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貓換銀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刷臉,穿在1977,狸貓換銀子,試讀吧),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不容易來一趟“盧家灣CBD”,之前又沒來過這裡,自然要稍微逛一下。
最起碼也要見識一下這個年代特有的收購站和代銷點是什麼樣子。
兩人從彈棉坊出來,陳凡左右看了看,“你之前來過這裡嗎?”
姜麗麗點點頭,“來過一次,是跟其他知青一起來的。他們有人想看看這裡是什麼樣子,就所有人一起結伴來了,不過後來就再也沒來過,買東西的話,還是公社更近些。”
陳凡呵呵笑了兩聲,估計那些小年輕是把這裡當成了打卡點。
果然看熱鬧的心情,在任何年代都一樣。
其實他也愛看熱鬧,要不然這時候就該回家。
彈棉坊的隔壁是收購站,不等他進去,裡面的人就走了出來。
那人看了看他們,也不管認不認識,便說道,“來彈棉花的?”
剛才他就看見這兩人進了隔壁的彈棉坊,此時純屬沒話找話,他一個人在這裡管兩個店,確實太過無聊。
陳凡笑著點點頭,“啊,對。”
然後歪著頭往裡面看了看,“您這都收些什麼東西?”
那人笑道,“看你這樣子是知青吧。”
陳凡抬起頭笑了笑,“不像農民是吧?”
那人擺擺手,“差太遠了,一看就有區別。”
他還指了指姜麗麗,“這個小姑娘都比你像農民些。”
姜麗麗站在一旁尷尬地扯了扯嘴角,她也不知道這句話是誇獎還是貶損。
在這裡三年,她剛開始一直努力想要變成真正的農民,得到別人的認可,可是不管怎麼做,別人都不跟她說話,除了集體活動也都不帶她,久而久之,也就只能埋頭幹活兒,以至於到現在都沒有洗脫原來的學生氣。
陳凡哈哈一笑,“您眼光真準,不過我也不是知青,就是在知青點暫住。”
那人頓時恍然,“哦,伱是陳師傅吧。”
陳凡嘴角微抽,合著自己在這盧家灣還真成了名人,誰都認識自己啊?
看到陳凡的樣子,那人就猜到他在想什麼,當即哈哈笑道,“你主動教社員做甲魚,又是盧家灣的播音員,現在不知道你的人估計一個都沒有,我天天在這裡上班,肯定也知道你。”
既然是名人,那態度就不一樣了,主動回答剛才陳凡的問題,“其實這個收購站基本上收不到什麼好東西,無非就是雞毛、鴨毛、雞蛋、鴨蛋,還有一些農民自己做的手工品,賣了之後都到隔壁的代銷點換成了油鹽醬醋茶。”
說著突然抬手指向對面,“我們這個收購站最主要的目標,還是對面那兩家的東西。”
陳凡轉頭看去,一家榨油坊,一家磨坊,所以是收油和麵粉、豆腐?
他人在這邊都聞得到對面的豆腐香,這個磨坊裡面肯定有磨豆腐的。
要不待會兒買塊豆腐帶回去?
不過得找姜麗麗借錢。
就在陳凡盤算姜麗麗錢包的時候,那人就說道,“榨油剩下的餅肥,磨面、磨穀子剩下的麩皮和穀糠,還有磨豆腐剩下的豆渣,那都是一頂一的好東西,既能當肥料,又能當飼料。
這些東西收回去,稍作處理再送到地委的農場,就能賣上高價,而且他們是有多少收多少,根本就不怕賣不動。
要不是因為這兩個作坊,我們供銷社也不會在這裡開收購站和代銷點。”
陳凡頓時恍然,原來裡面還有這麼一茬。
只不過,這些剩料有這麼寶貝嗎?
關於這種商業問題,自然無需深談。
隨後在這位營業員兼收購員的邀請下,陳凡到兩個店裡都轉了一圈。
如他所說,收購站確實沒什麼好東西,一點雞毛鴨毛,十幾個雞蛋,再就是幾個木盆、竹椅,然後就沒了。
隔壁的代銷點也只有寥寥十幾種貨物。
油鹽醬醋茶,幾把鐮刀、鋤頭、鐵鍬之類的農具,再加一點煤油和放在罐子裡的幾塊“古巴糖”。
古巴糖就是蔗糖,是為了支援國際朋友,而特意用寶貴的外匯進口的古巴特產。
這東西質量確實一言難盡,但不管怎麼說也是糖塊,城裡人瞧不上,就成了農村百姓難得的“奢侈品”,因為古巴糖不用糖票,而且價格便宜,很受農村小朋友們喜歡。
嗯,這些都是出了代銷點之後,姜麗麗小聲告訴他的。
陳凡剛開始聽到這種糖,還以為是什麼了不得的糖果,原來就這個?!
逛完這邊,再去逛對面。
榨油坊裡面黑漆漆的,到處都是油汙,陳凡只是在門口欣賞了一下“先進”的機械榨油機,便轉去隔壁的磨坊。
非常湊巧,磨坊的師傅正在打豆腐。
作為聞名盧家灣、無私傳藝的陳師傅,想要觀摩一下打豆腐這種小事,豆腐師傅想都沒想就答應下來。
甚至還在一邊做一邊講,豆子要怎麼泡、泡多久,然後要怎麼磨,磨到什麼程度,之後怎麼做是豆漿、怎麼做是豆腐花、最後怎麼做成豆腐、豆腐皮、千張、腐竹、豆腐乾,……
在他看來,無非就是講解一下,這東西沒有老師傅手把手的教,基本上不可能學會。
但是陳凡默默站在一旁,眼看著廚藝技能經驗值蹭蹭蹭地往上漲,不一會兒便升到了廚藝LV5(10/500),同時做豆製品的流程和工藝都爛熟於心。
然後他想到的是,4升5只要200經驗值,5級升6級就要500?那到了6級要多少?
眼看著時間到了一點半,下午他還要去上班,陳凡才戀戀不捨地起身離開。
他還想看怎麼做黴豆渣呢,沒有親眼看見師傅操作,只聽他講了幾句流程,也不知道能不能復原吶。
黴豆渣可是道好菜,尤其是切片下到魚火鍋裡,豆渣充分吸收魚的湯汁,那滋味真是別提了。
只希望自己能試驗成功吧。
臨走的時候,陳凡還找姜麗麗借錢買了幾塊豆腐。
嗯,先借了1毛錢,買了三塊豆腐,15厘米見方,厚約5厘米,分量不算小,還找了1分錢。
陳凡便乾脆又買了一份黴豆渣。
為了這塊黴豆渣,陳凡又找姜麗麗借了一分錢。
如今總共欠賬6元1角1分。
這時候問題又來了,塑膠袋流行是8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情,現在的人買菜,要麼提著個竹籃子“裸裝”,就是買了東西之後,直接放在菜籃子裡面。
要麼呢,就是用草繩或紙包,比如買了肉,扯一根提前剪好的草繩繫上,買了魚也一樣,從魚鰓穿進去,從魚嘴裡出來,再把草繩繫緊,都能拎著走。
可是這隻能系不容易散的東西,草繩可系不了豆腐,紙也包不住豆腐,買這種東西,人家一般都是自己帶碗來裝。
陳凡沒有碗怎麼辦?
沒關係,他有臉!
刷一下臉,跟人說週四還來拿棉被,豆腐師傅知道他是“陳師傅”,也就同意借他兩隻碗。
然後就這麼捧著回家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