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畫豐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失衡,寒門國師,開局被小媳婦撿回家,筆畫豐年,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子一見陳帝發怒,嚇得起身就跑,邊跑邊喊:“父皇是你先問我的,不是我想要說的!”

“你再敢跑一步!朕就命人打斷你的腿!”陳帝大喊。

太子也大喊:“我要是不跑,現在腿就得斷!”

兩人一追一逃,在養心殿中繞圈,陳帝跑了兩步,忽然感覺頭暈目眩,站立不穩,於是想要伸手去扶牆,結果扶了一個空,然後仰天摔倒。

太子本來還在拼命的繞圈跑,怕固然是怕的,但也不是很怕,畢竟有親孃在身後兜底,而且老師也說了:“舜之事父,小杖則受,大杖則走,非不孝也。”

然而陳帝倒地之後,太子一驚,立刻返身回來,從地上扶起陳帝:“父皇!父皇!”

站在鴿籠旁的小福子本來怕皇帝責罰太子,殃及池魚,沒料到會出現這種狀態,大驚之下反而不知所措。

太子指著小福子大喊道:“去叫太醫!”

很快,醫局的太醫們就紛紛來到了養心殿中,陳帝的症狀十分明顯,就是卒中。

如果僅僅是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口齒不清,半身不遂等症狀,一般稱為中風,而更嚴重一些的,像陳帝這般,不但不能說話,甚至連動都動不了,對外界的一切刺激都沒有反應,用一句現代話來說就是植物人了。

這是非常嚴重的疾病,在沒有特效溶栓藥的時代,基本就宣告了死亡。

太醫們只能用針灸的方法暫時維持住,不使病情惡化,但卻無力施治,因為陳帝已經失去意識,或者說已經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連服藥都做不到。

“太子,請恕老臣直言,還是儘早準備吧。”

太醫們宣告了陳帝已經處於無藥可救的地步了,太子卻不甘心,他紅著眼睛吼道:“如果父皇活不過來,我要你們統統陪葬!”

太醫們無奈只能說道:“殿下放心,臣等定會全力施救!”

說是這麼說,但其實能做的實在有限,嚴重的腦卒中,影響到了很大部分神經,吞嚥功能已經消失,如果直接從嘴巴里灌藥的話,會把病人嗆死。

而以陳帝目前的狀態,不吃飯還可能挺上七八天,但是不喝水的話,也就四五天時間。

偏偏他們還不懂得什麼叫鼻飼,即使懂得,失去了吞嚥功能的病人,匯入鼻飼管也是需要技巧的。

陳帝倒下的第二天,太子隱瞞了陳帝病倒的事情,只說聖上偶感風寒——本來四月的上京就忽冷忽熱,易感風寒,所以朝會取消。

取消朝會的事情雖然不多,但偶爾會有,所以文武大臣們並沒有多想。

遠在雲州的趙承他們自然不知道這一切,即使訊息傳來,也已經是府試結束之後了。

正在路上飛馳的蘇再興,也不知道這一切,他還在盤算著,從雲州這裡返回上京之後,該如何向聖上稟報,有哪些事情是聖上想要知道的,又有哪些是無關緊要的。

因為取消了第二天的朝會,所以右丞相林若權帶著金巧兒拜訪了李有道的府邸,李有道也擺出了隆重的儀式,正式收下了這個盛名在外的義女。

金巧兒在相府的正堂向端坐在椅上的李有道盈盈拜倒:“女兒金巧兒,拜見父親!”

李有道拈鬚微笑:“不能再叫金巧兒了,既然拜我為義父,那麼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李巧兒,姓雖改,但血脈未變,對於你的生父,其親族故舊,你仍須善待。”

“我為你改姓的原因,是你既為我女,當傳承我李姓,以使我後繼有人。”

金巧兒,不,李巧兒再次盈盈拜倒:“巧兒謝過父親教誨。”

李有道看著堂中的李巧兒,心中想著,果然林若權的眼光毒辣,這女孩的確如同一塊璞玉,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脾氣稟性,目前看來都是極佳的。

最難得的是相貌十分漂亮,即使未施粉黛,看起來也是美得驚人,如果不是面板略顯粗糙,那就真的十全十美,宛如仙子臨凡了。

李有道對於這個義女是越看越滿意,在府中擺開了筵席,準備大宴賓客三天,廣知親友。

“林兄,這一杯酒要敬你,如果不是你想著,也許就會錯失這個女兒啊。”

林若權笑道:“昨天怎麼說來著?今天才想起感謝我?”

李有道哈哈一笑,轉換了話題:“你今天來的時候,怎麼會忽然提到了西羌的事情,怎麼?莫非西邊情勢有變?”

“李兄莫要打趣了,咱們的訊息全都來自於內閣,西羌情況如何,你我所知全都一樣。”

“倒是有幾句話,想要單獨與李兄相談。”

“哦?”李有道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就起身離席,拉著林若權出門而去。

在相府一條幽靜的小路上,林若權一邊吹著微涼的風,一邊說道:“之所以說起西邊的事情,是因為有人在考慮西邊的形勢,藉此提出遷都。”

“遷都?”李有道看了看林若權:“遷都不是你提出來的嗎?”

林若權點頭道:“沒錯,是我先提出來的,但這次的提議不是我。”

雖然只是一個提議,但是由於遷都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個耗費巨大的工程,所以往往要討論數日,甚至數十日之久。

聽說提議人不是林若權,李有道就在猜測是哪個人再次提出了遷都。

要知道自從林若權提出遷都之後,當今聖上只說了一句,“若非朕守上京,只怕這片苦寒之地,早晚要丟掉。”

這句話結束了所有的爭議,讓一場曠日持久的討論畫上了一個句號。

所以時至今日,再沒有人敢提起遷都,因為有了皇帝那句話,一旦遷都之後,上京之地有失,無疑就是提議者的責任。

所以李有道把朝中有資格討論此事的大臣濾了一個遍,仍然沒能想出到底是誰這麼有膽量,再次提出了遷都。

“這個人你猜不到的。”林若權並沒有賣關子,而是直接告訴了李有道。

“提出建議的人就是白東江!”

“白東江?”李有道沒想到第一個跳出來反對遷都的人,居然有一天會想著要再提出遷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劇透紅樓,黛玉心態崩了

煙雨織輕愁

朕這一生,如履薄冰

煌未央

[西遊]農業大學生和她的畢業論文

花菇一朵

香如故

慕如初

一生遺憾終

蘇沁年

北宋詭事錄

金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