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章 如何面對大清?,蘭芳,御炎,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目前來說,作為蘭芳政權的重要支柱,蘭芳陸海軍的總人數為三萬一千兩百七十六人。
這支軍隊裡面,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華人,剩下的不到百分之二十才是本地土著和歐洲人。
這個數字相對於七十多萬華人人口來說,已經非常龐大了。
就整個蘭芳的華人人口來說,刨除老弱婦孺,能夠參軍征戰的華人青壯數量也就三十萬左右,人力非常緊缺。
而且不單單是軍隊需要華人,統治機構也需要華人,社會治安維持力量也需要華人,關鍵生產位置也需要華人。
所以這三十萬華人青壯其實根本是不夠用的。
在這個背景下,面對人口匱乏的壓力,趙學寧才鎮壓了高層的反對意見,決定納女子參軍,納女子進入社會生產體系,進行最初的解放婦女運動。
華人青壯男子不夠用,那就把青壯女子頂上。
身體條件達到一定程度以上的女子可以參軍,減輕人口不足的問題。
蘭芳陸海軍之中,女兵數量達六千人,佔全部數量的五分之一。
統治機構和社會治安維持力量也是如此,基層民政官員和維持治安的警察,華人女子的數量也佔了五分之一左右。
重要工業生產機構當中,華人女子青壯更是大規模參加,總人數佔據了五分之二左右,採礦冶鐵鑄造武器,她們普遍參與了進去,和青壯男子一起工作。
在行政管理和工業生產這兩個體系之中,華人都是佔據了絕對的多數。
唯有在農業漁業這些第一產業的生產方面,蘭芳政權才大規模組織當地土著人口參與,設定一個又一個農莊,在土地肥沃的地區大量組織土著人口進行農業生產。
與此同時,趙學寧以教育部牽頭,對這些土著人口進行漢語教育,意圖從頭開始將他們的語言習慣進行變更,以期透過教育塑造全新的國家認同,使得他們成為真正的蘭芳國民。
儘管如此,經過兼併戰爭而被蘭芳政權掌握的土著人口也並不佔主要多數。
在三百多萬的土著人口中,超過一半都是在各自首領的帶領下整體投入蘭芳的,並不是被蘭芳軍事兼併的,所以說到底,這部分人口蘭芳想要消化掉,還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任務。
目前蘭芳整體不到四百萬的人口之中,只有不到二百萬是能夠充分利用且掌握的,人力利用率並不高,勉強能算是百分之五十。
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內部改革所需要耗費的時間太多,消耗的精力也太大,效率也不會很高,為了儘快增強實力,趙學寧認為,吞併菲律賓是最好的辦法。
且對於未來的野望,趙學寧也有著明確的想法。
蘭芳若要維持現在的政權,必須不斷增加華人佔比,將東南亞地區的華人全部集中到蘭芳是一個方法,招攬內陸沿海地區的漢人也是一個辦法。
但是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攻擊清帝國啊。
只要拿下一個省,蘭芳的人口比例就瞬間平衡了,缺少華人的問題瞬間解決。
所以,為了完成這個大戰略,拿下菲律賓作為跳板和前進基地就非常之重要了。
不過這個大戰略,趙學寧暫時還沒有通告所有人,所以部下們有些疑慮也是很正常的。
陳啟隆就看向了趙學寧。
“大總統,就算對付尼德蘭和西班牙不是難事,英國人也不會從中作梗,一切都朝最好的方向去想,我們拿下菲律賓之後,要如何面對大清?菲律賓距離大清是真的很近。”
陳啟隆這番話確實激起了不少人心中的隱憂。
自打大家崛起之後,一直都在忙碌著對付各種不服勢力的事情,一年到頭不是在打仗就是在進行打仗的準備,越打越強,越打越富,這有賴於趙學寧的英明領導。
但是不得不說對於北方清帝國這個事情,大家的態度一直都挺模糊的。
趙學寧決定叛出尼德蘭的那段時間,有些人提議向清帝國稱臣納貢,換取清帝國的保護,以便於在東印度群島生存下來,讓尼德蘭人投鼠忌器。
但是趙學寧以清帝國不會在意他們為理由拒絕,然後堅持戰鬥,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從此威望大漲,部下信心劇增,由此引發了大量部下勸進的事情。
他們希望趙學寧稱王稱帝,在南洋地區做一個土皇帝土霸王,他們也好撈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貴族爵位做做,過一把癮。
但是趙學寧沒有答應。
他拒絕的其中一個理由是他追求共和政體,不追求專制統治,對稱王稱帝沒興趣。
但是這個理由顯然不足以讓部下們滿意。
所以他的第二個理由就是不想引起清帝國的警惕和敵意。
清帝國不一定理解什麼叫大總統什麼叫共和,但清帝國一定理解稱王稱帝是什麼意思。
清帝國對於南洋地區雖然沒有領土的興趣,但是如果這裡突然冒出來一個漢人皇帝或者漢人的王……
他們會怎麼想?
“我們都是漢人,漢人在南洋稱王稱帝,你們覺得大清朝廷和皇帝會怎麼想?”
