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9章 攻擊京都,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引火松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朱肅與後龜山倭王的條約,此戰之中,但凡大明所攻陷的北朝土地,儘可算作大明的租界。故而藍玉擊退了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之後,並沒有選擇直撲幕府的大本營平安京,而是開始掃蕩四周,在倭國最為繁華的中部地區,大肆為大明瀛洲宣慰司“圈地”。

也因為足利義滿聽信了道衍“首戰即決戰”的策略,倭國中部大部分的大名兵力,早已經被足利義滿給抽調一空。這倭國最為精華的腹地,竟如同毫無防備一般。藍玉遣軍四下攻佔,如虎入羊群,壓根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明軍四下抓捕倭人武士,但凡倭人武士願意自承祖先為華夏者,可免受刑罰,但需要舉家遷出原藉。而不願納入瀛洲宣慰司的,則全部打包發配佐渡島上,交給張赫當苦力挖礦。藍玉打著的旗號正是“助倭王肅清叛逆”。畢竟北朝這些人可都是幕府將軍麾下,大明拿著倭國南朝的大義說他們是叛逆,也算名正言順。

這樣看來,南朝的武士與大名們,倒是比北朝要幸運的多了。至少他們還能夠選擇是投靠後龜山朝廷繼續苟延殘喘,還是投靠大明當大明的狗。而北朝的這些人,就只有乖乖丟下地位投降並接受遷徙,或者被大明押去挖礦這兩條路。

不論是哪條,都能讓這些大名難受不已。

但大明天威正盛,幕府將軍都無法抵抗,他們亦毫無辦法。有些腦袋靈活的大名就想到了第三條路:既然藍玉這邊不接受投靠,那就乾脆投靠藤原的這支瀛洲宣慰司的軍隊好了。

藍玉那邊實在是打不過,藤原這邊又打著大明的名頭不敢打,那乾脆就加入其中,這十分合理。

於是,本來出奈良時只有區區一萬人的藤原軍,一路上竟然如滾雪球一般,極速的滾到了六萬人。每到一處駐紮下來的時候,隨軍監軍的高啟都要親自主持新來的大名,進行“認祖歸宗”的儀式。

明明是一支正在執行進攻任務的軍隊,一路上卻始終香霧繚繞,法事不絕。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個寺廟的和尚集體團建呢。

倒也是一大奇景。

不過無論如何,最終,這一支由歸化倭人所組成的瀛洲宣慰司軍隊,終究還是到達了平安京城下。作為倭國的京都與幕府的大本營,平安京牆高池深,十分難以攻克。但對於這一戰藤原等歸化倭人卻是信心滿滿,全軍上下戰意高昂,就連那些從北朝歸化來的大名們亦不例外。

大名們奮勇請戰,個個爭先。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但凡變節者,總希望自己的舊主能死的透徹,這樣才能彰顯自己如今的忠誠,掩蓋昔日的不堪。大明末年那些投降韃清的漢軍,也多是如此心態:為大明徵戰時有氣無力,一投靠韃清之後卻個個悍不畏死,唯恐為韃子所疑。如今這些倭國大名亦是如此,兩軍在平安京下屢次交鋒,幕府一方的守軍節節敗退,終於,平安京被這一支倭人軍隊給圍困的水洩不通,眼看就要陷落了。

六月十一日,大明瀛洲宣慰司宣慰使、吳王朱肅協同倭奴國國王,後龜山天皇親自來到平安京城下督戰。朱肅騎在高頭大馬之上,以鞭直指平安京城頭,笑著對倭王道:“倭王勿憂,你國既請託我大明平亂,我大明自然說到做到,不日便送倭王你還於舊都。”

“城中那些反逆之賊,我大明亦會幫你倭國料理清楚。破城之後,幕府所立的所謂‘後小松天皇’一族,以及幕府將軍足利一族,奉倭王之意,定然教其一個不留!”

“這……”後龜山倭王聞言驚愕,自己何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戰戰兢兢的開言道:“吳王殿下明鑑,那後小松天皇一家,亦是小王的骨肉苗裔。”

“足利一族倒也罷了,怎麼連後小松天皇也……”

“倭王說笑了!”誰料朱肅把臉一板,義正嚴辭道:“此賊詐稱天皇,已屬叛逆。若不將逆賊一族正法,日後如何警示倭國後人?”

“倭王心性仁慈,此時卻不可有婦人之仁。否則倭國禍亂,明日將復發矣!”

開玩笑,自己好不容易拿捏住了這倭國南朝一支的國王,怎麼會放任倭國的北朝一支繼續活在這個世上?要知道,北朝的天皇一脈可比南朝的丁口要多得多。要是不一次性斬草除根,日後難免就要成為大明的阻礙。

天皇萬世一系,在倭國威望非同凡響。要不是還需要後龜山這個門面來羈縻倭國反動勢力,朱肅都打算給天皇一系直接製造一個斷子絕孫。

留一個“後龜山倭王”都嫌太多,又怎麼可能再留下一個“後小松倭王”?

後龜山倭王心中悽苦,還明日將復發矣……如今瀛洲宣慰司日益壯大,倭國豈還會有明日?不過他本是貪生怕死的懦弱性子,要不也不會被懷良選作傀儡候補。雖心底不忿,卻也不敢明言。

見這位大明皇子臉上已現不快,趕緊惶恐改口:“殿下說的是,說的是。”

“小王多謝殿下教誨。倭國諸事,日後就多賴大明綢繆……”

他手下連一個可用之人也無,不依靠大明,又能如何?

朱肅點點頭,不再去理會這位傀儡倭王。用倭國南朝倭王的名義攻殺北朝,日後即使這事傳揚了出去,周邊諸國也只會認為是倭國內亂。大明還想繼續鯨吞高麗、安南,就必須保持自己超然物外的外交形象。

至於明軍加入戰局,那也是倭國人請我們來的,可不是我們主動要上前參和!

大明吳王與後龜山倭王的旗幟同時飄揚,見有這位皇子殿下督陣,那些剛歸化的倭人大名很明顯比平日更賣力了許多。堅固的平安京城門在他們的猛攻之下,似已搖搖欲墜。藤原靠過來稟奏道:“殿下一來,這座平安京就要陷落了。”

“殿下果然文成武德,臣欽佩萬分!”

“不用拍本王的馬屁。你已經是大明官員,非番邦之人了。當有我大國的自傲之氣,不可如此阿諛他人。”朱肅拍了拍藤原的肩膀。“這是你和那些歸化大名用命之故,不用把功勞安在本王的頭上。”

“等本王回朝,便向父皇為你等請功。我瀛洲宣慰司,還需靠你等襄助經營。”

藤原腰背一直,動容道:“臣必不負殿下所望。”

朱肅點點頭,目光轉向即將被攻破的平安京城門,心裡想的卻是如今城破已經是板上釘釘,怎麼也沒見那幕府將軍出面想辦法拼死一搏。

鹹魚被抓上岸的時候,都知道先蹦躂蹦躂呢。大名鼎鼎的足利幕府就這麼認命了?按倭人那一向的瘋狂勁兒,竟沒有想著掙扎一撥?

攻城用的都是歸化倭人,自己帶來的這五千將士,還沒見過血呢。

就在這麼想的時候,卻發現搖搖欲墜的平安京城門竟突然自行開啟,一支精銳武士組成的隊伍,一面高聲吼叫著,一面用自殺式衝鋒的氣勢,從城裡衝了出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從金陵保衛戰開始

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