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
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4章 幕府中的黑衣僧,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引火松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堺港一戰,一萬餘倭軍四散,所引發的餘波,還要更超過朱肅的預料。
倭國但凡用兵,除了武士老爺們外,向來有徵兆大量農民為“足輕”的傳統。這些人大都沒有自己的土地,平日裡在土地裡刨食,打仗的時候則在各處被武士老爺們作為壯丁。楠木則虎與大量的武士老爺們死於堺港城下,這些人失了組織,第一反應自然是趕緊逃難回老家之中。
隨著他們的逃散,明軍如何強大的訊息,也以極快的速度,被添油加醋的擴散到了南朝統治範圍內的各個角落。一時之間,諸多武士大名們盡皆戰慄:幾日之內蓋起堅城,還有那個神秘的冒著火的,有著火山噴發一般的聲勢的武器,這樣的明軍,南朝又有哪位大名能夠匹敵?
而且這些明軍……是被天皇陛下請來的?
一時之間,懷良親王與麾下的大名們,開始貌合神離:懷良親王已經失去了楠木則虎這個死忠,等同於斷了一臂。這個時候再和此人站在一起,與天皇作對,誰知道未來會有怎樣的下場?
甚至有大明對長慶天皇,以及與大明親近的公卿藤原家秘密送上了降書。長慶天皇本來已經是一條砧板上的鯰魚,經此一役之後,竟然又有了死灰復燃之勢。這讓懷良親王氣的七竅生煙,幾天之內,已經虐殺了三名小姓(在倭國指侍童)。
“親王殿下,明國人的‘國崩’雖然厲害,但終究還是隻有五千人。”懷良手下的家老,為其出謀劃策道。
他口中的“國崩”,指的就是大明的“虎蹲炮”。要不怎麼說倭國人多少都有些中二的潛質呢?虎蹲炮的威力經過了這幾日間的以訛傳訛,本就可怕的威力被進一步的加以誇大,認為其威力足以使“一國崩毀”,故名國崩。
“而且那‘國崩’一定也有弱點,或許只能用於防禦,無法離開城牆。要不然這幾日時間裡,明國人早就包圍殿下的居城了。”
聽到自己的居城可能被“國崩”包圍,饒是隻是假設,還是將懷良親王給嚇出了一身的冷汗。他趕緊坐直了身子,將身下正默默流淚的第四任小姓給踢到了一邊。“說,繼續說下去。”
“哈依。”小姓抱著衣服抹著淚離開了,家老則跪坐著往前挪了幾步。“殿下不如,尋求北朝幕府將軍的幫助……北朝的兵力遠勝於我們南朝,就算有了國崩的明國人能以一當十,但這大和國終究不是大明,人生地不熟,又遠渡重洋、後勤乏力,他們絕不會是幕府將軍的敵手。”
“親王殿下始終希望南北兩朝可以安泰的合併,若是殿下您有困難,幕府將軍想必也不會坐視不理。”
“畢竟,要是讓長慶天皇陛下重新掌權,幕府這數十年來的付出,或許就要功虧一簣了呢。”
“……好法子!”一邊聽著,懷良的眼睛一面亮了起來。尋求幕府的幫助,無疑是破局的最好辦法!
只要幕府願意站在自己這邊,那些暫時倒向懷良的牆頭草大名,必定也會掂量掂量。
畢竟大明再強,那也始終是外面的力量。他們要是隻是倭國能俯首稱臣,等達到了目的,明軍就會退去。
他們現在連大元都還沒徹底擊敗,明國國內也是百廢待興。難道這些明國人,還能有吞下倭國的胃口不成?
“快,給我紙筆!”懷良親王急忙道。“我要馬上寫信,上書給京都的足利將軍!”
……
懷良的書信,很快送到了平安京的足利室町幕府之中。收到了信件之後,現任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家老、譜代、守護等各階家臣,展開了議論。
“明國皇帝的第五個兒子,大明的吳王朱肅,響應南朝長慶天皇的號召,登陸了吉野。”足利義滿虎背熊腰,面貌狠辣,其身形在倭人之中,可稱得上是猛將巨漢。他一身由明國綢緞縫製而成的常服,頸上腕上,卻都懸著由上好檀木所製成的佛珠。他自幼便喜禮佛,此時手中的佛珠也是在一刻不停的轉動。只是腰間的那把造下累累殺孽的祖傳名刀“大典太光世”,以及他自身眼中流露出的冷漠與陰毒,卻又和佛門格格不入。
左手持念珠,右手揮太刀。這個時代的倭國武士們,大抵都是如此。
“南朝懷良親王希望我們能夠動兵,牽制住這支大明的軍隊,諸君,你們怎麼看?”
“將軍大人,明國人膽敢協助南朝,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幕府的厲害!”有武士立即道。
“不可!來人是大明的皇子,要是傷了他,激怒了大明的皇帝怎麼辦?”有家老反對道。“依我看,應該徐徐圖之!”
“大明又怎麼樣?”有武士不滿道。“我們有神風庇佑,我幕府天下無敵!”
“神風已經庇佑了我們兩次,難道還次次都會庇佑我們嗎?”又有人大聲駁斥道。“大明已經驅逐了大元,絕對不能輕視。誰知道他會不會是下一個大唐?”
一群家臣爭吵起來,久久不能決斷,足利義滿心煩意亂。其實北朝現在也沒有多好過,南朝內亂,北朝卻也有自己的國情。幕府終究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統合大名,就像春秋戰國的周王室與各路諸侯一般,面對這些實力強勁的大名,雖然足利義滿是幕府將軍,也沒有太高的約束力。
現如今,幕府麾下的大名就已經分成了兩派互相攻伐。現在兩方明顯已經上頭,等他們爭出個結果來,還不知道會爭論到猴年馬月。
於是足利義滿乾脆直接扭過頭,看向那個正隱在牆角陰影處,始終閉目打坐唸經的,身穿黑色僧袍的高大和尚:“道衍大師,您可有高見?”
那個正在打坐唸經的身形一頓,隨即緩緩睜開了眼睛。這麼高大的和尚很明顯不是倭人,他的眼神極為犀利,在黑暗之中,彷彿名刀的反光一般,讓屋子裡幕府的諸多大名家臣們都不自覺安靜了下來。只聽這位叫做道衍的和尚慢慢宣了一個佛號,隨即用十分流利的倭語道:“阿彌陀佛,將軍大人,貧僧確實有一拙見,各位且試聽之。”
“大師有辦法?”足利義滿面上一喜,坐姿也不禁放鬆了許多。“您想到的計謀,一定是極為高超的謀略,快說與本將軍聽聽!”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