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給全村畫大餅
曾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給全村畫大餅,寒門求生路:我用模擬器種田,曾甜,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人說陳毅軒家的媳婦兒和她大嫂特聰明特能幹,兩個女人在一塊就把笨重繁多的木頭,搭建出一臺比人大比人高的織布機了,陳家村的村民們吃完飯後,個個都去了陳毅軒家看熱鬧去了。
“哎呀呀,這真是一臺能織布的織布機啊!!我的祖宗哦,栓子你當年怎麼就找了這麼個聰明的媳婦兒啊?這可是一隻會下雞蛋的金母雞呢!……”
一旁忙著織布的陳飛燕,聽見眼前這群男男女女像是一群蒼蠅似的,在那裡一直嗡嗡嗡個沒完,還說她是一隻金母雞,陳飛燕心情就非常不爽。
見有人都動手摸她的織布機,有些手賤腳賤的還時不時踢兩腳,陳飛燕頓時就意識到了,村裡的某些人已經起了壞心了。
陳飛燕以前經常性的看社會性新聞。
農村裡頭某些壞良心的人,就愛幹損人不利己的事兒。
有些農村人家裡頭養了魚發財的,同村隔壁村嫉妒痛恨他家發財的,就會三更半夜跑到人家的魚塘裡,下毒藥。
有些農村人養了幾十頭甚至上百頭羊的,日子過得還行,嫉妒他家比自家日子過得好的人,會在別人熟睡之時,也就是三更半夜跑到人家裡,把人家的羊全部毒死。
也是有錢的農村人包了幾百畝地的。
種了糧食快大豐收了。同村或者是隔壁村裡的人都會提著袋子跑到他家,像是收割自家的糧食一般,一包兩包的偷回家。
偷摘人家地裡的菜,偷摘人家的玉米。偷在人家田地裡的糧食和水果,只需要一晚上,他們就能偷得精精光光。
都是農村人,陳飛燕內心深知,農村人的本領不可小覷。
於是,在其他村民還沒有生出殺心之時,陳飛燕突然就想到了一個一石二鳥的主意。
她把陳毅軒拉到了自己身旁,湊在他的耳邊,小聲的說了一些話。
很快,陳毅軒就帶著她,走到了村長陳七兩還有幾位族老的面前。
在這些老男人驚訝的目光下,陳飛燕嘴角含笑,信心十足的對他們說道。
“尊敬的村長,還有德高望重的族老們,我們家作為陳家村的一份子,我們深知,……自己一個人好不算好,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跟我大嫂,還有我男人我大伯幾個,花費了好長一段時間,下了一番苦功夫,終於在花了三兩半銀子的情況下,自己動手搭建了這麼一臺織布機。”
“不瞞你們說,這織布機如果真的去買的話,得花六兩銀子到七兩銀子。但是現在,透過我們的努力,足足便宜了一大半。”
陳七兩是個有經商頭腦的。
他一聽到這樣的話,一雙眼睛當即就變得綠油油的。
這可是門掙大錢的營生呢!
要是能從陳毅軒一家人手上搞到做織布機的技術,他們全家人以後都不用在地裡忙活了。
以後他們天天在家躺著,就能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好日子。
他能想到,一旁站著的於蘇岑更能想到。
於蘇岑是個見識多廣的。
他隱隱約約的看出來了,眼前這臺織布機的不妥。
於是,他突然開口直言道:“你們自己製作出來的這臺織布機,跟我以前在別處看到的,好像有些不一樣。”
聽到這話,陳七兩當即就追問道:“有什麼不一樣?”
於蘇岑看著陳飛燕回答道:“眼前這臺織布機,好像比以我見過的那些織布機要小一些。感覺這織布機的工藝,有所簡化。”
陳七兩聽不懂這其中的區別。
於是,他抬起眼睛,眼巴巴的看看他。希望他能繼續往深講。
然而,於蘇岑突然就閉上了嘴。
而一旁的陳飛燕點了點頭,說道:“這臺織布機我確實是做了一些簡化了的。但是,不會影響我們使用。”
“靠著這種織布機,我們能織出我們一家人每年所需要的棉衣,棉被,棉被,棉鞋。以後咱們一家人都不用花錢出去買了。如果家裡人能勤快一些的,說不定還能拿出額外的布匹,去縣城賣。”
陳毅行聽了,點了點頭。
“我媳婦孃家以前就是在縣城裡開布行的,專門賣的就是那些棉布了。只要家裡有織布機的,一年下來,至少能掙二兩銀子呢。”
陳七兩聽了,伸出幾根手指頭就盤算了。
一年就能掙二兩銀?
要是他家找陳毅軒用木頭搭建織布機,那他家只需要一年半時間,就能回本了?
這織布機只要不用壞,以後每年都能給他加掙二兩銀子呢。
一想到織布機其實就是能生金蛋的金母雞,村長陳七兩突然就開了口。
“栓子,我待會給你拿二兩銀子過來。你幫我加一個忙,替咱們家也做一臺織布機出來。”
陳毅軒聽到這話,沒直接答應。而是轉過頭看著陳飛燕。
他那意思很簡單。他覺得這事兒得聽他媳婦的。
村長陳七兩還有幾個族老,見他一個大老爺們,夫綱不振,個個痛心疾首。
可惜呀,太可惜了。
一個身高九尺多的男人,竟然願意聽一個身高六尺的女人的話,太讓他們耿耿於懷了。
就在陳七兩快要憋不住罵陳毅軒一頓的時候,陳飛燕突然就說出一個出人意料的話。
“村長,讓咱們家幫這個忙可以。不過,我們家也需要你們家幫忙。”
陳七兩納罕道:“我們家能幫你傢什麼忙?”
陳飛燕笑了笑:“村長,你看咱們家,這不是人手不夠嗎?我們家修的新房子還有新院子,都還沒弄好呢。”
說到這,陳飛燕突然一本正經地承諾道。
“這樣吧,這以後呢,要是願意幫咱們家忙的人,都可以出二兩銀子,讓咱們一家幫他們做織布機。”
聽到這話,整個陳家村的村民們當時就討論瘋了。
一臺新的織布機,才二兩銀子,那他家不是要倒貼錢嗎?
又有人說了,這栓子媳婦兒肯定覺得他們村,絕大多數的人都拿不出二兩銀子出來,所以敢做出這樣的保證。
還有人尋思著,這栓子媳婦兒這一招數,可真叫一個高。
原本村子裡的很多人都覺得他們家是外來戶,心眼看著他們家越來越窮了,好多人都生出了發一筆絕戶財的念頭。如今親眼看見他們又搞出織布機,有了掙大錢的本事,有些心腸壞的人就生出殺心……
可如今栓子媳婦兒這麼一承諾。
在場的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生出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想法。
其實,二兩銀子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
要不,自家再攢一攢,找別人借一借?
湊出個二兩銀子出來,請她家幫幫忙,造出個織布機出來?
家裡要是有了織布機,每年就能掙二兩銀子呢。他們家一年就能回本。
這可比買牛要划算多了……
因為生出了貪念,生出了掙細水長流的大錢的渴望,陳家村在場的所有村民們看著陳毅軒一家的目光,就像是看財神爺似的,綠油油的,滿是渴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