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
引火松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8章 老朱的朝堂博弈,大明:開局攤牌穿越者,老朱懵了,引火松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言一出,文官之中更是肅靜。但與先前的沉默不同,這種安靜,更像是一種預設與反抗。
朱肅身邊,朱樉、朱棣兩人氣的臉色通紅,此行絕大多數功勞,都要算在自己這位五弟的頭上,此事他們兄弟兩心知肚明。
若說老五有什麼五大罪,他們又該如何自處?
就連朱標也是一臉怒色,自家五弟立下大功,襄助朝廷,降服了納哈出這個心腹大患。千般推就不願讓朝廷褒揚其功,也就罷了。如今竟空口白牙,欲要加罪?
“一派胡言!”然而老朱已經是怒喝出聲。“你莫非以為咱是紙糊泥捏的不成?當著咱的面,就敢這般顛倒黑白、胡說八道?”
“生擒納哈出的功勞,在你嘴裡,都變成了微功?”
不等楊訓文辯駁,老朱已經袍袖一揮:“來啊!”
“將這老倌兒帶下去!在詔獄裡先關上幾天!等他不再老糊塗了,咱再決定如何處置!”
二虎高聲應是,被打斷的楊訓文一臉懵然。陛下你怎麼不按劇情走啊?
正常情況下,不是應該先問問是哪“五大罪”嗎?
只能說,這些文官低估了老朱的心性之堅。他若是想做一件事,即便前頭是刀山油鍋,那也是要去做的。
楊訓文試圖用這種說客式的“大言恫嚇”的方法,來對付老朱,只能說,完完全全是使錯了人。
洪武大帝才不管你什麼三大罪五大罪。敢在咱面前抖這份機靈,你就有千罪萬罪!
眼看楊訓文就要被押了下去,文官隊伍中,有人開始流露出焦急之態。但是老朱積威甚深,一時之間,竟也沒有人想到足夠正當的理由出來勸止。
楊訓文亦是不及搶言,就被二虎帶著侍衛們捂住了口鼻,直接給拖了出去。
“且慢!”
方拖到殿口,終於有人驟然開聲,眾皆大喜,正想看看是哪位高賢仗義執言。
循聲望去,發現開口的不是別人,竟正是方才處於方訓文攻訐中心的皇五子,朱肅!
見是五皇子出言,二虎也不敢怠慢,就在殿門口停了下來。朱肅且看了楊訓文一眼,而後回過頭,對著御座之上的老朱躬身道:
“父皇,楊大人說我有五大罪狀。孩兒還真是好奇。”
“許是孩兒此次出行,當真有什麼做的不妥當之處,也未可知。為何不讓楊大人將這罪狀一一說得明瞭?”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若是真有其事,孩兒還需拜謝楊大人指正之德呢!”
事到如今,朱肅也算是回過味兒來了。
楊訓文和文官們這般不願意,想來,問題是出在老朱讓自己擔當的這個位置,“國子監祭酒”的身上。
大明初年的國子監,可並非是後來那個“破落不堪的窮酸衙門”。此時的國子監,可是把持著比開科取士更能“一步登天”的路子,“監生歷事”。
明初定製,國子監生學習至一定年限,分撥到政府各部門實習吏事,稱“歷事”。實習三月,經考核,上等者報吏部候補,但須回監再學習一年,始正式授官。
這項制度若在後世看來,其實比之遺毒甚廣的“八股”,還要更加科學有效的多,在國子監學習,在各部歷事,可謂是在封建時代的人才培養上,秉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典範了。
畢竟經過實習的監生無論如何,也比那些只知道寒窗苦讀,一朝得中直接“授官”的進士老爺們靠譜的多。
然而無論多好的政策,也難免被底下的人唱歪了經。監生授官雖需要透過歷事,但總歸是比科舉考試要來的容易得多。於是自洪武年後,便有許多人挖空了心思,想方設法的將自家的子侄安插進國子監之中。其中不乏高官勳貴、名門豪紳之後。
數代之後,國子監監生便大都是此類人等了。非但沒什麼真才實學,平日裡只知鬥雞遛狗、虛度時日,監生人數也是日益冗濫。歷事名額僧多粥少,真正有真才實學的監生,出路也漸漸困難。
故而到了正統年間,歷事制度便被廢棄。
但此時尚是大明初年,由監生而為官者的人數,並不比恩科取士的人少。國子監祭酒一職,把控國子監上上下下,即便只是掛名,那也屬於是“權重”那一類的官僚了。
老朱莫非,是想借著自己,把控官員的拔擢渠道,讓“滿朝官員,盡出朱門”。而文官們正是因為嗅到了危險,因此才決意反對,楊訓文甚至因此,不惜頂撞聖躬?
朱老五感覺到了麻煩的氣息。
誠然,老朱想要處理朝堂上的這些昏官,朱肅是贊成的。洪武初年的這些文官們,那當真是沒幾個能是好東西。
這些人,大多都是自元末改朝換代之時,“順其自然”的投誠而來,亦或是出自那些在元末亂世,還能讀得起書、上得起學的豪門大戶。
元末朝廷腐朽,百姓民不聊生,然而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即便大元天下已經洪水滔天,卻也淹不著那些高高在上的衙門官吏;以及那些家中良田千畝、奴僕如雲,自號“耕讀傳家”的老爺們。
這些人,雖身在大明,但是其中,可是有不少人仍舊“心念舊朝”的。大元朝廷雖然入主中原百年,但始終當自己是個外人,只想享受這中原華夏的花花江山,壓根就無心治理地方。
終元一朝,對於天下官吏的管控,那是最為寬鬆的。《皇明祖訓》曾言,“大元以寬失天下”,對於天下百姓與官僚,幾乎就是散養。甚至於最為關鍵的稅務,採用的都是極為落後的“包稅制”,將稅額攤派給官員甚至商賈,只要你們能將稅額如數上繳,我大元便懶得管你。
也正因此,官員們往往肆無忌憚,壓榨百姓。終元一朝,對百姓壓迫之酷烈,可稱前所未有。官吏甚至是商賈都能對百姓隨意擬定稅額,肆意盤剝,老朱的父母,便是死在了“包稅”的官商凌逼之下。
可笑後世網路之中,還有因為這一個“寬”字,而大肆曲解,鼓吹元朝“寬仁”的。此類人,怕不是生來就長歪了屁股。
元朝時,百姓們雖食不果腹、家無恆產,但官僚商賈們卻是吃的滿嘴流油,從來沒有這麼富裕過。因而如今的大明官吏,甚至是鄉間的商人豪紳,“心念故元”者比比皆是。
畢竟人家孛兒只斤老闆這般大氣,你朱老闆卻是摳摳索索,貪汙個六十兩銀子就必須殺頭。當官當的這般憋悶,還不許爺兒們緬懷緬懷昔日的闊綽?
更有闊綽慣了的,偷偷瞞著老朱,照舊制循舊例盤剝百姓的,其為數亦是不少。
歷史上的胡惟庸案藍玉案,是老朱要對付相權和淮西官僚;而空印案郭桓案,實際上針對的就是此類大元舊吏。尋個由頭將這些坐歪屁股的大元舊吏全部換了,非但不是什麼“殘酷暴虐之行”,反而是愛民護民、鞏固國本,是唯有老朱這樣的開國皇帝,才能做出的大魄力之舉。
只可惜官字兩張口,封建時代的百姓階級又不會發聲,因而才讓那些著書的說史的,乃至清韃之流肆意抹黑。
如今老朱想要把持住國子監的官員拔擢渠道,變相削弱這些故元官僚的影響力,朱肅當然是舉雙手雙腳贊成。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