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0章 建港寶島,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引火松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龍江船廠如今大多船隻都被張赫、鐵鉉駛去,現下能使用的,唯有寶船一隻,福船三隻而已。不過幸賴這些年海運生意日益昌盛繁榮,連帶著造船業也一併水漲船高的興盛起來。短短數年時間,許多造船廠已經如雨後春筍一般在沿海各地冒了出來。

從這些船廠之中,朱肅很順利的徵集到了十來艘中等大小的商船,這些商船雖不及寶船和福船高大堅固,單靠船身就能在大海上橫衝直撞所向披靡,但用作運兵,卻是十分足夠了。

更兼寶源局中,由於東瀛島的各色礦產與豐富硫磺礦的開發,大明的火炮、火藥產量都有了質的飛躍,把火炮往這些商船上頭一裝,朱肅敢肯定,光是這些裝備了大口徑船炮的商船,也足夠在這個時代裡縱橫四海了。

於是,在一個惠風和暢的良辰吉日裡,船隊在杭州誓師出征,除卻約二十餘艘威風凜凜的大明水師戰船,尚有諸多大大小小的商賈商船尾隨其後。百來艘船齊刷刷的打著大明團龍旗離港遠去,那氣勢倒也頗教人心折。

“五叔,咱們先往何處去?”站在船頭,感受著海風吹拂,看著眼前這天高海闊的景象,便連自覺是被趕鴨子上架的李景隆,此時也覺得風高氣爽,心胸為之一寬。轉頭看見朱肅還在甲板上的涼棚內觀瞧著海圖,他便躍躍欲試的轉頭去問。

“還能往何處?先向南行,至泉州港再做打算。”朱肅道。這一次有一部分隨徵的軍戶來自閩粵之地,尚未登船,需要等到船隊到達泉州、廣州,再讓他們登船隨徵。不過朱肅此時心中想的卻不是如何接到這兩地將士的事。他若有所思的看著輿圖上的一個地方,問道:“這大琉球之地,如今是何人駐紮?”

“大琉球?”李景隆聞聲湊了過來。“哦,此地大都是一些土著部族居住,先時到也有倭寇欲在此處駐紮,不過這一處的土著十分勇悍,那些倭人難以立足,是以如今島上還是以土著為主。”

“倒是有耳聞過島上最大的部落之名,據說是叫做大……哦,大肚!”

如今所說的這個大琉球,就是後世的寶島臺灣。所謂小琉球,指的則是琉球群島上的三山王國。顯然李景隆為了這次出海做了不少的功課,繼續為朱肅解釋道:“這大肚部落聚居於大琉球西面的海邊,以漁獵為生,偶爾倒是也有閩地的海民商賈和他們有所往來。不過其族十分閉塞排外,也不對我大明朝貢。彼族自給自足,也不看重貿易……”

“除卻這大肚,這島上可還有其他部族?”朱肅問道。

“那自然是有的。”李景隆道。“大琉球土地也算廣袤,除大肚部落之外,林林總總還有許多的小部落林立。便是無人居住的荒地也有許多,五叔想取這大琉球麼?”

此島後世被稱為寶島,物產資源豐富,又有許多的天然港口。且隨著大明海貿發展,此地日後必然將成為亞洲海運之樞紐,且又在大明本土左近,自然應該取之。

“昔年三國之時,東吳孫權便曾派兵屯住經營此島。只是後來五胡亂華,子孫不孝,這才得而復失。我大明既然立志開疆拓土,這個地界又怎能不顧?”朱肅道。“我等先兵分兩路,本王自去泉州取閩兵與粵兵,你先往大肚一行,尋一處地方建個港口、留三百人駐紮,務要在風信到來之前,來泉州與我匯合。”

“這……五叔是要我獨領一軍?”李景隆一愣,霎時便有些畏縮之意。“侄兒實在沒有領軍的才幹,這……”

“男子漢大丈夫,怎的就婆婆媽媽的。”朱肅皺起了眉,不耐道。“左右不過是一些土著,且又沒教你去何人廝殺。”

“你不是說那島上有許多無人居住的荒地麼?就尋那些空地修個港口,又有什麼打緊?有水泥在,十天半個月便能修出一圈城壘來。”

“莫要囉嗦,我撥伱幾艘船隻……你且快去快回。”

於是朱肅乾脆撥了十艘裝備了船炮的商船給李景隆,打發他去大琉球島上建設港口。隨行的商賈有願意在這處港口投資的,自帶著自家的物資跟著李景隆去了。

李景隆這還是第一次正兒八經的獨領一軍,自離了朱肅開始,行事就頗有些草木皆兵的意味,好在他終究還是有些武勳將門的底子,一路行軍調配,倒是並沒有出現什麼差漏。很快他就到達了大琉球島北部的地方。循著朱肅在輿圖上畫出來的方位,李景隆果然發現,這地方里頭果然是一處十分廣袤、適宜居住的平原,非但臨海,還有河流途徑,乃是一處天然的優良港口和避風口岸。

此地正是日後臺灣的省治之所臺北,或許因為此時左近的部族皆是居住在山裡的高山部族的關係,此時這諾大的臺北平原,竟還是一處未曾被人類開發的處女地。見了這樣一塊寶地,李景隆兼那些同來的商賈們都是大喜,立刻開始將早已備好的各種基建材料卸下船來,開始在此地興建港口。

此地距離大琉球西面尚遠,應該是不會惹到那所謂的大肚部族,不過李景隆心中仍是惴惴,只求早些將這防護用的城牆壘好,也好多一些安全感。

不過怕什麼總歸就會來什麼,他們登陸方才僅有一週,水泥修築的港口城牆都尚未圍攏,李景隆就收到了探馬斥候們探得的關於土著們的情報與訊息:“小公爺,東邊的高山上,發現大琉球本地的山中部族的隊伍。”

“敵眾幾何?可帶了武器?我們的人可有傷亡嗎?”李景隆有些慌張的問道。

“約莫百餘人眾,倒是帶了一些弓箭刀槍之類……不過他們只是威嚇我等不準上山,倒沒有弟兄們因此傷亡。”那斥候稟報道。

“小公爺,不過百餘人……看來只是一處小部落而已。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有商人建議道。

李景隆思慮良久,終是搖了搖頭。“彼未露敵意,我大明乃禮儀之邦,又非強盜之屬。”

“……待我想想,想想……”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從金陵保衛戰開始

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