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原初之儒
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5章 原初之儒,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引火松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真儒,偽儒……”見方孝孺如痴如醉,朱肅亦是若有所思。這個說法倒是不錯,可以將文人隊伍劃分的涇渭分明。
朱肅已經在考慮,是否要將這兩個詞語傳諸天下,以引起文人自相攻伐了。
既然能夠成功說服方孝孺,朱肅便立刻著人擺駕入宮。這樣做到底成還是不成,還得請示過老朱的意思。
及至宮門已是午時,老朱難得空出了些許閒暇,正與馬皇后、太子朱標一起,陪伴皇孫朱雄英,在御花園涼亭之中玩耍。
“這麼說,五弟是想要恢復孔夫子時原初之儒學,以儒攻儒,解開理學對於思想的禁錮?”朱標皺眉思索著。“孔子乃是儒門至聖,復其舊制,確實更容易讓天下儒生接受。”
“只是如此一來,豈不是一切從頭?最初的儒學思想畢竟貧乏,幾十上百年以後,如何能保證不會有其他儒生,仍舊在這些舊紙堆之中尋章摘句,鼓搗出新的禍國殃民的儒學來?”
朱肅點頭:“大哥所言甚是,故而我等宣揚原初儒學,並非只是照舊本宣科而已。”
“宣揚的同時,還應該為其劃出底線,一曰‘經世致用’,二曰‘明儒見性’。”
“所謂‘經世致用’,其本意,便是儒學思想必須該有其現實意義。需關注現實、直面矛盾,絕不生搬硬套,反對那些所謂的‘理’‘氣’等等的空虛之學。”
“而‘明儒見性’,則是要杜絕斷章取義、生搬硬套。如‘子路問政’,那便是在說‘問政’之事,不可掰扯到德行、操守、天地、理氣。從實際出發,明晰夫子因材施教之心,不可生搬硬套表面的方法,而要探尋、洞徹夫子為何這般說的初心,做到‘非僅觀其行,而該見其性’。”
朱標沉吟一番,隨後猛的擊節稱讚:“妙啊!好一個經世致用,明儒見性!”
“如此一來,儒學方能算是真正的萬世不易。一但有去實務虛、墨守成規者,都不可算是儒學了!”
“是。”朱肅點頭微笑。“另外可以將科學之法,與儒學並行。科學武裝雙手、儒學武裝思想。科學邏輯縝密,也可以讓人腳踏實地,少想那些虛無縹緲之事。而且,只有內在和外在兼修,方能成就真正的萬世不易的華夏。”
“肅兒說的在理。”尋常很少在議事中發表意見、抱著朱雄英的馬皇后也說話了。他對朱標道:“娘沒讀過多少書,卻也知道,這科學是真正能夠惠及百姓的好學問。不說別的,就說那羊毛。誰能想到,羊毛用藥水漂洗一番紡成線,織出來的衣服竟比棉衣還要暖和?”
“那些儒生總一副什麼都知曉的模樣,我看他們就琢磨不出這樣的道理來。思想和雙手,這話說的多好?我看那大宋朝,就是因為自己砍去了雙手,思想又弄的歪了,才會變得那般窩囊。最後被異族入寇,把整個華夏江山都送了出去。”
自從知道了崇禎之死以後,向來賢良淑德的馬皇后,也難得的對文官們有了三分敵視起來。而且她素來蕙質蘭心,對於科學這種能夠真正惠及於民的學問,向來是不遺餘力去支援的。
“老五的意思咱明白了。”見一直沉吟著的老朱發話了。朱肅等人便都安靜了下來。“不過咱還有兩點疑惑。”
“第一,要儒學回溯到孔夫子的初心,那是不是連三綱五常、天人感應之類,也不該存在了?”
“還有其二。咱想要的,是那些文官不再只盯著和皇帝內鬥,要轉移他們‘想和皇帝共天下’的目標。”
“這一點,咱似乎沒看出來如何轉移啊?”
老朱直視著朱肅說道。
作為帝王,老朱在意的並不是儒學的傳承能不能為人接受,甚至他壓根不關心其究竟有什麼樣的內容。
他所在意的,始終是這樣的學說,能否成為大明的助力,佐證大明統治的正當性,會不會成為日後皇權的阻礙。
“您老明鑑萬里。可算有人問到核心了。”朱肅先笑著送上一記馬屁,把老朱、朱標、馬皇后三人都逗得笑了。
在老朱“少甩貧嘴”的笑罵催促下,朱肅這才道:“其實您這兩點疑惑,已經都在我剛剛所說的‘明儒見性’裡頭。所謂明儒見性,就是穿透表象看本質,明白孔夫子到底是想要教導人們什麼。”
“大哥,您博覽群書,您來說,孔夫子周遊列國,創出儒家學說,這般不遺餘力,那麼他的根本目標,究竟是什麼?”
“根本目標?”朱標略微一怔。在老朱、馬皇后的注視下,他略一思索,方道:“孔夫子畢生所求,無非是‘興復周禮’四個字。莫非五弟你所指的,便是周禮?”
“大哥說的對,也不對。‘周禮’依舊只是一種表達的手段,孔夫子想要實現的,是在‘周禮’背後的那一個有禮、有序、強盛、富饒的華夏!”
“三綱五常,天人感應。看似加強皇權,實則虛無縹緲,早沒了震懾之力。天變本是自然現象,可宋時士大夫每逢天變,動輒群聚上書,以上天之名駁斥君父政策條陳,保全己身利益。”
“這般綱常,究竟是在加強皇權,還是削弱皇權?”
朱肅此言說出,老朱若有所思。建國之始,他便想推行理學,看重的,其實就是理學講求存天理滅人慾、三綱五常,是為帝王家鉗制官員、將社會維持原狀。
然而知道了日後大明的情況,他已經徹底明白了光靠推行理學,根本鉗制不了百官。畢竟所謂的大儒學者與文官們系出同門,又有幾個會真正的去信所謂的上天之子,三綱五常?
想要用他們的學問去鉗制儒家官員,那就是讓他們自己管自己了。順便還給他們遞了一把刀子,一把能夠捅向皇權的刀子。
看正德帝和崇禎帝等等,就知道皇帝要在文官的手上,受多大的委屈了。
“父皇您起於微末,驅逐韃虜,得國之正天下無出其右。之所以稱帝,非因三綱五常,而是因順應民心也。真要按所謂的君為臣綱,昔日您還是大元的臣民。算起來,豈不成了亂臣賊子?”朱肅道。
“想用這套說法,壓服賊徒亂匪,本就站不住腳。”
“既然如此,不如換一種更加站得住腳的說法,‘尊王攘夷’!”朱肅說道。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