是你們製作的嗎?”
“你說盤龍柱?”小石頭咧開嘴笑道:“我們怎麼會造這東西,我們爬上這座山頂的時候,它就在這裡了。”
“盤龍柱,這名字倒也挺貼切。”趙承看著鐵架出神。
什麼樣的財力,要多少人工,又需要多大的場地才能造出這麼高大的鐵架,再分別運到山頂將它組裝好,而且放置鐵架的地方,一定也經過了勘測,鐵架下面的岩石,一定是非常牢固而不易鬆脫的。
最重要的是,到底是什麼人,為了什麼費這麼大力氣,在這山頂裝一組滑輪裝置。
他們有什麼目的,為什麼又荒廢了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