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密碼本和饑民,明末最強釘子戶,兇名赫赫,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憂慮,溫越是無法和眾人說的。
面對眾人的勸阻,溫越思索片刻道:“好了,你們說的我都知道了,不過騎兵還是要訓練的。”
“大人……”
聽到這話,眾人剛要說話。
但馬上被溫越揮手打斷:“行了,不用說了,這二百五十名騎兵我不會一下子就訓練這麼多,先訓練五十名,看看效果,其餘等日後青牙堡內物資充足,再行訓練。”
眾人俱是鬆了一口氣。
只是先訓練五十名的騎兵的話,青牙堡的物資還能支撐著住。
考慮到火銃手的訓練還在日程上,工匠坊如今還沒有將一千火銃手的火銃滿足,再加上情報獲取來源要放寬。
所以這五十人,溫越還是打算作為夜不收所用,日後再轉為火銃手也不遲。
溫越轉頭對盧一恩道:“盧一恩,這新訓練的五十人就交給你了,先訓練他們為夜不收吧,但日後要人人學會用火銃迎敵。
相關的物資,馬匹,以及騎兵人選等等,你儘管從現有的軍士中挑選,也可以從軍戶中挑選,報備與我便可。”
“是,大人,我絕不會辜負大人期望!”
盧一恩立即面露歡喜,躬身領命。
其後眾人又商議了一些事宜,便各自散去了。
盧一恩自不用多說,得了溫越的命令,先是去找周典吏要了一些健壯馬匹,隨即便在軍中開始挑選合適的騎兵人選。
不過在青牙堡編制的三千軍士中,轉了一圈後,就搖頭離開。
相比於列陣對敵的軍士,夜不收更需要個人武藝,膽大心細,青牙堡的三千軍士精銳是精銳,並沒有幾個符合夜不收的要求。
反而是之前那些被裁剪的家丁當中,有不少人適合當夜不收的。
盧一恩挑選了五十人為新練騎兵,然後又向工匠坊定製了一系列武器裝備,例如標槍、手弩、馬刀、皮甲、睡袋等等。
數量不少,物品繁多。
溫越得知這訊息後,也有些嘖嘖稱奇,卻也沒有插手阻止,讓羅田森盡力滿足。
新訓練了五十名夜不收,加上之前的五十名,青牙堡現在就有一百名騎兵了。
雖然相比於當初,溫越在青牙墩外率領祖大壽的三千騎兵,還有不少的差距,但也算是有一定的規模了。
因此不僅是要訓練個人的武藝,還要操練陣列共同作戰。
陣列作戰其實也簡單,就只是列隊,分開縱深,也不需要保持什麼陣型,衝擊敵人就行了。
騎兵相比於步兵,天然是有一種優勢的。
在一百名的騎兵衝擊下,除了成規模上千的精銳步兵,根本無法抵擋。
騎兵的訓練兵器主要是騎槍、馬刀,還有弓箭和手弩、火銃,前面是近戰,後面是遠端。
對於這些騎兵的訓練,溫越無法提出多少有效的意見。
但是給一點情報工作上的建議,溫越還是能做到的。
例如溫越就交給了盧一恩一種專業的文字密碼,就是採用密碼本的形式,將文字換成密碼。
即便傳遞的情報被敵人截獲,在沒有密碼本的情況下,面對亂碼數字,敵人也只是會一頭霧水。
這種密碼本的傳遞辦法,在抗戰過程中,給地下工作者提供了不少便利,也安全地傳出了許多重大的訊息,經得住考驗。
而盧一恩從溫越這裡獲得了這種辦法後,震驚不已,十分佩服。
心中直感慨,得虧溫越呆在了遼東。
不然就憑著能想出這樣傳遞訊息的辦法,有如此高的錦衣衛天賦,回到京師,還不真的要很快爬到了高位上。
當然,這種密碼本的情報傳遞,對眾軍士的學識度要求更加嚴格。
因此,不僅是夜不收,所有的將領軍官,在溫越的逼迫下,一個個叫苦不迭,讀書識字更加頻繁了。
說來也是好笑。
溫越手下的這些軍官將領,無一不是上陣殺敵的好漢子,讓他們殺敵,自然一個個痛快的不行。
可是讓他們認字,一個個推三阻四,各種理由,就是不想去認字讀書。
而對於他們這種情況,溫越也有辦法。
就是每日都要抽查檢查,如果有沒有完成當日任務的,就要捱打軍棍。
有溫越的威嚴在,這些軍官不敢反抗,只能乖乖受罰。
別說,這樣的效果還不錯。
只是在眾人面前捱打,丟了臉面,眾將官一個個鼓氣加油,認字識字的效率大大提升。
一兩個月下來,居然不少人也識字超過三四百了。
在青牙堡的忙碌中。
時間過去得很快,一下來到了天啟四年三月。
溫越知道,經過前兩年的不斷折騰,明軍已經收復到寧遠、錦州一帶,離著失陷的廣寧城便不遠了。
建虜絕對是坐不住了,雙方必然有一戰。
青牙堡處於寧遠、錦州的後方,又是關外,必然受影響不小。
因此,溫越每日就把夜不收散出去,去探聽各種情況,以防隨時戰鬥的發生,做好準備。
然而令溫越意想不到的是,遼東北方的戰鬥沒有打響。
倒是關內又發生了暴亂。
今年從正月開始,大明各地就地震頻繁,受災無數。
而在永平、開平,天津等處年景都不太好,去年降雪少,年初降雨又不多,田地的禾苗根本長不起來。
至於河北各地,山西各地,也是災害頻發,旱災、蟲災不少,二月底,更是發生了大饑荒。
饑民無數,餓殍遍野,樹皮、草葉都被啃光。
天啟帝是下發了些糧食賑濟,但杯水車薪,甚至閹黨在其中做手腳,貪墨不少錢財,落在饑民手上的完全沒有多少。
由此導致,大明各地都出現了饑民,爛糜一片。
也不知道,到底是朝廷哪個官員想出了一個糊塗主意。
將這些饑民全部驅趕到山海關外,到遼東等地,反正那裡有大片田地,任意開墾。
再者關外糜爛,也不會影響到關內。
這個提議自然是遭到了孫承宗的反對,他極為憤怒,三番五次向朝廷上書。
然而給回來的卻是一些事已至此,朝廷命令下達,不能朝令夕改等等這樣的推卸之語。
如此之言,孫承宗雖然氣憤,卻也無法奈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