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朕乃中軍!
筆畫豐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朕乃中軍!,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筆畫豐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病榻之上,陳帝在太醫的幫助下,把被子塞到背後靠坐著,這樣的姿勢,能讓他坐得穩一點,並且不那麼疲倦。
幾碗參湯下肚,陳帝終於有了一些精神,儘管還不耐久坐,但他必須立刻召見幾位重要的大臣,以穩定當前的局勢。
當戚星河穿著一身鎧甲,嘩啦啦作響的直奔養心殿而來時,陳帝半張臉上嘴角微微上揚,看起來像是歪嘴一樣。
“末將,戚星河,參見陛下!”
陳帝本想伸手做一個免禮的動作,但因為頭腦仍然無法協調肢體,因此只能艱難開口。
“朕!乃……中軍。”
半跪在地的戚星河一愣,隨即抬起頭來,心中如同燃起了雄雄烈火。
朕乃中軍!是當初陳帝御駕親征,平定三王之亂時,對當時還很年輕的戚星河說過的一句話。
當時的戚星河回道:“臣為先鋒,願為陛下移山填海,伐不臣,誅無道!”
“朕乃中軍!”陳帝雙眼緊盯戚星河。
戚星河隨即反應過來,這是陳帝在問他戚星河的心。
當時面對幾乎攪亂半壁江山的三王,陳帝沒有退縮,帶著為數不多的軍隊,向龐大的三王聯軍發起了衝鋒。
在衝鋒之前,戚星河被叫到御帳,當時的陳帝就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陳帝就是在問戚星河,朕是中軍,是這支部隊的主心骨,也是全天下所有人的主心骨,所以朕不能退。
而戚星河同樣就著這句話表了態,他是先鋒,無論前面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有多少敵人,就奮勇爭先的殺就行了。
今天在這座養心殿上,坐在病榻上的陳帝再次問出了這句話,其中蘊含的意思很明顯,現在的情況與當初面對三王聯軍一樣兇險,但朕是中軍,朕不能退!
所以戚星河另一條腿也跪下,將兜鍪摘下來放在一旁:“陛下為中軍,臣為先鋒,雖身遭萬箭,不敢退也!”
咚!
一個頭重重的磕在地上。
“陛下刀鋒所向,臣必誓死攻克!”
陳帝點了點頭:“真……我大陳第一……猛將也!”
戚星河忍不住眼角有些溼潤。
在來皇宮之前,他就猜到了情勢可能不妙,當他親眼看見當年英氣勃發的陳帝已經纏綿病榻,甚至連說話都有氣無力,才知道情勢豈只不妙,簡直糟透了。
但好在陳帝還能說話,而且思維很清晰。
戚星河告退,他要為陳帝再做一次大陳第一猛將,再衝一次鋒,哪怕付出生命。
陳帝看著戚星河退出養心殿,便又對太子何琮說道:“傳左相李有道覲見。”
於是沒有多久,又一個小太監急匆匆從宮門而出,這一次沒有走角門,而是走了正門。
各位大臣佈置在皇宮門口的僕役和車伕在戚星河入宮時,就已經紛紛回家稟報訊息了。
所以這個小太監出來的時候,宮門前已經冷冷清清沒有一個人影了。
同樣用了不兩刻鐘,小太監就已經來到了左相李有道的府上,他沒有叫門,而是隨手遞出了一塊玉佩。
門子看到玉佩之後,不敢怠慢,仔細觀察後雙手奉還,然後立刻開啟了邊門,引領著小太監一路向李有道居住的問蕉園而去。
李有道正在書房中看書,表面上看不出有多急躁,但從他握書的指節微微有發白,可以看出他內心中似乎正在考慮著什麼難以決斷的事情。
“稟相爺,有宮裡的人持玉佩來見相爺。”
李有道立刻起身相迎。
那枚玉佩是陳帝賜下來的一對,後來陳帝又從他這裡取走了其中一枚,並告訴李有道:“持此玉入你府者,不得阻攔。”
小太監仍然是簡單的傳達了陳帝的口諭,要求李有道即刻覲見。
李有道此前已經接到了留在皇宮門前僕役的回報,說羽林中郎將戚星河入宮了。
戚星河是守衛皇宮的最忠實武裝力量,到了這個地步,顯然是陳帝病得極為嚴重,要準備佈置後手了。
李有道連衣服都沒有換,就穿著那身灰撲撲的侍弄花草時穿的衣服,像個農夫一樣跟著小太監往皇宮而去。
在這個時間裡,陳帝指著養心殿正面牆上那面巨大的帷幕說道:“琮兒,去把它拉開。”
太子何琮急忙跑了過去,伸手拉開帷幕,露出了後面密密麻麻上百個小抽屜。
“第三行,第七列,李有道!”
太子按照行列查詢,很快找到了貼著李有道標籤的小抽屜。
“不用拿過來,你就站在那裡把抽屜裡的東西先讀一遍再說。”
於是太子何琮就拉開抽屜,裡面有數個小小的竹筒,分別標著數字編號。
何琮拿出了寫著“一”的竹筒,拔開塞子,拿出裡面的紙條展開閱讀。
“李有道,大業五年舉子,揚州吳白府鳳昔縣人士,太宗欽點為狀元……”這一段是對李有道的描述。
太子何琮有些疑惑,這些基本資訊還需要記錄在這裡嗎?有什麼能用到的地方嗎?
當他的目光下移,再往下看的時候,頓時不淡定了。
“控鶴司司主,掌秘諜一支,查探澹臺之禍十年。”
太子何琮並不知道,當朝的左丞相手裡居然還控制著一支秘諜,居然還一直在查探三王之亂的事情。
澹臺之禍,顯然指的就是魯王澹臺宗佑,而且已經查探了十年之久,也就是說,在平定了三王之亂的四年後,左丞相李有道就在負責這件隱秘的事情。
怪不得父皇把李有道負責的幾個部大部分都剝離出去,交給林若權去管理;怪不得父皇刻意恩寵林若權而打壓李有道;怪不得第一個見戚星河,第二個要見的就是李有道。
原來,李有道才是一直被父皇信任的那個,而林若權只不過推出來掩人耳目罷了。
小小的抽屜裡,竹筒不止一支,太子把剛剛看完的竹筒又放回到抽屜裡,拿起了標記著“二”號的竹筒。
取出其中的薄紙展開,上面記錄的是李有道的親族,妻族,同鄉,甚至同學,與他同時中舉的同僚,密密麻麻記錄了一整張。
“這是李左相的關係網……”太子又再抽出了第三個竹筒中的紙卷,上面記錄的是某年某月李有道與誰私密來往,偷偷辦了什麼事情等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