用清帝國的淫威,趙學寧壓制住了部下們那顆躁動的心,讓他們成功接受了自己的想法。
說到底,大家都是清帝國的“犯民”、“棄民”,從社會等級角度來說,屬於賤民那一類,在清帝國都是混不下去的沒有身份的那種人。
從族群屬性上來說,大家都是漢人,在清帝國內部也是被忌憚被打壓的人。
所以現在雖然在南洋打出了一點名頭,但是對於龐大的清帝國,蘭芳高層始終懷有莫名的恐懼和忌憚。
這一點,歐洲人也是一樣的。
老大帝國真正露出脆弱的馬腳,還要等到第二次鴉片戰爭,就算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歐洲也有相當的輿論認為英國人是鑽了空子才打贏的清帝國。
你帶英靠海軍偷襲打了一場勝仗,有什麼了不起的?
那年頭,歐陸各國誰還沒打過幾場敗仗?誰還沒割過幾塊地?
一場敗仗就給老大帝國定了性,難度也實在是有點太大了。
就算是趙學寧自己,一開始也不是很瞭解清帝國在乾隆中後期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不敢貿然制定策略。
所以在公司後期,他不斷派人去廣東、福建等地招攬漢民加入蘭芳的時候,也會注意安插眼線觀察清帝國的實際狀況。
再加上唐文山等對清帝國官場略有些瞭解的人的加入,趙學寧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最終判定清帝國現在的狀態絕非不可戰勝的狀態。
它的鼎盛已經過去了,現在正在快速下墜之中,而造成這一切的源頭,就是乾隆皇帝,弘曆。
他和唐玄宗有點類似,一樣在統治前期締造了一個王朝的極盛,又在後期使得王朝走向萬劫不覆的深淵。
唯一的區別就是,弘曆沒遇到安祿山,本身的續航時間又明顯超越了李隆基。
所以儘管在最開始趙學寧只是想在南洋一地稱王稱霸另起爐灶,但是對弘曆的統治現狀略有些瞭解之後,他發現,蛇吞象已經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清帝國當前的內政大局的確不像明帝國末年那麼崩壞,但是清帝國也有清帝國自己的命門。
當年皇太極、多爾袞等人能完成一次驚天動地的蛇吞象,那麼輪到他,也未必就不可能。
所以面對部下們對清帝國的忌憚和恐懼,趙學寧並未直接說出心中的野望,而是告訴大家一個事實。
“大清皇帝已經七十歲了,一個七十歲的老人,不太可能為了原本不屬於自己的領土而展開一場戰爭,而且,退一萬步說,諸君,如果大清軍隊真的來進攻蘭芳了,你們會怕嗎?”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問的大家夥兒都有點猶豫了。
連往日裡最積極表態的李闖和楚騰都沒有站出來表態,更別說其他人了。
老大帝國給大家帶來的恐怖慣性連遠道而來的歐洲人都不能抗衡,就更別說是生活在帝國體系下多少代的其他人了。
所以最先表態的,還就是莫里斯這個蘇格蘭人。
“清國是個非常強大而又富庶的國家,我們蘭芳是個小國,和它開戰,我估計我們很有可能會輸,我先表態,我確實怕,我好不容易有一個能夠生活下去的國家,不想就這樣失去這個國家。”
趙學寧的第一個尼德蘭朋友傑弗裡·克萊爾也表態了。
“清國的強大在歐洲不是秘密,歐洲最強的國家也不敢直接面對清國,大總統,我認為這是值得考慮的一件事情。”
這兩個人接連表態之後,辦公室內的氛圍更加低沉了。
但是趙學寧卻彷彿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他伸手敲了敲自己的桌子。
“諸位,諸位當中有生下來就在這裡生活的,比如我,但也有很多從大清渡海而來的,在大清內部,諸位都是個什麼狀態,諸位應該是能夠了解的,不需要我多說,對吧?”
沒人回答,大家都預設了。
趙學寧點了點頭。
“說白了,我們這幫人在大清內部都是失敗者,是不會受到承認的失敗者,我們留在大清,別說稱王稱霸了,連活著都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隨時都有可能餓死,凍死,被打死。
但是現在我們是什麼情況呢?我們建立了一個國家,諸位,我們建立一個國家!在敵人環繞的危險的地方,我們跨越了無數艱難險阻,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建立了一個國家!
蘭芳!這是我們的國家!我們把它建立起來,我們頂著敵人的槍炮,流著鮮血,把這個國家建立了起來,它就像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就像是它的父母,如果有人要欺負我們的孩子,我們該怎麼做?
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但如果是我,就算這個敵人非常強大,強過我百倍!為了我的孩子,我也會挺起刺刀和這個混蛋死戰到底,在我死之前,我的孩子絕對不會出事,這是我的信念,你們呢?”
趙學寧看著辦公室內的所有人,看著蘭芳共和國的高層們,看著脫穎而出的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而團聚到自己身邊的群猩們。
拜託!
你們可是全員惡人啊!
你們是蘭芳群猩啊!
你們都是刀口舔血的帶惡人啊!
你們才應該是為人所恐懼的那群人,而不是恐懼他人的那群人啊!
不要害怕帶清啊!
拿出一點膽氣給我看看啊!
————————
PS:火鍋吃的挺舒服的,想了想,還是加更一下吧,哎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