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吳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 漢王果反!,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寒夜吳歌,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京師裡有了這樣的傳聞:

漢王見宣德皇帝年輕,認為他好欺負,便有了謀反的心思!

漢王的護衛在樂安日夜操練,氣勢洶洶,漢王也多次口出狂言,說皇位上不過一個“黃口孺子”,根本不懂治國!

這樣的訊息,浩浩蕩蕩,弄得朝野盡知!

就連京師百姓,茶餘飯後竟然都開始聊上幾句:

“聽說了嘛,樂安的漢王爺,有不軌的心思!”

“不會又要打戰吧,這才太平二十年啊……”

“不可能吧,朝廷有百萬大軍,漢王在小小樂安,怎麼可能對抗朝廷……”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漢王爺是當年太宗皇帝手下第一大將,傳說力能扛鼎,有萬夫不當之勇,能夠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就如同那張翼德,那開平王一般。這要是打起來,誰是他對手?”

“陳國公是靖平王之後,怎會懼他!”

“靖平王要是活著,漢王自然不是對手,但是現在是他的兒子!諸葛將軍(諸葛瞻)還不是敗在鄧太尉(鄧艾)之手!我看這漢王啊,就是鄧太尉……”

幾人說著說著,開始面紅耳赤:

“陳國公文韜武略,更強!”

“漢王一杆長槍打遍天下無敵手,他更強!”

……

一時間眾說紛紜。

有文臣在議論,說這漢王早就已經有不臣之心了,這些年雖然在樂安,但是依然對皇位虎視眈眈,有著極強的野心,應該儘早除去,仁宗就是太仁慈了,讓他苟活到今日。

也有勳貴在私下裡說,這是文臣們的陰謀。因為宣德皇帝設立了內書堂,欲要扶持宦官力量結合勳貴壓倒文官,於是他們乾脆放出漢王謀反的假訊息,這是在給宣德皇帝施壓。

無數的說法在坊間流傳了開來,也無法判斷這些流言的源頭來自哪裡,一個莫名出現的市井小販?一個不知道哪裡來的八卦老人?還是似乎很瞭解大內訊息的小宦官?沒有人知道。而真相,卻在流言中被隱藏。

反正,隨著流言愈演愈烈,京師,以及許多大城市裡,上到官員,下到白丁,都知道了漢王要謀反。

亂臣賊子自是被人所不齒的,所以在人們的心中,漢王爺的形象逐漸變成了一個曹操式的“白臉奸臣”。

不過,這終究只是傳聞。

直到那一天。

朱瞻基剛剛宣佈上朝,陳國公嚴鏗便大踏步邁出了臣子們的序列,站在了大殿的正中。

頓時,一雙雙好奇的目光投向了他。

作為朝廷中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他的一舉一動自然是備受關注的。

然而嚴鏗的下一句話,卻令所有朝臣都張大了嘴巴:

“稟陛下,漢王於昨夜遣使來信,意圖策反臣為內應,欲要謀反!”

不得眾人緩過神來,他接著從懷裡掏出了一份信件呈上去:

“此乃漢王予臣之信,上有漢王之印璽,臣以為應當不是假冒。既如此,則漢王隨時都有可能起兵作亂,為禍一方!”

“臣請陛下,速速發兵征討,以平漢藩之亂!”

漢王,真的反了!

朝臣被震驚了,這畢竟是謀反大事!但是他們隨即又覺得有些理所當然:漢王要造反的事情,在京師裡已經傳了好幾個月了,甚至有人還覺得奇怪——

你怎麼才反?

朱瞻基的臉上,恰當好處地出現了些許的驚訝神色,但是很快便恢復了平靜,臉上顯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他的口中,淡淡地吐出一句話:

“漢王果反!”

“昔日其在京中為非作歹,更欲奪先皇之位,朕便看出此人心術不正,非是良臣。近些時間東廠屢有密報,言道漢王於封地有不法事,然朕念及叔侄之情,遂暫不處置,亦期盼其迷途知返。”

“不想,竟有今日之事!不過,漢王畢竟是朕的叔叔……”

朱瞻基的臉上顯現出了遲疑與不忍的神色:

“朕……還是想先修書一封,勸道其一番,漢王畢竟還沒有公然謀反,雖有此心,然無此跡,若是能不用刀兵而平此禍,自是最好,血脈親情,朕也是在不願割捨。”

楊榮卻是立刻站出來勸說:

“陛下萬不可有此仁善之心!”

“漢王今日意圖策反陳國公,可見其已是利慾薰心!陛下勸導之信一發,若是漢王依然執迷不悟,則無異於提醒漢王,恐怕反而要釀成大禍!

“若是讓他反叛,又不知道有多少州府要遭到蹂躪,好不容易得到一夕安寧的天下百姓又要遭到荼毒,如此危急存亡之時,陛下切不可猶豫,當斷則斷!”

“請陛下立刻發兵,征討漢藩!”

嚴鏗的聲音緊接著他響了起來:

“臣亦持此見。還請陛下速速發兵!”

“還請陛下速速發兵!”

見一個陛下的心腹,一個國公站出來了,剩下的臣子們交換了一個眼神,當即便有許多人出列,向朱瞻基奏道。

一時間,群臣勸諫,倒好像是要逼著朱瞻基討伐朱高煦一般。

朱瞻基見此情景,也只能苦笑:

“罷罷罷,爾等所說也有道理。朕不能以一家一姓之親情,凌於百姓之上。既如此,便令京師各部準備作戰。”

“朕要御駕親征,擒漢王歸朝!”

……

樂安雖小,但朱高煦在這裡當一個土皇帝,倒也逍遙自在。

這些年,他也是老老實實的。

不是沒有不甘心,而是已經認清了現實。

朱高煦不僅殘暴,在《明史》之中,還記載了他陰險狡詐。

這是一個有小聰明的人。

他看得清大勢。

在皇帝沒有大的失誤的情況下,藩王作亂想要成功,那幾乎不可能,尤其是在永樂遷都之後,困難更大了。

永樂皇帝的心思,同樣作為一名優秀將領的朱高煦,怎麼會看不出來?當年朱棣能夠成功,也是因為北地遠離統治中樞,現在他就在山東,北京的邊上,真要打,三大營不用半個月就能把他給碾碎。

而無論是他的大哥,還是他的大侄子,也都遠遠強於當年的建文帝,他已經是沒有機會了的。

朱高煦都認命了,在樂安安安穩穩地過自己的小日子。

所以當朱瞻基盡起大軍前來征討他的時候,他是一臉懵逼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靖康之鐵血柔情

不畏艱難

覆海賊王

宿霧島嶼遙香

帶球跑後被魔尊和仙尊同時通緝了

稚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